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沙:新的增长极、动力源|从“抗疫数据”看南沙(下篇)
点击阅读:
▮【迎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专题导读】
作为全省唯一具有“三区一中心”发展格局的广州南沙,经过近5年的最快发展,最新状态和面貌怎样?在近期对南沙“双统筹”的采访中,我们捕捉到一些细节,在对细节的深挖中,发现了一个新南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楚田、陈梦璇、陈兆宇 南沙报道
南沙的发展始终是省市领导的牵挂。今年2月14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和刚任省长不久的王伟中来到南沙考察。在此之前,出任广州市委书记一月余的林克庆将区级调研首站放在了南沙。时隔3个多月,4月19日林克庆再赴南沙调研。毫无疑问,今天的南沙已经站到新起点,对广州、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全局发展来说,分量更重,任务更艰。
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动力源
省委书记李希2月14日在南沙调研时强调“努力把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早在2019年4月,李希来南沙调研时曾强调,南沙自贸片区建设不仅是南沙的大事,更是广州的大事,也是广东的大事,要把南沙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资源和力量统筹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推进建设。在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两次南沙调研讲话中,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动力源是关键词。
广州南沙全力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
省市领导对南沙的嘱托一脉相承,也是南沙发展奋进的目标。蛰伏十年之久的南沙,步入新发展阶段后,不但要为千年商都“南拓”担负使命,成为广州新的增长极、动力源;还要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担负使命,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如果说前十几年是广州举全市之力为南沙打基础,那么现在的南沙已成翩翩少年,是该振翅翱翔了。
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低迷徘徊,这是经济总量刚破两千亿的南沙面临的残酷现实。要不辱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往何处发力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和谋定而后动的智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为南沙发展献计谋策,已经为南沙找准了发展的共识、前进的方位。
奋力筑牢实体经济之基
众所周知,南沙2005年才建制成区,实体经济底子薄,人口吸引能力弱是先天短板。十八大以来,南沙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上奋勇直追,但在全市区区同向发力下,后起的南沙多在负重前行。除了汽车产业突破1500亿元规模外,其它产业多处在培育关键期。高速增长以投资为主,外贸出口与消费拉动因缺少实体企业和人口规模曾一度落后。
今天的南沙,不但管理的人口悄然突破百万大关,在今年的广州两会上,更是被政府工作报告“单独点名”,明确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大会闭幕当日,以实体经济闻名的黄埔区和南沙区友好“握手”,两区签署《关于推动双区协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型发展平台等9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3月30日,南沙举行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46个制造业及配套项目涉及总投资超过750亿元,产值料达1200亿,新一轮“南沙智造”正在为广州乃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南沙新区(自贸片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有规划专业人士指出,在广州的长远规划中,代表“东进”的黄埔起步早,积累了雄厚的实体经济体量,而代表“南拓”的南沙,处于城市最南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唯有埋头苦干,以待时机。此番黄埔南沙携手,“东进”“南拓”合力,可谓迎来了改变广州经济地理格局的天时地利。在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部总监张平扬看来,“南沙崛起的时代开始了,南沙将为老城市乃至大湾区注入新活力。”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以来,南沙战略定位不断跃升,目前已形成了广东省内唯一的由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组成的“三区一中心”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在南沙发展格局中是重点。省市领导都强调南沙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科研院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优势,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南沙科学城打造成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当前,明珠科学园已集聚10余家中科院科研机构,拥有冷泉生态系统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科创载体平台。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均纳入南沙发展的重点。3月4日,南沙成立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吸引了包括20家高水平科研院所在内共56家联盟单位加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通过吸引香港高校科研成果在南沙转化,成功孵化出晶科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
争创一流环境打造未来之城
采访中,不少南沙居民向记者表露了对南沙整体环境提升的幸福感。尤其在“0408”疫情专项中,数天时间完成超百万人的核酸检测,南沙用实战证明了十年如一日对基础设施配套的大投入,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硬件设施基本达标,软件锻造永无止境。为争创一流的软环境,南沙发挥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在庆盛枢纽、南沙枢纽、南沙湾启动三个示范区,引入港式国际化管理制度,随着今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港人子弟学校陆续开学,这些示范区探索出的经验将在更多区域复制推广。南沙已建成11.9公里碧道,拥有1万亩的湿地公园、1328公顷的黄山鲁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绿核,与一批批相继启用的市级容貌品质社区在青山绿水中交相辉映。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已经显现。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果说广州中心区是一座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商贸之都,那么广州副中心的南沙正朝着充满国际韵味的未来之城迈进。
【策划】古国真
【统筹】楚田
【采访撰写】楚田 陈梦璇 陈兆宇
【图片】南宣
(编辑:陈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