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的企业探索:成立“企业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联盟”,“科金产”循环激发产业新动力

绿美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梁施婷 2023-03-21 12:31
讲好广东生态故事,南财记者被授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宣讲员”旗帜 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助力广东绿起来、美起来 绿美广东丨聚焦“以竹代塑”等签约近40亿元,肇庆广宁打造全省最大竹产业集群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河源报道

3月21日,国际森林日,“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2023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在河源主会场举行,“企业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联盟”在当日正式启动成立。

社会资本和金融“活水”如何建设“绿美广东”?在联盟启动当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东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正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链。比如,近年来借助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建设,参与林业碳汇的企业正在增多,碳汇交易直接带动生态价值转化。

“生态+产业”模式的导入也助推传统产业的升级。今年广东推动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当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向绿色化转型。这既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推动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发展方式的重要变革。

当日活动上,启动成立的“企业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联盟” ,首批共建单位20余家,涵盖了国企、民企、外企、金融机构及相关行业协会,包括恒健控股、广州产投、人保财险、华夏人寿、中华财险、华农财险、林碳实业、金鹰集团、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等。

林业碳汇“点绿成金”

绿美广东建设是今年广东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提出一系列目标,包括到2027年年底,全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0万亩,全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

围绕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在金融端带动生态价值转化,在产业端,通过上游林业与生产过程有效互动,也牵引着下游产业的变革。

近年来,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源人保财险、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创新。比如,数字农险在近两年的发展较为突出,通过“保险+气象”“保险+期货”模式已打造出了数字农险扶持乡村振兴建设的“创新样本”。

恒健系基金群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2年,恒健控股公司辖下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业基金公司”)协同粤民投共同发起设立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达到50亿元。

碳交易也是近年来绿色金融的重要尝试。其中,广东省碳普惠制成为国内首个碳普惠自愿减排机制创新成果,在全国多个省市复制推广。

南财发起和组织的“企业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联盟”正式启动成立。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甘俊 摄

2019年,广州市依托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选取花都区梯面林场试点开发公益林碳普惠项目,成为广州市首个成功交易的林业碳普惠项目。花都项目成功落地后,韶关作为省内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当地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广下,成为广东省碳普惠制启动以来落地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最多的地市之一。

随着林业碳汇的逐渐成熟,参与林业碳汇的企业正在增多,项目储备与开发也日益增多,成为一条“实现地方政府长期稳定收益”的全新可持续的林业发展途径。林碳实业控股(广东)有限公司近年来为各级政府、企业及园区提供专业的“双碳”规划、碳资产开发和管理、碳资产保值与增值、碳达峰验收、“双碳”咨询与培训等服务,近年来参与了韶关、河源、肇庆、云浮等地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林纸一体化”也将成为国内造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核心在于打破过去林业与造纸业互不协调的传统模式。

一方面,目前我国造纸业所需木浆大部分都依赖进口,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生产自制木浆,向上游林业发展,建设原料林是造纸业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林纸一体化可以帮助造纸业有效提高碳生产率,在“林纸一体化”的生产方式中,上游的原料林除了为下游造纸提供木浆原料,同时还可吸收二氧化碳,大大增加碳汇,并可提供生物燃料,降低碳源。

2022年,金鹰集团旗下的亚太森博(广东)纸业发布全国首款碳中和复印纸产品。据了解,碳中和复印纸产品的生产,要测算产品碳足迹,即从原料提取、制造、运输、销售、使用直到废弃阶段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多个环节减少碳排放,是企业通过优化产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截至目前,亚太森博(广东)公司一般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已达到100%,实现固废0填埋。

探路绿色循环经济

多年来,广东在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场化机制、绿色金融等方面做出很多有益探索。而谈论广东的绿色发展也离不开其庞大的产业规模。

向资源要发展,是过去广东产业发展走的一条老路,到如今广东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目标,产业发展要向质量和效率转变。目前全省已形成7个产值超万亿产业集群,而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涉及技术、设备、产品、创新、模式转换等。

如今,绿色理念落实到了产品、工厂、企业、园区和供应链,并在机械、电子、食品、纺织、化工、家电等行业树立了一批绿色制造典型。

胜宏科技PCB行业首批获工信部颁发“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近年来,胜宏科技通过引入现代化智能设备和工艺技术革新,由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逐步向低碳绿色转型,通过节能、减排、降耗,打造行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

过去十年,广东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1家、绿色设计产品871种、绿色工业园区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1家,绿色制造示范数量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动134家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列入国家开发区目录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比例超80%。

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广东成立了57个制造业细分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占全部119个技术委员会近50%。对制造业中产品标准和不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标准进行了清理,废止近800项地方标准。

绿色转型为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绿色契机”。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广东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份,建设1467个回收服务网点,实现21市全覆盖;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践中,广东多项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破解加氢站建设难题,在加氢站行政审批流程、加氢站管理办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佛山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加油加氢一体化站、制氢加氢一体站等新的加氢站建设经营模式试点。目前,全省建成加氢站39座、在建10座,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联合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合作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联盟、广州市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协会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9家机构共同发布《拥抱绿色发展新机遇 共建绿美低碳大湾区--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合作倡议》。

《倡议》旨在促进粤穗港政府部门、科研院校、绿色领域组织、绿色产业机构、企业和全社会共同携起手来推动绿色低碳湾区建设,发展壮大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大湾区绿色领域合作交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例如,在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方面,协会将推动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共同培育低碳零碳负碳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推动建设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和绿色产业交易中心。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梁施婷 编辑: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