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汤启宇教授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强化科技创新、培养创科人才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推行“跨学科”培养模式,强化跨境、跨文化合作,鼓励更多创造性科研成果在大湾区...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立元 广州报道
近日,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随着香港致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的创科产业发展备受瞩目。
如何发挥香港在基础科研、培育创科企业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在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后,又将如何与内地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化落地?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汤启宇教授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强化科技创新、培养创科人才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推行“跨学科”培养模式,强化跨境、跨文化合作,鼓励更多创造性科研成果在大湾区涌现。就生物医学前沿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汤启宇给出了基于一线科研从业者观察和实践的解决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汤启宇教授(左一)】
技术核心竞争力源于对创新的不断思考
南方财经:你所在的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手系统——“希望之手”在产业化落地和推广方面的情况如何?该项目在哪些方面展现核心竞争力?
汤启宇:“希望之手”的成品大概在10年前研制成功。我和团队的出发点是希望这件产品能帮助手部的功能康复。站在外科的角度,特别对于一些中风患者来说,手部的康复是最难实现的。
我们主要想到从两个方面来解决手部康复的难题:一是有没有外骨骼设备帮助处于运动损伤状态的手臂做出不同的动作,这需要从设计层面下苦功。我和我的团队在机械手的设计中加入了马达和伸缩推杆的组合,即Linear Actuator(电动推杆电机马达),通过这个Mechanical-Structure(机械结构)来推动、运用五个马达分别对每一根手指实现精确控制、多组合驱动。
二是手臂恢复运动功能之后,如何让大脑学习记忆不同的动作?我们采用表面肌电信号作为控制输入讯号,以表面肌电信号临界值算法检测中风病人的手抓握或手打开的主动意向,利用Linear Actuator辅助病人的手完成本来难以完成的动作。
目前,“希望之手”已成功实现产品化生产,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布局。
在机械手研制领域上,此前大家认为难度过大,没有团队深入研究,但我们发现了将结构、控制和算法结合取得良好效果的解决方案,就将它一步一步推进到了目前的情况。
作为在10年前研制出康复机械手品类的团队,我们至今依然在思考“希望之手”的改进方向,比如在精细动作的处理方面,现在是不是有更先进的方法实现这个功能等。
南方财经:如何推进内地与香港间协同创新方面的合作?
汤启宇:我认为不论在深圳或内地其他城市,还是在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诞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实现技术突破,这是首要的。就如同我和我的团队围绕“希望之手”项目展开的研发攻坚,取得成果之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海外国家纷纷前来学习和引进技术。
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更应当体现我们的原创能力、仓储能力、高端制造能力。我认为,内地与香港可以通过增进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增进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以提升创意产出和创意落地转化的效率,并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南方财经:你此前多次到内地调研考察。请问香港与内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异同?以大湾区为例,各地应如何利用好各自优势推进创新?
汤启宇:在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之后,我已经两次前往内地。
大湾区的内地市场正高速发展。包括深圳在内的城市对科技创新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这是非常好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落地及转化能力。在各地提升自身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环境、资源优势、技术基础的同时,正如前述提到的康复机器人产业一般,各地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表现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如果立足于“中国智造走出去”的角度,面向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我认为包括香港、深圳、广州在内的各个地区应当强化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主体间联系与合作,提升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与创新效能。在我看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基础设施、交通配套等优势条件,在自主创新方面进一步努力。
以跨文化、国际化交流推动科创产业化发展
南方财经:据了解,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建构了“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为我们介绍该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从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看,你认为应该如何激发科创人才的创造力?
汤启宇: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比较特别的一点是,我们每年从全球招收很多跨国求学的人才,大概占比达20%。比如,有些学子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欧美国家等。我们的学生构成非常多元,他们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中带来了不同的观念,学生们的眼界也由此得以开阔,也能迸发出更多灵感火花。
另外,在合作方面,我们不仅仅选择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机构开展合作,还与欧美、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的机构合作,这也帮助我们将研发成果推广到更多不同的市场,提升产品的全球化能力。
具体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上,生物工程医学系希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认识;其次,要在学习和项目中强化跨文化合作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交流中发现创意中的新亮点和适应性的改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培养方向。
南方财经:大湾区应如何发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进程中,香港的科技创新氛围如何?
汤启宇:北京、上海及其他地区都提出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或规划,但在我看来,对大湾区来说,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实现差异化定位,关键在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层面的培育。
具体到香港而言,多元文化的环境为香港构建国际化交互的桥梁带来了很大优势。其中一项典型的便利条件在于,来自内地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客商都能够在香港实现商旅、生活等方面的自然匹配,这为各地客商选择在香港落地发展创造了好的环境。
当国际化科技企业在香港扎根之后,他们可以寻求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经营主体开展各样的合作,继而带动创科产业发展,并产生更多创意和产品。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前有很多企业在香港中文大学附近的香港科学园落地之后,可以在大湾区更广阔的空间内实施产业化落地,形成了“公司在香港,产业覆盖大湾区”的全新格局,这为香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创科产业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加速度”。
(作者:程立元 编辑:李振,梁小婵)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