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七大万亿GDP城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图谱:武汉“倒挂”,“小巨人”数量垫底,郑州合肥待补短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华中分院研究员刘茜 见习研究员李倩
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劳动就业、占有了99%的市场主体——作为市场主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是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其中,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细分产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则是强链补链、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
近日,工信部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完成公示,加上前两批,截至目前我国“小巨人”企业已达4762家,其中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一个普遍规律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于城市而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榜数量是城市实力的直接体现,也关系着城市未来的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从地域分布来看,第三批“小巨人”企业中,中西部一共有1157家,在全国占比达到39%,与全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
目前,在中西部18个省区市中,有7个GDP超过万亿以上的城市,分别是重庆、成都、长沙、武汉、西安、郑州、合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将这些万亿城市GDP排名与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对比发现,总体而言,各城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排名与经济实力大体相当,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
武汉GDP排名和“小巨人”数量倒挂
从GDP来看,作为直辖市的重庆,GDP已经突破2.5万亿元,在中西部万亿GDP俱乐部中排名第一。排在亚军、季军位置上的分别是成都、武汉,GDP突破了1.5万亿元。接下来依次是长沙、郑州、合肥、西安,GDP在1万亿元到1.25万亿元之间。
从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来看,重庆(118个)、成都(107个)位列中西部第一、第二。而且这两个城市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TOP10城市中也占有一席之位,分别位列全国第六、第七。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GDP在中西部排名第三的武汉,其拥有上榜专精特新企业49个,不到成都的一半,排名七个城市最后。而GDP在七个城市中排名最后的西安,在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排名上位列第三,拥有“小巨人”企业74家。长沙、郑州、合肥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分别为71个、63个、61个。
从客观因素来看,三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第三批全国上榜企业达到了近3000家,总数超过前两批之和,约占总量的61.53%。而2020年武汉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中小企业在2020年年初面临着临近三个月不复工即将死一批的困境,恢复元气需要时间。
西安能够脱颖而出,与其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不俗的经济实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
西安在2020年完成了两个晋级,第一个是晋级“万亿GDP俱乐部”,GDP达到10020.39亿元,而且以5.2%的增速位居新一线城市第一;其次是过去十年人口增加448.51万人,以1295.29万人跻身“全国十大人口城市”。此外,除了北京、上海和武汉,西安聚集了全国最多的高校,创新能力首屈一指。陕西拥有高等院校80多所,大部分位于西安,西安还有两所985高校,属于西部的人才高地。
西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通信、半导体、钛及钛合金、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产业,而且成为全国知名公司的重要供应商,与这些知名公司在线本身的产能布局形成了链式配套。这就相当于放大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
比如西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的中航富士达,多年来其第一大客户就是华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对华为的销售额分别为0.96亿元、1.52亿元和1.67亿元,占公司总销售额比重分别为24.53%、29.30%和30.80%。
另一家西安企业莱特光电,是京东方OLED发光功能材料中唯一的国内供应商,7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京东方。中熔电气的第一大客户是宁德时代,第六大客户是华为。
西安研发投入强度目标最高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底蕴是科技实力。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从而有望为国家解决一批制造业细分领域内的“卡脖子”难题。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科创中心建设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高度重叠,一个地方如果具备创新土壤,就会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出现。
从省级层面来看中西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安徽以229个位居第二,仅比第一名湖南少3个,其中合肥专精特新企业达到61个。合肥以“长线投资”中科大以及一众国家实验室为根基,走出了一条科研齐头并进、与产业相互赋能的路线,并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一起位列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目前,全国创新体系版图分为国际性、国家级、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合肥在地方“十四五”规划中又瞄准了最高级别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出“争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中心”。
而武汉专精高新企业数量在中西部7大GDP万亿城市中垫底,排除疫情影响,与其科创资源未能充分转化有关。
国际上通常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这一指标,反映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R&D经费投入越高的城市,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方面会有更大的潜力。
这一点在工信部对第三批小巨人的申报条件中也有所体现。相比前两批小巨人申报条件,第三批的申报删除了“主持或者参与制订相关业务领域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而是对“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根据企业规模分档设定条件。
例如,上年度营业收入在1亿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上年度营业收入5000万元(含)~1亿元(不含),且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6%。
根据各地统计局相关信息,2019年北京R&D经费支出达到2234亿元,上海达到1525亿元,深圳达到1328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TOP4城市依次为上海(262个)、北京(257个)、宁波(182个)、深圳(169个)。武汉市研发经费投入仅约为北京的1/5、深圳的1/3。中西部地区中,R&D经费支出排在武汉前面的有西安、重庆、成都。
竞争愈演愈烈之下,研发投入成了各地政府瞄准的重要指标。在中西部7个万亿城市中,成都、合肥、武汉、郑州等城市均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研发投入的目标。
其中,西安2021年的目标设定最高,2021年西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要保持在5%以上。武汉明确提出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目标为12%。
成都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的目标是15%。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成都对城市的定位包括“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等。全国性中心的表述,代表成都的城市定位从区域性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一座城市若想要提高研发投入,增加科创活力,那么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必要的政府决策。而一家企业的研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技术“护城河”的高低。
相关数据显示,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专精特新公司,2020年平均研发/收入比例分别为6.44%、6.91%、4.77%、2.58%,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要明显大于中小板和主板公司。但是和华为(15.9%)、百度(18.2%)等科技互联网公司的研发/收入比相对的话,仍然有相当大距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有助于培养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郑州合肥待补短板
目前,中西部各个地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都在加码。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作为体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指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无疑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后备军”。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各个城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孵化和加速空间。
从这个层面来看,武汉在专精特新企业上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截至2020年底,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6259家,在全国排名第十,也是唯一入围的中西部城市。2020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842个,增量居于全国第四,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跑地位。
2020年,成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25家,西安高新企业数量达到了5234家,在中西部地区分别位列二、三位。只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就有机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日,湖北开始组织申报两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建立培育库。明年,湖北申报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或将超过300家,力争获批企业数达到全国总数的5%以上。
不过,中西部有些千亿GDP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底子仍然较为薄弱。比如目前郑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不到3000家,不到武汉的一半,与成都、西安的差距也相当大。在R&D经费支出方面,郑州设定的目标相对较低,郑州市政府要求2021年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而这比同期西安的目标低了至少2.8个百分点。
另外一个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略显尴尬的城市是合肥。郑州因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短缺而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和市场主体,合肥尽管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背书,但受政策扶持力度不充分等影响,2020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只有3300多家。
合肥也意识到了这一短板,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合肥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0户。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培育3批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为民营企业;推动各地培育近4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政策助力下,这一数字明年还将增长。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需要加快推出融合财政、信贷、人才和市场等基本要素的优惠组合拳,为“专精特新”提供充沛动能。同时,深化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等各种问题。
(作者:刘茜,李倩 编辑:李清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