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月工业增长出现回升态势,一季度工业经济有望平稳接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3-03-15 19:23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降转增,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很多有利条件 企稳回升!一图速览1-2月份经济数据 1-2月份经济处于初步恢复阶段,春节假期带动出游和餐饮业大幅回升 展开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7%;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2%;私营企业增长2.0%。

受访专家表示,目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加快,生产企稳回升,结束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逐月回落态势,但由于同期基数较高、季节性因素以及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工业经济的整体恢复程度仍然偏弱。目前实现工业稳增长既需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也需要推进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尤其是山东、江苏、浙江等工业大省要勇挑重担,打通稳增长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努力争取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开局。

工业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王新介绍,1-2月份,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3.7%;28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占68.3%。在统计的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64种产品产量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占58.7%。

其中,装备制造业生产明显加快。1-2月份,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较上年12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2%。8个装备大类行业中,有7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铁路船舶、电气机械行业分别增长9.7%、13.9%,较上年12月份加快7.7、3.1个百分点,专用设备行业由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0.5%转为增长3.9%。

另外,不少新产品延续快速增长态势,1-2月份,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光伏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3.5%、66.7%、40.8%,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3.8%、86.3%、44.7%。

不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认为,1-2月工业增速仍略低于预期,一方面是2022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基数较高,另一方面,与去年各地倡导就地过年相比,今年人员返乡对1—2月工业部门开工率和复工进度构成一定影响。

王新也提醒,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存在,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实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1614亿元,同比名义下降4.9%,这也显示目前需求不足的压力仍然明显。

比如,汽车工业开年增长则略显乏力。1-2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汽车整体产量为365.3万辆,同比下降14.0%,其中新能源汽车97.0万辆,增长16.3%。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坦言,当前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去年底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出形成提前消费的影响,我国汽车消费恢复还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有明显回落。同时考虑到当前影响汽车消费国内外环境仍非常复杂,我国汽车工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需要相关政策持续提振,助力汽车工业平稳运行,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

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呈现结构性特征,近期汽车价格博弈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销售焦虑,也影响着车企的生产计划,但随着线下场景恢复,此前受冲击明显零售、交通出行、餐饮、文旅等服务需求将继续得到释放,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就从去年12月份的同比下降3.2%转为目前的增长0.3%,恢复态势明显,近期出现的房地产复苏趋势也带动建材行业增速由降转增。

制造业企业预期保持总体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私营、小微企业生产回升较快。1-2月份,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显效加力,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2.4%,较上年12月份加快1.5、1.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超过全部规上工业。

“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国内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月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了52.6%,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分项指标也已经回升到扩张区间,充分说明企业的预期在好转,也表明今年经济企稳回升有良好的微观基础支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经济有望整体好转,市场需求会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还会继续加大。同时前2个月的制造业投资保持了8.1%的增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升级态势比较明显。下阶段,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预期仍然会保持总体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实现工业稳增长既需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也需要推进行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方面,相关行业要适应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之后的结构性变化,主动进行生产能力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和行业效益增长。另一方面,当前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也在要求制造业企业更加快发展方式调整。特别是要加强行业内企业间的整合,促进企业间的优化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专精特新”发展、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的道路,实现在较低增长速度下也能实现较高盈利水平的转型。

同时,今年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大省将工业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而支撑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增长。比如,山东省委常委会3月1日召开会议,提到要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江苏省也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竞争力,力争全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四川省提出,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统筹推进稳增长、强体系、促转型、育主体等各项工作。福建、河北等多省份也及时推出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举措。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近日也召开部分重点省份工业稳增长座谈会,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重点省份均有发言。会议指出,要把工业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工业经济监测分析,加快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推动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争取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开局,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为稳定经济大盘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工业经济韧性强,呈现出总体积极恢复、新动能增势良好、结构持续优化等特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魏琪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很多沿海省份兼具工业大省和外贸大省的特殊地位,要将扩内需和稳外需相结合,前期规划的重大项目要抓紧落地,稳住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另外要进一步提升央地联动、区域协作水平,打通稳增长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企业纾困力度,让前期因疫情而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尽快恢复过来,保障市场供应,并适时研究出台适当的增量政策,夯实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

(作者:缴翼飞 编辑: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