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出海观察②|信达生物“借船”出海再受挫,创新药企应如何布局国际化?

21新健康季媛媛 2022-05-08 14:05

此次合作终止也被业内人士认为,信达生物继PD-1信迪利单抗出海失利后,再次出海受挫。

药企出海观察|本土Biopharma联合Biotech“出海”,能否出奇制胜? 药企出海观察丨创新医药“出海”下半场:适配,供应链与本土化路径 药企出海观察丨国产创新药能否开辟进军上合组织国家市场路径? 展开更多

编者按:

随着本土医药企业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中国对全球医药创新贡献度也越来越大,在政策、资本、人才等多重利好推动下,如今中国正加速从全球医药创新第二梯队向第一梯队升级迈进。

特别是在国家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下,国内创新药上市步伐不断加快,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成果加速变现,逐步形成良性医药创新产业生态。然而,国际化是本土创新药企的必由之路,也是能否成长为世界级Big Pharma的试金石。

当前已有不少创新药企踏上了国际化征程,虽然这条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它们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对后来者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深入探寻本土药企的出海路径,总结经验,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特策划推出“药企出海观察”系列报道,以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5月6日,信达生物和Coherus共同宣布终止关于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IBI-305的合作。这项合作最初于2020年1月14日达成,当时Coherus以首付款+里程碑款4500万美元的金额获得了IBI-305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业化权益。

信达生物表示,本次商业决策是在评估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北美市场动态以及受疫情持续影响开发延误后做出的。信达仍对该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充满信心,本决定不影响IBI-305于其它地区的安排。信达将收回IBI-305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业化权益,双方公司将共同配合权益过渡。

此次合作终止也被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信达生物继PD-1信迪利单抗出海失利后,再次出海受挫。

除Coherus外,根据信达生物去年1月披露,公司与印度尼西亚生物科技公司PT Etana Biotechnologies Indonesia (Etana)关于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签订合作协议,信达生物授予Etana该药品在印度尼西亚的独家许可。

竞争最激烈的生物类似药

目前,贝伐珠单抗中国市场快速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从2019年开始,中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以34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3年这一市场规模约为64亿元,到2030年,中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将达99亿元。

面对庞大的市场,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贝伐珠单抗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指出,受制于价格因素,我国贝伐珠单抗受众群体较少,市场规模较小,原研药竞争优势不明显。自2017年原研药进入医保后,2018年市场同比增长加快,贝伐珠单抗市场规模约20亿元。随着生物类似药上市,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扩张。未来三年内,我国进入市场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种类将不断增多,而率先进入市场的国内企业将优先受益。

2004年,贝伐珠单抗原研药罗氏的安维汀在美国上市,并成为了罗氏旗下的支柱性产品之一,后于2010年在中国获批。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70亿美元,占据2018年全球畅销药物榜第七位,中国销售额超过20亿元。2017年,贝伐珠单抗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医保支付标准为1998元(100mg/瓶),2018年又进一步降至1934元(100mg/瓶),且成功续约进入2019版医保目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在中国,贝伐珠单抗是竞争最激烈的生物类似药,除了罗氏原研药已有9款获批上市,分别来自齐鲁制药、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博安生物、百奥泰、贝达生物、东曜药业、百济神州和复宏汉霖,另有包括正大天晴、神州细胞在内的2款提交上市申请,9款处于III期临床。

这几年随着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冲击,罗氏的贝伐珠单抗全球业绩开始缩水。根据罗氏制药财报,2021年美国市场下滑47%,欧洲下滑66%,中国也有明显影响。销售额30.56亿瑞士法郎(-37%)。

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2020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2021年直冲35亿元,同比增长184%,市场份额超过原研罗氏,达57%。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也成为齐鲁制药2021年最畅销的药品。

信达生物是国内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齐鲁制药之后第二家获批的企业。2020年6月,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开发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适应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

随后,达攸同®相继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晚期肝细胞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和晚期宫颈癌六项适应症。而在2021年,据公开数据,信达贝伐珠单抗销售额4.4亿元,则成为信达第二大单品。

药企应如何布局国际化?

在本就竞争焦灼的贝伐珠单抗市场,IQVIA分析认为,中国生物类似药正经历上市热潮。生物类似药与参比制剂相似不相同,临床用药安全需要时间和数据的积累,产研能力也需要时间提高。为促进用药安全、提高我国生物类似药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重视生物类似药临床数据的积累、产能的提高,强化质量监管、加快临床使用规范建立、推动真实世界研究。

而在与Coherus的合作终止后,信达生物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能否出海胜利,提升国际化竞争优势再次成为悬念。特别是在此之前,信达和礼来合作的PD-1信迪利单抗就出海受阻。当时,全球多中心临床延迟了药物批准的时间、ORIENT-11临床试验没有对OS作为终点评估而选择验PFS终点存在不确定性、临床试验并不适用于美国患者被认为是出海受挫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FDA专家表示,仅靠一个国家的临床数据就能让新药获批上市是有问题的,这与FDA倡导在临床试验中努力增加患者多样性的原则背道而驰。

天镜生物总裁及董事朱秀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创新药企的全球化出海策略要聚焦最好的产品管线,就是一定要把最好的产品先开发出来,只有最好的产品你才能带到国际;其次,药物开发要立足于以最早介入国际为原则,而不是想到上市的时候才考虑国际化;此外,在布局早期就应该在海外搭建相应的临床运营团队,在当地打造专业化的人才研究队伍,并且能直接与FDA进行沟通。

不过,也有药企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过去十年来,中国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与北美、欧盟相比在价格成本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纯粹在中国做临床试验是不可取。药企想进入欧美市场,药监部门会在评估药物疗效是否与当地的标准一致,这也是为什么药企会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同步做研究的原因。所以,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补齐自身短板,寻求最强的外部合作伙伴是创新药企业发展的重要策。

在本土创新药企出海上,另有药企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而言,FDA的审评原则主要是基于科学,基于事实,如果能够证明临床研究数据对于美国人群和美国医疗实践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具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自全球的临床数据是可以被接受的。

“一直以来,我们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药政事务团队始终与FDA、EMA、CDE等监管机构保持密切的沟通,使我们的临床试验能够更好地符合不同监管机构的要求,从而支持我们在全球各地的申报。”上述药企相关人士说。

不过,尽管此次信达再次出海失利,但是眼下,药企和投资人依旧认为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特别是新冠疫情对世界人民健康和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医药工业发展重要性更加凸显。而集采带来的压力,以及资本涌入使得行业竞争白热化,如何加速全球化创新布局,也成为重要命题。

(作者:季媛媛 编辑:徐旭)

季媛媛

记者

新健康版记者。跟踪报道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解读。常驻上海,关注新药研发,也关注疾病预防。(微信号:jyy199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