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金融新方位|期现联动“南沙样本”:发挥广期所磁场效应,打造期货产业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广州报道
2023-03-08 17:3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之际,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正在加快推进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

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当前南沙正致力于打造特色金融的发展平台,如广州期货交易所、数据交易所、航运交易所等,并规划建设期货产业园,推动、完善期现货联动交易市场体系,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

“广期所像一个磁场,正吸引着各类资本、产业龙头蜂拥而至。”有期货行业人士表示,以往在华东地区更为活跃的私募基金、贸易商和经销商过去一年频繁到广州调研考察,他们对广州以及华南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当前,包括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内的国内五大期货交易所正着力发挥好价格发现、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努力实现期货现货、场内场外、境内境外协调发展,更好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期现联动发展新模式 

自2022年以来,面对多重超预期的突发挑战,如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为了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服务保供稳价大局,实现助企纾困。中国证监会曾表示,要丰富期货产品体系,强化期现联动监管,更好地服务保供稳价大局。

2022年以来,广东省、广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打造风险管理中心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期货市场建设给予了重要政策支持。

去年6月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也提出了依托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设立期货交割仓,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南沙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期货产业园,完善期货产业生态链,推动期现联动。

分析人士认为,广州可以将广期所作为创新“试验田”,加快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这对推动相关现货产业生产、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强化定价中心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在探索期现联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南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南沙近年来在发展特色金融方面成效显著。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2015年挂牌时,南沙金融业几乎从零起步,经过7年迅猛发展,现跻身南沙五大重点产业之列。金融增加值从当初的不足1亿元至2021年为171.52亿元,GDP占比从0.01%上升至8.05%。截至2022年6月底,累计落户金融企业6705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5家,占广州全市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南沙港作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在打造国际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沙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已开辟外贸路线148条,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400多个港口,是国内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2021年南沙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66万标箱,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广州期货交易所于2021年2月注册落地南沙,是广州首个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

据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于海平介绍,广东开展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有三大突出优势。一是平台优势。广州期货交易所有望在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产业基础优势。广东省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排名全国第一,聚集了包括能源化工、有色、黑色、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型企业,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群以及消费、交易、流通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优势。香港、深圳、广州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形成了包括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在内的庞大金融市场。

据了解,广东省产业客户众多,广泛分布在化工、有色金属、养殖等诸多行业,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期货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广东省每年加工的大豆超过2500万吨,占全国的1/4以上;黄金实物提货量占到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销售量的75%;从广东销往国内各地的珠宝钻石占全国70%以上;市场化电力交易规模居全国第二,碳排放权交易金额居全国第一。这都为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中山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广期所可以跟香港的期货交易所、现货市场进行对接,甚至可以将合作领域拓展至深圳。目前,南沙、前海的深度合作对象都是香港,但是互相之间合作较少。

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局长廖晓生表示,“在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南沙将以打造国际一流期货交易所为目标,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发展,推动风险管理中心建设,吸引期货上下游产业链聚集,联动发展相关现货、交割、仓储、物流市场。”

上述《实施方案》指出,要高标准建设广期所,支持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工业硅、多晶硅、锂等期货品种上市;争取中国证监会的支持,设立资本金充足、实力雄厚的省属法人期货公司;支持国有资本通过增资、并购等方式增强期货公司资本实力;吸引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优秀期货私募基金等风险管理机构落户广东。

发挥期货行业集聚效应

“广期所像一个磁场,正吸引着各类资本、产业龙头蜂拥而至。”有期货行业人士表示,以往在华东地区更为活跃的私募基金、贸易商和经销商过去一年频繁到广州调研考察,他们对广州以及华南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期货市场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从规模体量上看,2021年广东期货市场客户权益、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22家期货公司期末客户权益达到2766亿元,同比增长43.8%,占全国的23.3%。

具体到广州,南沙已与广州期货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谋划打造期货产业园区。在广期所的带动下,期货机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截至2022年6月,南沙区累计落户期货业机构11家,包括全国首家全外资期货公司——摩根大通、全国排名前十的期货公司——华泰期货等,并成立广东省首家以广州期货交易所命名的银行支行,为期货产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作为业内第一梯队的期货公司,总部位于广州的华泰期货和广发期货均为AA评级,营收均在30亿元以上。此外,广州还有广州期货、广州金控期货、华联期货和摩根大通期货等营收规模较大的期货公司。

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副局长沈博表示,“南沙将从支持机构落户、生产经营、实地办公、创新发展、人才培育、氛围营造等方面出台大力度的期货产业扶持政策。”

广东格锐仓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舜章表示,如今广州期货交易所设在南沙,这是广州金融发展的大机遇。“伦敦金属交易所需要在亚洲市场布局交割仓库,多次来珠三角探路。"彭舜章表示,希望政府立法将《南沙方案》的政策条款固化保障起来,民间和海外资本才更愿意来南沙放开手脚干。

彭舜章认为,疫情之后,中国又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以铝碇为例,我国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仅广东每年就要消费600万吨,其中部分通过进出口贸易进入。南沙有期货交易所和税收优惠政策,如果设立有色金属加工区和现货交易市场,每年将有上万亿的交易额,还可以用港口资源向伦敦金属交易所申请建设交割仓库,将大大降低国内生产企业的成本。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硅首席研究员纪元菲认为,广州港作为工业硅的第一大出口港,是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聚集中心,通过推动商品期货交割仓储建设,有利于以点带面,通过交割仓储物流汇集信息和资金流,提升广东对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

从产品角度出发,接下来应该从哪几方面加强期货现货联动,于海平认为有以下三个途径:首先,要完善“保险+期货”模式,降低大宗商品要素的价格波动风险,保障重要大宗商品物资供应,在乡村振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要鼓励开展基差交易、仓单交易、场外衍生品业务等期现货结合的风险管理策略,支持实体企业参与交割业务、利用衍生品工具加强风险管理,将现货市场实体经济需求与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相结合。

最后,则是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期货、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企业研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推动期货业与其他金融业更好协同发展。通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发展,有望提升广东省对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推动优势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编辑:梁小婵)

翁榕涛

南方财经大湾区记者/研究员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一切有趣新闻。微信号:wrt74088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