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无疑将成为今年的一大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北京报道
从2011年首次提出“专精特新”的概念,到2021年北交所成立,过去十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无疑将成为今年的一大主线。2022年伊始,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中作为“小巨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更是收获了诸多目光。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竞争与摩擦中暴露出核心元器件工艺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力图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样的转型要求我们必须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3月22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会峰分析称。
在孙会峰看来,这正是“专精特新”被拎上台面并加以强调的重要背景。同时,就微观企业角度而言,需要有一技之长方能在国际大舞台内立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要素在发生变化,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竞争正在向产业链、价值链的更高级方向转型。”
提振大国综合竞争力
“专精特新”概念从2011年就开始提出。2018年11月,工信部进一步提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明确“小巨人”企业具体门槛。
截至2021年9月,工信部已公布三批共计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余家,入库企业11.7万家。
在孙会峰看来,从关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到近年来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聚焦,这背后其实是对大国综合竞争力、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考量。
“制造业立国的重要性有目共睹,然而诸如皇太极开煎饼摊、P2P等虽然也属于创新范畴,但对于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甚至国家产业安全而言贡献有限。”孙会峰指出,“其实一国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制造业,在于实体经济,所以对‘专精特新’的强调也更加聚焦了我们中长期的发展方向,也能够让资金、人才、创新资源更多地导向实体经济。”
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也正在走向实处,走向“真金白银”。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9个部委印发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推动形成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还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当前的投资风向正在发生变化,”孙会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央财政预设100亿元的奖补资金去助推振兴企业发展,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开始形成许多专精特新的投资基金,包括北交所的设立与开板,都让大家更加关注这个风向,热度也突然上升了。”
需要长期专业能力沉淀
热度持续上升的同时,“专精特新”企业也在呈现自身的发展特点。
根据上奇数科研究团队此前发布的《谁是未来冠军——解码“专精特新”》报告显示,目前现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58.67%的企业分布在东部,26.86%的企业分布在中部,分布在西部的企业占全量的14.47%。
从省份分布来看,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有464家,422家和361家。从注册资本来看,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平均注册资本10,261.33万元,69.18%的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个亿。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专精特新”中的“新”,并不意味着企业本身成立时间较短。据孙会峰介绍,从成立年限来看,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平均成立年限16年,而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3年左右,远小于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成立年限。这也意味着,成就专精特新需要较长时间的专业能力积累。
“这里面需要扭转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并不是新成立的、或与当下产业热点赛道相关的企业才能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其实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制造业本身。”孙会峰表示,“我们要强调的是全产业链一条龙的打造,不是某个环节、单品和部件的突破,而是每一个环节的突破。”
在孙会峰看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超过10年以上的专业能力沉淀,需要相当的定力与专注力。
“市场上拥有许多泡沫,一些投资人可能也会对企业有诸多要求,这其中就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能力瓶颈,去选择好企业投入运营的节奏与力度,”孙会峰指出,“这需要企业的长期定力,才能真正扛起10年。”
(作者:杨清清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