(乌瓦/江苏)陈家港镇位于江苏响水县东北部,灌河入海口处,临黄海。 陈家港也系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港口常年不冻,南距上海港374海里,北距连云港29海里,境内可建万吨级码头13座。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陈家港盛产对虾、缢蛏、梭子蟹、文蛤等200多种海珍品,灌河特产四鳃鲈鱼蜚声海内外,各种海产品年产量可达5000吨,“鱼虾之利、此口为最、北走沂剡、西极晋豫、南贩江浙”,名不虚传。(图为夕阳下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流过小镇)
陈家港主要工业有物流、能源、造船、冶金、造纸、建材、橡胶、纺织、海盐等已形成了工业产业链格局。(图为灌河入海口处的大型工业)
陈家港现有国华陈家港电厂码头(20000吨级)1座,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码头(20000吨级)1座,3000吨级码头2座,1000吨级码头10余座,年呑吐量500万吨以上,被誉为“苏北黄浦江”的灌河东入黄海内接京杭大运河、通榆河,可与国内港口城市及临海国家、地区直接通航,交通发达。
陈家港早在18世纪初期,盐业就已经很发达,成为“以盐为宗”的苏北重镇。到民国二十年,已号称“淮北巨擘”。到了二十世纪未,随着沿海经济发展,陈家港灌河两岸建起了重工业厂。退盐场给工厂,盐场面积大大缩减,昔日随处可见白花花如雪的场景不再。(图为陈家港泰瑞盐业公司盐场)
夕阳下,一块结晶的盐块。
陈家港自然资源丰富,可利用荒地5万亩以上,并连接潮上带44万亩,潮间带120万亩,潮下带160万亩的广袤滩涂,且每年还以5万亩成陆速度发展。(图为日出下的陈家港沿海退潮后的滩涂)
由于陈家港地区大型工业的迁入,许多的原住民已经放弃了靠海吃饭而走进了工厂,成为了产业工人。而仍有部分人则继续干着祖辈的行当。(图为养殖场工人们将打捞的虾运上岸)
刘二兵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港人,从事虾类养殖有二十多年了,他靠自己的聪明,把养殖场经营的有声有色,一年的收入按自己说还是不错的。如今,他除了自己养虾场之外,其余养殖地承包给外来养殖户,这样也可以得到养虾之外较为稳定的收入。(图为养殖户刘二兵)
刘二兵告诉我们,养虾多数还是靠天吃饭,苏北气候不如南方好,虾收获期要晚于南方,所以上市时间晚,早市的好价钱抢不到。他们的虾主要销往南京、苏州、浙江、山东。(图为鱼贩在刘二兵的养殖场收虾)
季广东驾驶着他的渔船赶在潮水上来的时候驶入渔垛。他的祖辈世代都是靠捕鱼为生。
季广东和他的兄弟经营着这条渔船,目前聘了三位船员一起出海,按照他们船只的标准,应该配备共八位船员,但很多渔民不想出海,因为出海捕鱼风险大且辛苦,即使每月有7000元的薪水,也没人愿意干。(图为船员分拣打捞的海产品)
一位鱼贩等待在岸边准备收鱼。季广东告知,今天的收获不如昨天,昨天一趟捕了4000斤海货,说话间,脸上露出笑容。
风尘仆仆的船老大季广东,分拣着刚打捞回来的梭子蟹。
除了捕鱼以外,季老大还接了上海电气风力海上发电机的维修运输业务,要不然,一条船每月出海的成本是4万多开销,册布小呀(“吃不消”本地话)。(图为季老大停靠的陈家港三号渔垛)
陈家港是重工业聚集地,也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有大量的珍稀鸟类在此停留栖息。工业产业链的形成,一些重工业生产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如何协调好,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不要让“重工业之镇”陈家港,也成为“重污染之镇”这也是陈家港人们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