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会访谈|省人大代表罗青文:“12221”市场体系破解产销困局,借预制菜带动产业价值倍增

南方财经全媒体 江珊 广州报道
2023-01-15 18:33
委员通道丨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广丽:丰富大湾区“菜篮子”,把预制菜做成乡村振兴“硬菜” 广东两会速递丨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人才湾区 、绿美广东、预制菜成热点 两会速递|“年鱼经济”两会场内成热议,年鱼企业场外加班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实习生邱丹丹 广州报道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休闲旅游、数字农业、预制菜、农业微生物产业等新业态。

对此,广东省人大代表、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主任罗青文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采访时表示,“12221”市场体系助力农产品突破产销困局,而预制菜则进一步解决提升产业价值的问题,环环相扣。“用工业思路发展农业,可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结合‘乡村振兴’打造出的新特色模式。”

湛江徐闻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策源地。2019年,针对徐闻菠萝丰收却滞销情况,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专项工作组到徐闻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了营销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从中提炼形成了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

如今,在“12221”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的基础上,罗青文也期待着预制菜产业在湛江乃至全省的加速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防范农业周期性风险、拓宽销路、消费者接受度广等优点,把农产品变成了“工业品”,甚至是“工艺品”,大大提升其产品价值,并且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衍生农产品的发展和价值提升,发挥价值倍增效应。

(广东省人大代表、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主任罗青文 受访者供图)

南方财经: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是如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罗青文: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是一个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在它的框架体系下,把一种农产品套进来就可以行之有效,这是非常难得的。在这套体系中,产销两端是相互依托、相互倒逼的机制,这让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品质都更有保障,“销”的一端更有底气,“产”的一端也更有信心加大投入。

在湛江,依托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徐闻菠萝产业用心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看到了农民实实在在受惠,这种发展模式和机制,也成为了全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样板。

南方财经:近期预制菜概念热度高涨,你如何看待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前景? 

罗青文:湛江是水产预制菜之都。通过发展“吴川烤鱼”预制菜,罗非鱼的市场价格从塘头价3-5元/斤,增长近10倍达到30-50元/斤。一份烤鱼预制菜中还有配菜,前端供给的不仅需要罗非鱼,还有芦笋、金针菇、小萝卜等,衍生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增长,所以预制菜产生的价值提升和倍增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用预制菜品抵抗农产品周期,我认为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为很多农产品会有周期性价格波动,受整个市场调节影响,引入预制菜产业之后,这些农产品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控周期。这样一来,农民不用担心产能扩张后的销路问题,种养殖环节与预制菜加工环节直接对接,出来的就是成品,预制菜品拥有更广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渠道,更大的时空效能转化,能够有效消化产能。

南方财经: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从农业角度出发,你认为如何用“工业锅”炒好“农家菜”?

罗青文:用“工业锅”炒好“农家菜”,这个提法实实在在抓到了广东发展的脉搏。用工业思路做农业,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这是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最快捷的方式。

目前,湛江金鲳鱼已经引入“12221”市场体系,打造“年鱼”文化,并且覆盖新鲜金鲳鱼、金鲳鱼冰鲜加工和预制菜等产品,这就需要以工业思维来整体打造产销流程。在整条流水线上,每条鱼的质量和安全监测更加严格,成本控制更加清晰;在市场上,每份预制菜品的材料都可溯源,消费者也更放心。农业产业升级优化,也将为我们农产品广开海外销路、走向世界,打好坚实基础。

(作者:江珊 编辑:李振,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