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个人养老金理财,“新”在哪?|国民养老金融素养活动周Day1

21惠养老李愿 2022-12-15 19:16
如何做好个人养老金融陪伴者?|国民养老金融素养活动周Day4 首届“国民养老金融素养活动周”举行 助力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 发展个人养老金助力资本市场机构化、成熟化|国民养老金融素养活动周Day7 展开更多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 2x
  • 1.5x
  • 1x
  • 0.75x

1x

重播 刷新试试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12月15日-2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21惠养老”栏目倾力打造的首届“国民养老金融素养活动周”视频节目线上播出,12月15日节目主题为:“全新”的个人养老金理财,“新”在哪?

邮储银行研究员、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娄飞鹏与交银理财产品研发部产品经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吴娜两位嘉宾就上述主题与主持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记者李愿。欢迎收看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21惠养老”栏目倾力打造的首届国民养老金融素养周活动的视频节目,本期节目的主题是:“全新”的个人养老金理财,“新”在哪儿?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嘉宾,他们是邮储银行研究员、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娄飞鹏,交银理财产品研发部产品经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吴娜。

谢谢两位嘉宾。关注过个人养老金的网友应该知道,个人养老金产品里面有一个全新的产品,叫个人养老金理财,说它新,是因为它的名字是新的,但产品其实也并非是全新的。

按照政策规定,个人养老金理财包括养老理财,也包括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成熟、运作合规稳健等特点的理财产品。

养老理财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包括交银理财在内的11家理财公司已经试点了1年多时间,募集总额度接近1000亿,具有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等特点。据了解,目前,包括交银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正在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研发和发行等工作。

吴经理全程参与了前期养老理财产品探索、试点,目前也在深度参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相关工作,首先我们想请吴经理给大家分享一下,新发的个人养老金理财可能会具有哪些特点?有请。

吴娜:11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允许纳入名单产品的要求是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特征。暂行办法的发布,给予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展业非常清晰的指导。

我认为和其他理财产品相比,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可能主要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其一是稳健性。个人养老金产品要满足养老需求,服务共同富裕,稳健性至关重要。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个是风险等级方面,考虑到养老需要,原则上纳入名单的产品应该是中等风险及以下风险等级。一个是养老资金的独立性,新发产品要实施跨行托管,这在前期养老理财试点阶段也有过探索和尝试,但本次新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托管行的准入要求会更高。

其二是收益性。个人养老资金理财产品服务养老财富管理,对于投资经理的经验、历史业绩要求也相应更高。从交银理财来说,一方面公司会优选具备5年以上相关经验的投资经理打造专门的投研团队,另一方面制定了“优选存量+新发产品”的原则,针对存量产品,我们主要考虑精选成立时间超1年,历史业绩稳健的产品申请加入名单。

其三是投资规范性。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范围的规范性要求更高,我们主要考虑投资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和上市交易的股票;对于具体标的也会做出进一步限制,比如衍生品仅能套期保值为目的;另外对于非标资产的集中度也会设定标准、降低信用风险。

其四是长期性。在投资策略方面,我们主要考虑帮助投资者长期保值增值,比如采用国际上主流的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日期策略;在产品期限方面,存量产品投资期限至少要一年,新发产品我们会进一步研发3年期或以上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还是五年及以上,与前期试点保持一致。

基于这些特征,我们交银理财后续的产品设想总体是要契合个人养老金的特殊资金属性,采用科学合理、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要根据投资者的生命周期和长期养老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同时持续监测并控好波动风险,来满足投资者稳健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的管理要求。

主持人:谢谢吴经理。娄博士是养老金融领域的资深专家,此前出版过养老金融方面的专著,在今年5月份也接受过我们的专访。下面请娄博士做一个分享,你觉得个人养老金理财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以便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养老投资需求,并吸引投资者购买?

娄飞鹏:个人养老金理财作为投资理财产品的一类,其需要具有理财的共性特点。同时,考虑到个人养老金理财本身的目的,也就是为养老储备资产,其需要具有一些个性化特点,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养老投资需求。比如,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需要具有期限超长的特点,收益稳健的特点。在这方面,个人养老金理财不仅要关注稳健性,还需要关注收益问题。这么说的原因在于,个人养老金理财投资期限长,收益率高低对于将来最终积累的养老资产规模影响更大,也就是说能积累多少养老资产,除了本金投入大小、投资时间长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是收益率。

还有一点,个人养老金本身是基本养老金、职业养老金的补充,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需要在关注风险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投资、扩大投资范围,关注其收益率,以吸引更多投资者。

在此基础上,对于个人养老金理财,还需要让客户在投资购买等环节具有较好的客户体验,金融机构按照客户的特点,本着把适合的金融产品推荐给适合的客户的原则,为客户投资做好养老规划等咨询顾问服务。谢谢。

