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中外权威专家解码广东高质量发展: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

全球财经连线施诗 2023-01-29 22:16

外企看好在粤发展前景。

全球财经连线|开春擂金鼓 广东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连线全球化智库副主任David Blair:广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优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施诗广州报道

1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共商大计、建言献策。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于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将扎实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称,他们看好在粤发展前景,将进一步加快广东的市场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贸易和吸引跨国企业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我们来连线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美国国防大学艾森豪威尔学院原经济系主任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

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全球财经连线》:广东在兔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向世界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您如何评价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所做的努力?

David Blair:显而易见,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迈向高质量发展。

大概在20年前或者15年前,也就是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可接受的营商环境、比较便宜的人力成本,因此许多外企将它们的工业生产、工业能力转移到此。也因为这三大因素,广东创造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市场,拥有高度专业化的企业,生产各种我从未听说过的小部件,如果开车在广东走访,工厂随处可见。

此外,随着中国消费者日益富裕,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必须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产品。我认为(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大约一年前我买了一辆中国品牌的汽车,成本可能是外国制造商生产的同等汽车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对我来说具有同样的品质。中国消费者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中国企业已经向高端市场迈进,我认为这势在必行,因为中国不能继续走低成本的旧发展道路,必须生产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产品,所以我认为广东正在做的事情很重要,这基本上是中国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

中国经济发展来自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全球财经连线》: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 广东在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David Blair:世界各地的营商环境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营商环境遭到不小的破坏,许多小企业遭到破坏,许多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甚至被摧毁。据我所知,中国政府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强调创业精神的重要性。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我认为中小企业是任何国家中产阶级的核心,对它们的维持和保护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在猜测中国在过去45年里实现如此巨大增长的原因,全球有很多国家在七、八、九年里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然后又回落,通常只是一次商品繁荣或类似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并不独特,但独特之处在于它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我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不断坚持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次改革、一次开放,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是这些不断地改革让中国得以继续增长,我认为中国政府认识到了必须继续这些改革,以促进增长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广东对国际贸易公司极具吸引力

《全球财经连线》:在您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贸易和吸引跨国企业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

David Blair: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是独特的,其基础设施令人惊叹。据称在大湾区的港口处理一个集装箱仅需约30秒,而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港口,处理速度为六天。这一巨大差异,使得大湾区对于从事贸易的国际公司极具吸引力。

广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优势,因其技术和智能领域领导力与制造业较好地结合,而这两者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不认为全球还有其他地方,像广东这样拥有如此高的技术和工业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能力。

外国投资者将持续投资广东

《全球财经连线》:您认为外国投资者对广东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意愿和信心?

David Blair:有很多公司仍在寻求进入中国消费市场,中国仍然是全球供应链的独特部分,而广东是这一供应链的关键部分。有很多关于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的讨论,通常会说移到东南亚或南亚国家,但这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个供应商可能还有10个在附近的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还有更多相邻的供应商,你无法移动整个集群。同时,其他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政策结构(支持),也没有这样的基础设施,所以我认为还会看到大量的持续投资。

引入更多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

会议指出,要全力推动金融强省建设,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更好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应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如何打造大湾区科创金融生态体系?我们来听取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的分析。

依靠资本市场发展

《全球财经连线》:金融如何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肖耿: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方面,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经验(都证明),宏观经济要维持一定的发展势头,即宏观的增长率、货币供应总量,还有整个资产的市场,需要有持续的增长,这就是宏观管理政策方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实体经济一定是在宏观经济比较稳定、不断增长的环境下才能够高质量发展。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风险处理,因为金融产品很多,其中处理风险最成功,也最有效的方式是资本市场,是股票市场,因为股票市场将风险分散到很多全球的股东,全球股东有能力去承担这些风险,这样就使得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科创企业,一些风险比较高的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未来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有高风险的领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还有风投、私募等很多为股票市场辅助的一些领域需要得到发展。

大湾区是双循环的衔接带

《全球财经连线》:未来应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

肖耿:大湾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中国内外循环的一个衔接带。整个大湾区实际上有两套不同的金融体系,一个是以人民币为主的内循环,一个是以港币为主的外循环,这两个不同的体系是有互补作用的。这两个金融体系不能够相混,一个是河水,一个是海水,一个在岸,一个离岸,如果混在一起,就会有很多漏洞,导致一些金融风险。

所以我们需要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不管是股票通、债券通,还有在考虑中的“双总部”企业通,都是为了既能够防风险,又使要素,即资金、人才、信息能够互联互通,特别是每一个企业能够优化要素配置,这是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关键。

将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优势结合

《全球财经连线》:如何打造大湾区科创金融生态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更好地为大湾区科创产业服务?

肖耿:大湾区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不管是在香港,在深圳,还是在广州,都有一批为科创企业服务的(机构),从风投到上市都有,也有很多科创产业园。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于,科技创新需要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也要用到全球最畅通的信息系统,这就意味着,这些人和信息要不断地来回流动,因为香港没有足够的空间,而内地有巨大的空间,也有巨大的制造业基地。

所以大湾区的科创生态体系要充分利用香港吸引全球的人才、信息、企业资源,同时要利用内地的广阔空间,还有制造业的巨大能力,以及很多配套的人才,特别是工程师,所以这就对大湾区打通各种要素的流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喻来讲,香港就像一块吸铁石,把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信息、技术,还有资金都吸引过来,但这个吸引力是背靠大湾区,背靠祖国巨大的规模和广泛的产业,所以一定要把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结合起来,共同创造科创生态体系。

举全省之力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

会议指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各市场主体抢抓新机遇、拥抱新蓝海,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凝聚全省上下共同支持参与的强大力量,携手共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

广东应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来听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的分析。

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并进

《全球财经连线》:伴随城镇化率提高,未来应如何推动城乡人口布局更加协调,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张建平:目前中国整体城镇化率是65%,对标发达经济体,未来还有比较大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其实很多发达国家都走过先大规模城镇化,最后又有很多城镇人口再回到乡村,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目前对中国来讲,一方面,我们的城镇化率要稳步地推进,满足人口,特别是就业人口,在提升生活效率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正在鼓励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农村经济更加协调稳定地发展,使一部分人口在乡村地区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要避免过度城镇化,使得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协调起来,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

坚持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

《全球财经连线》:广东如何通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张建平:对于“百县千镇万村”的高质量发展,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因为每一个村、每一个镇和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或者自身的特点,去吸引各种经济要素的集聚,推进自身发展。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整个广东省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当中,能够让每一个县、每一个村和每一个镇挖掘好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在这个方面,现在广东省,以及国内其他的发达省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定是特色化的发展,一定是具有独到的产品、独到的服务和独到的魅力的工程,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具特色,更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杜弘禹 和佳 赵越 李依农

制作:李群

拍摄:郝佳琪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施诗 编辑:赵越)

“防控问答神器”一问便知

施诗

记者

扎根上海,眼观全球。长期关注全球资本市场、国际政经趋势,文体与医药大健康行业政策及公司动态。(邮箱:shis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