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21人丨开心麻花汪海刚:对抗不确定,唯一方法是做擅长的事

21新消费张梓桐 2022-08-19 20:46

专注于喜剧内容的生产和制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梓桐 上海报道

沉寂已久的内地电影市场近日再度火热起来。

7月28日,开心麻花出品的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上映,一天之内票房即突破3亿元,截至发稿,《独行月球》票房已突破25亿元,暂列年度票房榜第三。

这一数字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16日12时,今年暑期档票房已到77.66亿元,超过去年同档期的73.81亿元。

但这与2019年内地票房的市场表现相比,仍相差甚远。在开心麻花联席总裁、开心麻花影业CEO汪海刚看来,《独行月球》目前的成绩也仅仅是达到一个基本预期,已经十分不容易,“我们这次并没有过重宣传票房成绩,相比票房,我们更希望电影可以吸引1亿人次观众走进影院,大家一起支持和守护电影。”

 开心麻花联席总裁、开心麻花影业CEO汪海刚(采访对象供图)

事实上,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过去两年内地电影从业者面临较大的困境,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19年内地全年票房达到641.49亿元。而2022年上半年内地电影总票房为206.88亿元,仅达到2019年的三分之一。

对此,汪海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抗这些不确定性的唯一办法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因此,开心麻花未来还会继续专注于喜剧内容的生产和制作。

耐心与惊喜

疫情首先给电影市场的需求端带来了挑战。

“我们分析发现,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大盘动力不足,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存量观众的流失,观众观影热情不够充分。”汪海刚表示,两年多来,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人的观影习惯被打破,到电影院看电影不再成为部分年轻人生活方式中一部分。

此外,供给端也在受到冲击,疫情的不确定性造成很多影片的生产节奏也被打乱,“《独行月球》从2020年开始拍摄,由于基本是在棚内拍摄,拍摄阶段基本没有受到干扰,但是后期制作的时候遇到北京的一波疫情,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另一方面,近年来短视频的流行,也在挤压着开心麻花等重内容制作公司的生存空间。对此,汪海刚认为,这个挑战一方面体现在对长视频创作者创意的消耗上,另一方面这些视频内容在争夺用户时间的同时,也在改变观众消费文化产品的习惯和耐心。“其实客观来看,现在适合喜剧内容进行挖掘的创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而恰恰短视频的创作成本低、周期短,会对创意进行快速的消耗。”

而重制作、高投入的舞台剧和电影想要吸引到更多观众,就要找准自定位,明确自身差异化的优势。“长视频需要观众有耐心,也需要从业者有耐心。对于舞台剧的观众来说,我们就要在氛围感、沉浸感上下功夫,首先在空间上就要营造出一种与用户浏览短视频时不同的体验感。争取让观众有新的惊喜。”

2021年10月,开心麻花在上海一家商业综合体内推出首个演艺新空间驻场演出项目《疯狂理发店》,从灯光、道具到演员的服装,这部剧真实还原了一个理发店的场景,而故事也是围绕着在这个理发店发生的一个谋杀案而展开,店里的造型师和客人都成为被侦探排查的嫌疑人,在场的观众则成为了提供谋杀线索的目击证人。

“这种吸引观众参与的形式,也是一种贴合时代的重要创新,可以大幅提高年轻观众的体验感。”汪海刚进一步认为。 

专注喜剧内容

2022年春天多点散发的疫情,让全国多地线下演艺市场再度接近停滞。这对于开心麻花来说,无疑是另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当被问及是否会开辟电商直播等新赛道时,汪海刚表示,开心麻花仍然选择专注在喜剧内容本身上,不会盲目进行多元化的拓展。

“我一直强调开心麻花是一家专注于喜剧的内容公司,我们一路走来就干这么一件事,未来应该也只会围绕这件事情一直干下去”。汪海刚表示,开心麻花未来会以喜剧内容为中心,开拓新的内容形式,但不会偏离这个核心赛道。