主持人:简单总结一下,两位老师的观点非常趋同,稳健、长期、收益率是三个关键词,我想这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购买过养老理财的网友应该知道,已经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最低投资期限是5年,个别产品期限长达10年,非常符合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长期性要求。据了解,一些理财公司准备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期限更加多元化了,有一些产品期限可能会低于5年,甚至是现金管理类产品,想请问吴经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

吴娜:前期养老理财试点工作,应该说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代表了第三支柱建设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和落地,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个人养老金制度从顶层设计、税优安排、配套政策和系统建设多方面推进,投资品也很丰富,包括了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种类型,那么从理财端的供给来看,它的货架体系、期限类型也会相应更多元和丰富,来契合老百姓全方位的养老需求。

我们看到,此次《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也提到了,关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除了养老理财产品外,还包括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成熟、运作合规稳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或流动性管理需要的其他理财产品。这其中就提到了流动性管理需求。  

我理解,这是监管政策非常好、也非常贴心的一点。一方面,我们的投资者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有些投资者可能还有一两年、两三年就退休了,那我们就要设计和提供不同期限的产品。其次,正如我们今天的主题“新”,个人养老金投资对大家都是崭新的,虽然我们知道在海外第三支柱是非常成熟、占比也很高了,但在国内来看,大家会觉得比较新奇,投资者可能会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投一个期限不那么长的产品来逐步积累投资经验。第三方面,投资者可能会等待某一个新发产品或者产品开放,比如定期开放式产品会有专门的开放期,现在可能不能买入,但资金又不想闲置,此时也需要多元期限的产品支持。

结合多元产品设计理念,从交银理财未来的产品布局设想来说,在产品形态上,我们也会考虑上架每日开放式最低持有期产品,这个产品形态下,客户可随时申购,满足一定期限可随时赎回,那一方面投资者可以选择长期持有、与时间做朋友、享受资金长期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到灵活性,兼顾到收益性和流动性。在期限上,除了五年期产品,也会考虑一年、三年期或以上期限。

主持人:娄博士,想请您从专家角度分析一下,机构为什么会设计这么期限丰富的产品供投资者选择,相对短期的和长期的产品分别对投资者有哪些好处?

娄飞鹏:从总体层面看,根据养老金积累的特点,养老理财期限较长。金融机构在具体产品设计时推出不同期限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更好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人口众多,居民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投资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等,决定了为了更好服务客户,需要针对客户特点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丰富产品期限类型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面对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一个直接的好处是增加了自己的选择。既可以选择较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更好满足个人对于流动性的需求,此时需要让渡一定的收益。同时,也可以选择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但在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方面相对弱一些。谢谢。

主持人:流动性需求,是两位老师都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可以看到,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机构,都非常注重投资者的体验。

谈到投资者,其实投资者对产品的收益率非常关注,刚刚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两位老师也都谈到了。我们都知道,理财产品有一个业绩比较基准,比如此前发行的不少养老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上限达到了8%,这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购买,上面也说到了,试点1年总额就达到了1000亿,想请问吴经理,一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吴娜:大家都知道高收益、安全性和高流动性是不可能三角,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其中寻找最优解,同时,做好KYC和KYP,也就是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产品,把最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最合适的客户。

从目前来看,确实如您所说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都比较高,如何实现较高的收益为居民的“养老本”实现保值增值是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我们觉得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产品方面,养老理财产品期限五年期以上,这样能够帮助投资者穿越牛熊市,拉长资金久期和稳定性之后,有助于熨平短期波动,为投资者带来一个更大概率、更稳定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在投资方面,我们觉得理财公司还是要借助我们多种资产投资的牌照优势、发挥我们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以优质资产筑底,其余资金拟分段设置合理的风险预算和最大回撤目标,从而实现投资运作的稳健性和产品净值的平稳增长。

交银理财作为第二批养老理财试点单位,我们在今年8-9月发行了3款5年期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针对个人养老资金的特殊性,我们在设计研发产品的时候,尤其在产品运作初期,我们明确了短期目标就是尽最大可能避免破净和净值波动,主要通过如下的方面来实现:一是加强产品成立初期管控,我们把资产分为低波固收,中波固收,高波权益,初期80%以上仓位将只投资于低波固收类资产,待净值安全垫累积之后,然后逐渐增加另两类资产配置;二是我们提前储备专项低风险优质资产,帮助筑牢安全垫;三是产品成立初期我们少量分散地配置了几笔非标类资产,一方面避免非标资产估值减值可能带来的对产品净值的扰动,另一方面也是减少信用风险暴露。事实上,我们也收获了3款养老理财试点产品的不错的表现,截至11月末,在债市波动下,交银理财的3款养老理财产品平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暂居行业第二。

