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说丨投资人眼中的AI创业圈:10年后会跑出千亿级平台公司

瞪羚企业观察倪雨晴 2020-11-24 05:00

华登国际副总裁苏东第一次接触到云天励飞,是在2016年的一场路演活动上。当时安防、AI视觉类的企业并不少,但是听完创始人陈宁的讲解后,苏东仍印象深刻,因为云天励飞拥有整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并且针对的是安防中的公安领域。

事实证明,云天励飞找准了细分赛道,2016年云天励飞就已经和龙岗区警务合作,利用深目系统来帮助警方破案、寻人,并逐步将这套系统由深圳复制到国内100多个城市中。

随后,华登国际就决定要跟进云天励飞在2017年的融资,并在后续的融资中持续跟进。“我们决定投资的时候,更多的是看重整个它打造的动态人像识别系统,”苏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道,“当时云天励飞已经在做AI芯片了,但是我们感觉人脸的数据量还不够多,做芯片的可能规模上不去,所以我们在考虑做人脸安防摄像头的芯片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当时陈宁还是比较坚持,包括把很多在云端的算法都落到芯片里面去处理,现在这个时间点去看,具有前瞻性。”

而从创业初期,算法、芯片、大数据就成为云天励飞的研发三要素,“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顾及到芯片的重要性,在过去2-3年里面会这么突出,所以云天励飞相当于从芯片端、到摄像头端侧、再到云端,打造了整个算法芯片和大数据的系统,公司整体发展也很迅速。”苏东谈道。

另一方面,华登国际持续跟投还在于,云天励飞已经进行了区域化的部署,苏东举例道,云天励飞打造的AI警务系统已经在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落地,这意味着云天励飞的在场景上的打磨和技术迭代都能够走在前面。

除了公共安全领域,云天励飞也在城市治理、新商业等场景中拓展,比如今年疫情之下,人工智能在抗疫中有了用武之地,云天励飞也投身其中。

与此同时,AI圈内的竞争也更胶着,在近几年的优胜劣汰中,只有头部的企业再继续拓展市场,也有同质化的一面。苏东表示:“竞争肯定会更激烈,因为大家前一两年给出这么高的估值,其实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最后是要落地成为你的收入,不说净利润,至少期待收入的增长,所以大家现在最关注的还是实实在在的落地场景,各家都在争夺着布局。”

在市场更趋理性后,大家更关注商业的本质,包括规模、毛利、增长速度等。苏东就说道:“盈利现在还比较早,因为大家还在研发的投入阶段。收入高速成长、产品的普惠性很强,这些更关键。”

智本咨询创始人仇智坚则向记者表示,前两年AI的初创项目颇为泛滥,其中也有各种原来从TMT转过来的项目,百花争艳,也杂草丛生,“但是现在很多投了AI的PE受不了了, PE机构的一些投资管理人,或者券商系的团队的,出现拒绝去看AI项目的情况。”

在他看来,对于AI企业而言,接下来关键还是要看哪些行业真正能够落地,他们才可以生存下去,要不然只是靠现有的市场,还是没有办法做到盈利。

今年以来,创业公司们的新锐纷纷继续上市,整合资金等各方面资源。“对于之前估值没那么高,融资规模没那么大,但是业务专注度比较高的AI企业来说,倒是一个机会,他们能以一个更合理的估值体系登陆科创板,然后获得相应的足够大规模的融资,从二级市场里面去募资。”苏东谈道。

在他看来:“10年之后这一批公司中应该能跑出平台级公司,为整个行业去做AI的赋能,包括芯片、硬件系统、算法,甚至非标定制的场景,可能会成为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我认为会有千亿级别的公司跑出来。”

他还告诉记者,AI公司的投融资最近一两年的数量是下降的,虽然投资金额有所放缓,但是资金其实是往头部公司走,“大家还是在压注这些头部的公司,但周期就会拉长,等待着公司的业绩成长能不能符合现在的估值。”

相关阅读:

云天励飞:AI初创浪淘沙 开启A股上市路

专访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推动公司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进入专题:

聚焦丨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瞪羚”样本

(作者:倪雨晴 编辑:曹金良)

倪雨晴

IT版记者

关注通信、半导体、智造等硬科技,也关注人工智能。欢迎找我分享故事,邮箱niyq@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