但针对目前的商业模式,汪海刚也直言,开心麻花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售卖内容产品的公司,无论是线下演艺市场的舞台剧,还是院线电影和网络剧集,目前还没有很强的协同性,这与迪士尼等产业链十分清晰且闭环的IP公司相比,仍有差距。“我们也有向IP公司发展的愿景,比如这次我们开发《独行月球》真人电影的同时,开发了一部动画版《独行月球》短剧集,同时有多款周边产品在售卖,但仍然是在尝试阶段。”

除此之外,一家内容公司的持续成长,高度依赖稳定的内容输出,而人作为内容创作者既有着丰富的情感,也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这给稳定的、持续的内容供应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此,汪海刚并不避讳这个问题,而他们采取了划分多个导演的工作室、多组并进的方式,来保障整体内容输出的稳定性。

“我们北京上海两地加起来共有十几个导演工作室,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偏好、风格和创作的节奏。内容产品本质上是情感和情绪的产物,作品也是依靠这些才能打动观众,所以我不会给创作者下达硬性的任务指标。”在汪海刚看来,开心麻花的创作者自身都存在着创作冲动,只是需要沉淀才有爆发的能量和机会,公司要尊重他们的创作规律。

Q&A 

《21世纪》:您之前说最担心的就是“害怕内容的把控者落后于时代”,当下观众对于喜剧的偏好点在哪里?开心麻花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汪海刚:对于“美”的要求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开心麻花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观众的关注点只在故事和表演上。但是Z世代的年轻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舞台剧在舞台呈现上的视觉美感要提升。

除此之外,短视频的大量出现在挤占观众的时间,因此当观众走进剧院时,更希望的是获得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刷视频时的沉浸感体验。我们最近推出的新空间演艺特别注重观众沉浸和交互体验感的设计;包括《独行月球》在后期制作方面格外注意视听美感和水准,这些不仅仅是题材上的要求,也是贴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提升。

《21世纪》:开心麻花之前几部大热的影片,都是由自己的舞台剧IP改编而来,您认为将舞台剧改编为电影的优势在哪里?又有哪些困难?

汪海刚:电影的基础就是戏剧故事,虽然电影是工业化产品,但它脱胎于戏剧。之前大家觉得开心麻花利用自身的舞台剧IP改编成电影有很多优势,比如成本较低,演员也熟悉剧本。但是我们在改编的过程中也发现,不是每一个舞台剧都适合改编成电影。

最主要的原因是舞台剧有高度假定性,电影讲求的是真实感,走进电影院,各种镜头包括特效营造的都是真实感。我们发现,即使一部舞台剧很受欢迎,如果它的舞台假定性很强,未必一定要把它拍成电影。戏剧和电影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但并不完全是一个等号关系。

《21世纪》: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开心麻花要打造爆款电影就需要依赖沈腾、马丽等头部演员,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汪海刚:我们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内容开发和打造本身,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公司和明星之间达成一个良性的关系,其实一家内容公司培养出明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明星和内容之间要达成相互加持的关系,不能有任何的偏废。

比如选择沈腾主演《独行月球》,也是基于角色和演员之间适配的考虑,独孤月这个角色从表演的功力上来说要求很高,他既需要喜剧的表演能力和技巧,又要展现孤独、情感的一面,这个丰富性和层次感很难拿捏。

《21世纪》:近两年,一些开心麻花舞台出身的演员开始出演非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对这个现象公司怎么看?

汪海刚:首先,电影和戏剧互动穿插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在文娱产业非常成熟的美国,他们的好莱坞和百老汇之间会有很多交集,好莱坞电影动辄拍成百老汇的音乐剧,或者百老汇的演员去演电影。但是,从在各自领域中处于中坚力量的演员来看,二者之间又是各成系统的,美国舞台剧的演员并不是一定要去拍电影才会成为明星,很多人安于在剧场表演。

其次,开心麻花在电影行业是个注重“打成功率”的公司,所以我们的产量并不高。在舞台上成熟起来的演员希望获得更多的电影角色,这种渴望很正常。前些年市场相对繁荣机会也多,但当市场冷下来回归更理性,剧本成色就会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并不反对我们的演员去演人家的片子,只是希望他们“挑剧本、挑角色”,公司也会帮他们做这方面的把关。

(作者:张梓桐 编辑:陶力)

张梓桐

21上海中心记者

关注大科技,欢迎交流。联系方式:189020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