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总量提升的同时,细分领域企业的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是各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红霞、刘茜 实习研究员井然
被寄予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提升我国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重要期望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发力竞逐资本市场,加速将实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
日前,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中明确,将择优选定的小巨人企业中,首次剔除了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创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也就是说,在未来小巨人企业的申报中,将更多发展扶持机遇给到尚未上市的中小企业中,在评选更公正的同时,此举也被视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鼓励和引导企业加速向资本市场迈进,并提高领域内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之一。
在既往培育中和已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池”中,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的数量及质量,也成为衡量各省份培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
近期,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湖北、湖南、河南和江西在内的华中四省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多项指标,从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及具备上市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池”中研究发现,四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并未与各省份的GDP总量、增速等排名基本一致。其中,湖南省在多项指标上超越其他省份,位列四省第一位。综合实力相对较强,而GDP靠前的湖北省则在这组研究的多项指标中排名靠后,甚至部分指标与江西省并列至末尾,未来具有较大的升级和改善空间。
湖南省多项指标排名第一
目前,在华中四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上市公司的基数较小,各省正在加紧推动相关企业的上市。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截至2022年7月中旬,华中四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总计781家,其中,湖南省241家,位列四省第一位,湖北省178家,位列第三,河南省、江西省则分别是211家、151家,分列第二位和第四位。
这组“企业池”中,已上市企业总计39家,含科创板11家。其中,湖南省15家,四省占比38.46%,河南省12家,占比30.77%,湖北省则与江西省一致,均为6家,排名最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21年,湖北省GDP为5.001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七位,河南省为5.888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五位,湖南省4.6063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九位,江西省2.9619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五位。
GDP的高低虽不能直接对等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成果,但从各省GDP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来说,后者的数量和质量,依然是重要参考。在未来的培育工作中,排名靠后的省份尚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改善空间,值得各省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关企业的培育指导。
在上述政策出台前,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评选标准中,并未剔除上市公司或其关联企业,反之,有相当部分企业来自上市公司或上市企业旗下子公司。2012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后,各省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在上市公司的培育中,也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从数据表现上来看,湖北省专精特新的上市均集中在培育工作启动后,即为新培育企业而非历史存量企业的挖掘,江西省更是在2020年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进一步明确后,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2年内冲击6家企业成功上市,成为这一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产业布局方面,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着力突破工业“四基”发展瓶颈,打造“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华中四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行业布局呈出一定的交叉互补,并在各省优势产业基础上发挥“填空白”“补短板”的重要作用。
在已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湖北在汽车、电子产业的上市公司较多,湖南的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公司居多,河南、江西除了在机械设备有较多企业外,分别在医药生物、化工冶炼也有所布局。而结合各省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湖北专精特新的发展重点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湖南集中在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产业,河南、江西则聚焦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化工等产业。
上市成功为专精特新企业获得资本市场力量,除加强了企业在管理、产品、规模方面的提升之外,还通过上市平台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则是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冲击上市成功的又一利好,并成为诸多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近五年内,四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已有超25%的企业,至少完成过一次定向增发,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湖北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三丰智能(300276)为例,其分别在2017年、2018年完成两次定增,实际募集资金共计26.11亿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购买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权。鑫燕隆是一家为整车制造企业提供车身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集团等。三丰智能则在并购完成后推动与标的公司在产业链、市场、业务管理团队等方面的整合,提升公司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此举支撑了公司在2018年净利润超260%的跃升。
企业上市前后的财务指标也发生质量上的变化。
以近5年数据来看,目前,湖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在营收、净利润上均领跑四省,但其增速在放缓。在此之前,河南省营收以平均5.35亿元位列四省第一位,后期增速放缓至2.76%、9.72%,目前位列四省第二位。湖北省在疫情前后整体增速明显,分别达到70.72%、15.96%、29.07%,可见其当前虽位列第三,但增速较快,与位列第二的河南省差距在逐步缩小。
