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部长亮相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优化营商环境欢迎来华投资兴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23-03-27 21:29

世界迫切需要合作来创造共赢机遇。

21独家专访尼古拉斯·拉迪:美国对华掀起贸易战欠考量 21独家专访斯蒂芬·罗奇:硅谷银行事件暴露美联储监管漏洞 21独家专访“末日博士”鲁比尼: 美国即将进入严重衰退,金融危机或接踵而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3月25日-2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京举行。

这是中国国内非常高规格的对话交流平台。新当选的四位部长出席论坛,介绍中国相关领域的政策部署。外国政府官员、跨国公司高管、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著名学者等齐聚一堂,就相关议题展开对话讨论。

当前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的环境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地缘政治、供应链不畅、脱钩断链担忧、气候变化等为疫情后经济复苏增添更多不确定性,这些都迫切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政策协调。当前中国虽然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但中国经济在稳步回升,全年完成5%左右的目标难度不大。近些年,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为外界所关注,外界期待中国经济的回升带来更多发展合作机遇。

四位部长和一位副部长整齐亮相对外释放明确信号: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会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对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欢迎来华投资兴业。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低增长高风险背景下需加强全球合作

“我们认为2023年充满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低于3%,疫情、货币政策的收紧都在抑制经济增长。即便2024年的展望会更好,但是2024年经济增速也会低于过去十年平均3.8%的增长。现在通胀非常高,地缘政治冲突和分裂可能使得世界形成相互竞争的集团,进而使得所有人变得更加贫困,也更加不安全,这意味着全球中期经济展望可能仍然疲弱。当前,金融风险在增加,经济从长期低利率转向高利率会带来通胀,高负债水平下还会凸显整体金融系统的脆弱性”,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论坛上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表示,当今的世界,金融的风险是在上升的,而经济增长在放缓,地缘政治充满了不确定性。美联储这次加息是短时间内加息最猛的一次,已经提升了500个基点,很多金融行业专业人士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当然,这是有后果的。过去三年里,很多资产都是在零利率环境下买入,现在随着利率的快速回升,这些资产要重新定价,可以看到有大量的资产抛售和买入。现在乌云密集,风暴就要来了。

“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意外的冲突,通货膨胀上升短时间内找不到原因,也找不到最合适的应对方法,于是就拿起了老的武器,就是加息。剧烈加息之后这个格局就变了,以至于有了硅谷银行的倒闭,以至于有了签名银行的关闭等等,有可能下面多米诺骨牌到底能滚到哪里我们现在还看不出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

李扬表示,债务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方面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更需要宏观政策的协调。非常遗憾的是,有些国家提着要脱钩,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这个事情。

新加坡国务资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尚达曼在年会上发表演讲表示,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时间太长,是有后果的。宽松货币政策在退出过程中,已经出现一些不稳定的迹象。旧的商业模式建立在零利率或低利率的基础上,现在要从这里退出会带来阵痛。

尚达曼指出,当前全球工业生产在逐渐恢复,但是一些产业保护主义会造成全球经济的分裂,会陷入不同集团的斗争,要呼吁保持全球经济的开放。在鼓励工业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有更多想象力,开放的全球经济对每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危机和破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很重要的特征,比如三年疫情大流行、经济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在应对水危机、气候危机、超级恐怖主义、核扩散等挑战面前,都需要大国加强合作来应对。当前,中国和美国之间管理好经济上的竞争,并加强在其他方面的合作,这需要战略雄心和政治智慧,不仅对中美两国很重要,对全世界也非常重要。

中国经济增长为跨国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表示,中国经济回升正如当前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全年将会呈现增长加快、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我们也充分估计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存在滞胀风险,一些发达国家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带来银行破产、外债困境、金融市场动荡等外溢影响。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经济稳定、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多难选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正因为如此,中国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5%左右,这既考虑了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需要,也考虑了潜在增长能力和各种困难、挑战,留有适当的余地,体现了稳中求进。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这一目标是有把握的。