交银理财一直秉持“以投资者利益为先,兼顾市场规模”的总体经营思路,针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尊重规律、拥抱变化,借鉴大资管行业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投资经理+专业委员会”这样全新的产投研运行工作机制。后续,我们也将结合个人养老金产品特殊的风险收益特征,加强产品投资运作管控,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投资策略,通过革新的产投研运行管理机制,为产品持续稳定的收益表现提供有力支撑。在对个人养老金业务投研团队考核方面,我们也将引入长周期绩效考核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我们作为管理人也会加大各项资源投入,实施减费让利,让老百姓拿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会践行金融人民性,和销售机构、托管机构一起就销售费、管理费、托管费进行费率优惠,充分让利于民。

主持人:谢谢吴经理非常专业的分析。现在想请教娄博士,其实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后,对于收益的波动性也非常关注,比如11月出现的债市波动,导致不少投资者赎回了理财产品,刚刚吴经理也提到了固收类产品。想请你从宏观经济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和实际收益率?

娄飞鹏:理财产品作为资管产品的一类,净值化转型是必然的方向。作为资产管理产品,理财产品投资盈亏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因此个人在投资时需要更加谨慎。对理财产品而言,金融机构募集资金的投向决定了净值波动和收益率。就实际情况看,理财产品资金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类,债券类资产是重要的投资领域。近年来,理财资金投向债券类的资金占比大概是70%左右。因此,债券市场变化对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影响较大。

从债券市场变化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基本面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货膨胀情况;二是政策面因素,主要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三是资金面因素,主要指资金的供需。在三类主要影响因素中,最先发生变化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其变化会引发政策面取向的变化,进而影响资金面因素的变化,三者的传导是存在一定时滞的。

当然,对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市场变化,对影响因素有基本认识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养老理财是长期投资,更多从长期角度考虑问题。谢谢。

主持人:从两位老师发言可以看到,收益率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那其实这也对机构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是竞争力所在。同时这也对投资者提出了一些要求,树立合理的预期。

说到预期,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选的重要投资产品之一,现在理财产品都已经实现了净值化,个人养老金的投资也是自负盈亏,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想先请教娄博士,对于投资者来说,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你有哪些建议?

娄飞鹏: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在投资个人养老金理财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大致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人养老金理财和养老投资有正确认识。第一,投资个人养老金理财为老年生活积累养老资产,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越早越好;第二,个人养老金理财是长期投,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到,在个人养老金理财投资中需要追求长期投资长期收益;第三,个人养老金理财的本质仍然是理财、资产管理,既然是投资理财,就要认识到凡是投资就有风险。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研发投资方面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金融管理部门也会有相关的监管准入,让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相对更加稳健,但投资者需要认识到个人养老金理财并非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在投资中需要有风险意识。

另一方面是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开展投资。比如结合个人所处年龄阶段、收入情况、风险偏好、对老年生活的预期等因素,综合配置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具体在产品期限、风险等级等方面合理搭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积累养老金的过程是个长期过程,也是积少成多的过程,需要长期积累,遵守投资纪律。谢谢。

主持人:吴经理,想请你从机构的角度,给投资者一些建议。

吴娜:针对养老理财或者说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我们理解有两个关键字:一是“尊重规律”,二是“拥抱变化”。首先,我们要尊重规律,尊重资管业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事实那就是盈亏同源,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其次,我们要拥抱变化,资管行业进入到2.0即净值化转型之后,理财产品的表现与底层资产的表现同频共振,不论投资者还是我们的理财产品管理人都在经历着这些变化,并且这样的变化还将持续。因此,作为管理人,理财公司要守牢“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并使之保值增值”的初心,专业为本,客户至上,勤勉尽责,加强自身投研、产品设计、资产配置、风控、客户陪伴等各方面能力建设;作为投资者,也要逐步建立更为成熟、长期、合理的投资观和理财观。

就具体建议来说,我们刚刚提到,在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中寻求最优解是我们作为管理人和投资者共同的诉求和目标。建议我们投资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交银集团深耕客群研究,比如一般来说,已老客群通常风险承受能力相对低一些,而未老人群呢,风险承受能力相对高一些。

二是对该笔投资的目标收益预期。这里就是说如果对波动的承受小一点,那可能对于目标收益的预期就需要相应调低一些。

三是对产品投资品和投资策略的了解和认可。对于产品的投资范围、或者投资策略是否理解和了解? 

四是当前自身养老规划中资产配置的结构。我们一直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么当前投资者或者投资者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情况,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后续,我们交银理财将致力于搭建比较丰富的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货架体系,满足投资者多元的投资需求,提供高质量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于广大人民共同富裕。

主持人:好的,谢谢吴经理。两位老师对我们投资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理财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今天的讨论非常有看点,有专业深度的分析,也有实用的投资经验。视频的结尾,我做一个风险提示,也是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多次提示的:那些宣扬“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的,肯定都是金融诈骗。

最后,再次感谢两位嘉宾专业的分析和分享,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欢迎关注我们下期的节日,再见。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李愿

记者

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监管、银行业新闻,欢迎沟通、交流,微信:liyuan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