在净利润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产生重大冲击,故剔除当年数据。2021年,在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中,湖北省的净利润位列四省最后一位。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前,湖北省在2017年位列四省第一位,直到2019年,湖北省仍然以0.93亿元的平均归母净利润位列四省第二位,江西省则在2018年从第二位跃升为第一位,位列四省第一位。
这种变化趋势也符合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改变的特征,即中小型企业所受冲击相对更大。
在这一轮竞赛中,湖南省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出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以及增长趋势,资本市场在当前给予了其较高估值,且其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目前位列四省第一位。但对于在产业链发挥重要作用的隐形冠军来说,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有助于协力对抗原材料供给弹性,因而在需求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四省制造业规模须有序提升,合理把控当前一个时期的资金流动风险。从数据上看,当前,湖南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应收账款位列第一位,而湖北省企业管控相对较好,位列第四位,不过,其平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也位列第四位。说明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在业务运营上的活跃度相对弱于其他省份。
在一个时期内,四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公司须坚持长期主义,以抵御高质量发展中的波动。受制于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因素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曲折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情况波动明显。ROIC是观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近五年来,湖南的ROIC水平整体提升,但区间波动曾达到6%以上;江西整体稳定,而区间波动达到8%;湖北、河南则丧失过去的领先地位,整体分别下降9%、5%,但作为行业的龙头,各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仍展现出了较高的ROIC水平。从排名上来看,湖北省仍位列第四位。
由于培养专精特新企业成果与各地区民营经济活跃且注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华中四省在积极改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高更好的服务。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已培育3批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为民营企业。在已经及正在筹备上市的企业中,河南、江西的民营企业占比达到100%,湖北、湖南在发挥国有企业龙头引领左右的同时,仍需进一步增强服务民营经济的力度。
不过,上述这些指标的排名与湖北省经济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作为中国重工业的重点城市之一,自建国后,湖北省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产业发展大都聚焦在一些重型工业企业中,反之,一些代表新技术和新方向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相对较慢。
近年来,湖北省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根据湖北省统计局数据,2014年,湖北省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贡献率超过50%,2017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2017年以来,湖北省从“二、三、一”调整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北省民营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2021年全国民企500强排行榜显示,湖北16家企业上榜,位居中西部第一。其中武汉拥有10家企业,数量甚至高于四川、湖南、江西、山西、陕西省的上榜企业数量。
科研竞赛打响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核心目的,还涵盖提升中国产业策源能力,各企业的研发投入则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提升的重要路径。
为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把握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四省企业正坚持长期的科研投入,并呈现出提速态势。2021年,四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承压运行背景下,研发投入仍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湖南省的科研投入增幅超50%,湖北省各企业相对落后于河南省和湖南省,企业意识与政府的扶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
提高科研实力是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省对中小企业扶持的重要指标。近日,财政部湖北监管局正推动“专精特新”政策落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2021年获得中央财政6503万元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地方财政在2021年同步拿出1.85亿元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拿出2.41亿元用于支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并制定了明确细化的资金分配方案。
各省加速追赶
作为上市后续力量的潜力企业,各省则正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工作。从华中四省正在筹备上市的公司数量来看,湖南省上市公司有望超过30家,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三省的差距。
各省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工作正与上市后备“金种子”培育计划共同推进。在湖北近期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名单中,湖北共计332家企业入选,其中有6家正在筹备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该名单之列,加上未在该名单但也处于筹备上市阶段的2家企业,湖北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筹备上市公司数量与江西省并列,位于四省第三位,河南省为7家,位于第四位。
观察拟上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行业布局,各省将以优势产业为主线,助力长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处于筹备上市的公司中,湖南省在机械设备产业布局的公司数量达到6家,其他三省也在推动该产业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依托中部地区的人力成本、矿产资源优势,四省的电子、化工企业也在加紧在产业链中扩大优势。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积极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长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经验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注重发展“长板”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不可或缺,资本化的步伐仍须稳健。目前,湖北省超七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已上市及正在筹备上市的公司成立时间超过15年,处于四省中间水平;湖南、河南、江西三省这一比例分别为66.67%、84.21%、85.71%。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未来产业结构中,加速对符合专精特新标准的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及实业拉动等事宜,仍将是各省专精特新培育工作的重点。而这些企业也将成为提高各省资本市场活跃程度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陈红霞,刘茜,井然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