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债权行维权告捷 法院裁定受理丹东港重整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维 北京报道
2019-04-08 13:07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丹东港)的“重整大战”迎来新的重要节点——以债权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或已在司法层面首战告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称丹东市中院)4月4日作出民事裁定,受理债权人提出的对丹东港及其关联公司“丹东老东北农牧有限公司” “辽宁快急送物流有限公司”重整申请。

记者独家获悉,4月8日,丹东市中院宣布将与指定的重整管理人一同进场接管丹东港。

据中债网最新数据披露,丹东港金融类债务超过400亿元。截至2018年底,丹东港到期未偿公开市场债券规模达54亿元,另有25.5亿元债券将于2021年到期。

事实上,在发生违约的500多天里,不少银行债权人曾在有关部门协调下多次商讨偿债可能性及方案,但由于丹东港始终无法依靠自身及现有股东资产对相关债务进行清偿,实际控制人失联,申请重整成为大部分债权人的不得已选择。

此前,丹东港部分管理人员一直以公司经营转好、净资产率提高及声称拥有政府债务等理由,对抗债权银行重整要求。

另据此前记者调查,丹东港管理层在对抗债权银行时发布的财务数据、实控人现状等情况均有不实之处。(详见本报系列报道《失联的王文良,和丹东港的“诈尸”谎言》、《丹东港谎言第二季:预重整财务疑云》、《丹东港失效的“救命稻草”:200亿“地方债”纠纷真相》)

对此次重整申请,丹东港曾向丹东中院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破产重整异议申请书》等一系列申请文件,对抗债权机构重整申请。但据记者独家获悉,该申请已被法院驳回。

在一位债权银行人士看来,重整将在法院主导的司法程序下,通过一系列资产、债务、业务等方面重组,帮助丹东港走出债务泥潭,实现企业重生。

“重整是对危困企业的挽救,对资产和业务重组及债务调整,可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经营,也是对员工利益的保护。”另一位接近丹东港的法律人士3月4日曾表示,“通过重组脱困的案例很多,东北特钢、重庆钢铁等企业都是经过重整破茧重生的。”

(编辑:朱益民)

李维

资深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版块资深记者。致力于证券行业、资产管理、金融创新领域的报道和研究。2015年获评“南方报业年度记者”;2016年发布撰写多篇报告,并接受来自路透社、中国经营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