“在风雨来袭、动荡变化的世界经济中,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将是难得的一抹亮色,将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提供宝贵的确定性。中国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引擎,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今年的贡献率将会超过去年,为全球经济恢复发展提供稀缺的市场需求和强劲的动力”,韩文秀指出。

诸多跨国企业高管在论坛上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投资贸易对全球经济提振和人民福祉提升的重要性。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增长是繁荣富裕的共同驱动力。中国巨量人口的现代化将释放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宝马集团在华业务发展指标反映了这样的潜力。目前,中国是宝马集团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宝马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宝马把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在去年2月,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新合资合同正式延长到2040年。宝马在中国的发展和成功为中国、德国都创造了繁荣。

齐普策还指出,在中国和欧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将两国经济体紧密相连,这是对“脱钩论”的强有力回击。强大的工业基础是德国经济的基石,做强做大中高端制造业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支柱,汽车行业可以提供很多的例子,来证明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世界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更给全球规模的创新和可持续技术发展提供契机,还在国际间架设友谊的桥梁,释放多边合作的强烈信号。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2021年欧盟委员会根据贸易数据,对欧盟进口的5200多种产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137种为欧盟高度依赖产品,其价值约占进口商品总额的6%;其中只有34种产品,因为欧盟无法生产、无法被替代成为相当高依赖的产品,约占进口商品总额0.6%,所以只有0.6%。换句话说,对于依存度、依赖性的担忧,不应该成为逆全球化的借口。

“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过去几年我们仍然看到了贸易不断增长,显然在欧洲、美国、中国的企业已经找到了继续合作的途径”,柯文胜表示。

柯文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来参加发展高层论坛,是和中国的朋友及利益相关方重新接触的绝佳机会,可以帮助马士基重新认识中国市场的变化和趋势。马士基在中国开展业务已经有99年了,这是马士基非常重要的市场,当前全球供应链的重心在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郑永年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脱钩”是部分行政当局、冷战派的政治逻辑,不符合资本、技术、市场的逻辑,资本、技术等都需要全球流通。中国要坚持继续扩大开放,想清楚推行什么样的开放政策,以此来打破那些脱钩的行政逻辑。

五部委发声优化营商环境欢迎来华投资兴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平稳健康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也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和非常宝贵的发展机遇。可以这么说,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我们衷心希望也非常愿意,与海内外各界朋友加强沟通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也真诚地欢迎各方朋友来华投资兴业、深耕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让我们精诚合作、互利共赢,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对于外界一些偏离事实的讨论,连财政部部长刘昆都直言有点疑惑。

刘昆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多次自主降低关税。近五年来,我国关税总水平从9.8%降到7.4%,中国在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没想到这个问题在世界上竟然成为需要讨论的问题。中国未来仍然会坚持推进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刘昆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民营和外资企业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活力。中国的创新、研发投入还在高速增长的通道上,将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国际财经交流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国致力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市场准入,推动制度型开放,大门是越开越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服务更会越来越优,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到中国、扎根中国。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8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充分表明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度。很多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中国这个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我们也告诉这些外资企业,你们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中国的开放发展和超大规模市场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中国与世界各国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连接相连,呼吸与共,在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论坛期间,金壮龙还会见了宝马、博世、博通、康宁、梅赛德斯-奔驰、辉瑞、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等跨国企业负责人。金壮龙表示,中方将全面落实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中外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服务和保障。欢迎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和潮流,它既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机的共同选择,更是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关我们的未来福址,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问题不大,但是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中长期。要利用好当前经济复苏、各方加强沟通往来,进一步修复信任关系。企业是务实的,不仅会听其言,更会观其行。只有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等政策落实到位,市场信心真正改善了,民企和外企才会放手大干,经济才能实现更好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只有改善预期,提振信心,居民的消费潜能才会释放,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也才会激活,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也才会迸发,外资也才会看好中国市场。所以要抓住经济加快恢复的窗口期,切实回应市场关切,通过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来提振市场信心,让过去3年被疫情抑制的内需的潜能能够充分迸发出来。

(作者:周潇枭 编辑:周上祺)

周潇枭

高级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及趋势,涉及投资、消费、财税、科技创新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