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金融新方位|粤港澳金融市场联通“加速”:南沙金融开放创新走向纵深

湾区金融家俊辉 2023-03-01 23: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广州报道  从高空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犹如一枚怀中玉璧,被众多大湾区城市环抱,却难掩其夺目的光彩,这也注定了南沙要在大湾区建设发展中承担重任。

去年6月,国务院高规格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明确要求把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再次为其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命脉。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过程中,粤港澳三地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已成大势,南沙金融业随之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2年南沙金融业对经济贡献排名全区行业前5,全区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均超20%。

随着《南沙方案》出台,南沙被赋予推动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使命,在金融领域则要承担推进金融三地市场互联互通的“加速器”角色,这就要求南沙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积极探索扩大与港澳地区金融双向开放合作,快速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和引领带动大湾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也始终领先全国。在《南沙方案》的加持下,南沙无疑是湾区金融扩大开放、强化创新的一片理想“试验田”。

今年2月10日,广东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全省金融工作时明确指出,要研究深化南沙金融改革开放。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南沙金融改革开放,要突破过去金融“大而不强”、自我循环、挤压实体经济利润的传统路径,把金融资源分配到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升级等重点领域,同时,加强与港澳金融合作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发挥国家级金融开放试验区功能作用,服务国家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金融战略。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则向记者表示,深化南沙金融改革开放可以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比如软件方面要在《南沙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深化政策,特别是金融发展方面政策,努力形成政策洼地;二是着力吸引重大金融机构进驻。南沙目前的金融基础比较薄弱,未来的新增动力显然主要来自区外金融机构进驻,特别是中大型、国际化的金融机构进驻;三是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的产品和业态。在稳定发展传统金融基础上,适应金融业快速变化的新形势新趋势,大力发展国际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 

开放,引领跨境金融勃发 

金融开放是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自身经济高效运行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提速。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推进形成金融全面开放的格局中肩负重任。其中,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跨境金融实践,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稳步提升。

比如,2019年,央行出台了关于开展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业务的相关政策,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的自贸区之一。随后,《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发布,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政策迅速在自贸区推广落实。按照试点政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交材料大大简化,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至几分钟,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末,南沙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6342.29亿元,占本外币跨境结算总额近五成。

同年11月,广东省内第一个自由贸易账户(FT)在南沙成功落地。据了解,FT账户体系连接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极大提升企业开户便利性和资金结算效率,充分发挥境内外两个市场灵活定价的优势,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管理。截至今年1月末,各试点银行已为南沙的经营主体开立FT账户7406个,发放FT贷款折人民币1286.2亿元,办理外汇交易折人民币近3000亿元;搭建FT全功能资金池222个,涉及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等行业,调拨资金折人民币1200多亿元。

此外,记者从央行广州分行了解到,该行充分发挥资金池灵活高效优势,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积极推广自贸版跨境人民币资金池,降低了门槛,提升了额度,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内部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截至2023年1月末,南沙区内跨国企业集团已搭建自贸版跨境人民币资金池48个,累计跨境调拨资金超过3500亿元。

与此同时,南沙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渠道也在不断丰富,贸易融资资产、不良信贷资产、碳排放权、绿色信贷资产等跨境转让创新业务相继在南沙落地,有效盘活了境内银行资产存量,不断完善人民币在金融资产交易中的定价功能。去年,更是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范围和转让方向,增加支持融资租赁资产和贸易融资资产跨境双向转让。截至2022年末,南沙自贸区人民币跨境资产转让结算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

而备受市场关注的则是“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2021年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发布,正式拉开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购买理财产品的序幕,南沙等地率先实现了业务落地。截至2022年末,大湾区共4.07万投资者参与,办理“跨境理财通”业务1.65万笔、金额22.21亿元。

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的落地,不仅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大湾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难得发展良机。作为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中的核心承载片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率先于2月4日揭牌成立。

对此,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表示,作为广州“一城、一港、一湾”资管走廊中的“一湾”,南沙将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依托国际金融岛,全力引进港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及其资管子公司,鼓励资管产品、业务创新,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等资源要素交汇融合,着力打造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集聚高地,以“一湾”引领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 

创新,建设湾区金融试验田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立足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平台优势和创新优势,南沙逐步成为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南沙方案》在提及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时,明确支持南沙在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研究按程序在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支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探索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等政策试点,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

日前,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徐秀彬在南沙区金融政策推介暨招商大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筹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筹设工作也形成了粤港澳三地政府、机构协同共进的工作合力。

在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方面,南沙开发区金融局也透露,南沙正积极与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国内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合作,探索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为境内外企业特别是南沙本地产业“走出去”提供投融资服务。

此外,早在2022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的通知》,首批在广州南沙等四个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据了解,上述试点政策旨在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开放监管能力、探索“更开放更安全”的外汇管理机制积累经验。具体包括 4 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9 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涵盖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外债便利化、自主选择跨境投融资币种等13 项试点措施。

目前,已有12 项措施在南沙顺利落地实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支持开展私募股权双向跨境投融资,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可有效拓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渠道,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发展;稳妥有序开展跨境资产转让业务,扩大对外资产转让的主体范围和业务种类,允许金融机构按规定对外转让不良资产、银行贸易融资资产等信贷资产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目前,南沙自贸区已有6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 QFLP 试点资格,获批额度超 155 亿元,累计储备投资项目超 100 项,此外还摸排储备并辅导 12 家家基金管理企业申报 QFLP 试点。1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QDLP试点资格,试点额度10亿元。

南沙开发区金融局指出,通过双 Q 试点、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试点,既持续为区内重点产业“输血”,支持企业把更多优质产业资源、高新技术项目“引进来”,又推动企业“走出去”延伸产业链,促进金融与实体产业的良性循环,开通跨境投融资双向“高速路”,形成了良好的粤港澳资本集聚效应。

2月16日,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南沙满一周之际,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各类经营主体累计办理试点业务6014笔,金额160.9亿美元。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贯彻落实《南沙方案》,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南沙自贸区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同时,密切关注经营主体的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倾斜,助力南沙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家俊辉 )

家俊辉

金融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版记者,喜欢挖掘数字背后的故事,常驻广州,辐射湾区,放眼全国,欢迎交流啊!微信:jjh_991927(添加请注明来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