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小股权”撬动“大债权”,这家城商行探索投贷联动新方案

长三角金融李览青 2023-07-20 15:5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如果通过外部融资,很可能会稀释我们公司前期的股份,而南京银行投贷联动相关产品,为我们雪中送炭,帮助我们及时支付了供应链上游的货款。”帝图科技创始人兼CEO谢辉感叹。

一直以来,以信贷投放与股权融资相结合的“投贷联动”机制都是各地银行服务于科技型创新企业的一大路径。2016年4月《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银行业投贷联动探索开始起步。今年7月7日,国家发改委联合7家银行启动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由国家发改委负责推出重大投资项目,7家银行负责提供金融服务与支持,政府将通过投资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互联共享。

事实上,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研中,每家银行探索投贷联动的模式都有所不同。南京银行探索出“小股权+大债权”的投贷联动新模式,银行与政府部门联合,以高新园区为载体,选择具有产业整合能力的垂直化投资机构,仅以收购企业5%左右的股权作为纽带,配以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南京银行上海分行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就是一块创新模式与机制的“试验田”。

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待解

尽管监管与政策强调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对于科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科创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存在。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谷丽告诉记者,在科创类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都存在瓶颈。从企业端,中小企业在运营方面规范性不足,导致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始终存在,而科创类小微企业更是叠加了对于技术认知与分析的学习、沟通门槛,增加了商业银行对单一项目的判断成本。“科创类企业是‘千人千面’、缺少共性的,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理想化的批量开发。”她表示。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债权融资业务,需要企业在相应期限内有可实现的现金流流入预期,并有一定的盈利空间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此外,传统银行授信中青睐抵质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然而,对处于早期阶段的科创企业而言,很难自证其盈利能力,其最珍贵的生产资料是“人脑”,无法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理想授信标的。

“基于风险定价原则,我们发现偏早期的科创企业只能被迫采用一些成本更高的融资方案。”谷丽表示。

另一个摆在市场面前的问题是,在各大银行科创金融业务“内卷”的背景下,为何依然有科创类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

“针对科创企业客群的分层,目前主要有四个层面,从高到低分别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区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谷丽向记者坦言,目前商业银行对前三层获评“专精特新”的企业金融标准化产品提供较为充分,但对于底层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其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痛点

“这些更基层、更早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很严重,银行找不到它们,它们也不知道怎样去找银行。”谷丽表示,如今随着银行科创金融服务的下沉,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在逐渐消除。

银行“小股权”撬动政府“大债权”

“初创期科技企业的痛点之一,是高昂的融资成本。”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王慧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为完成“产品商品化”的关键过程,需要流动资金的注入来完成订单交付,但此时由于缺乏历史数据验证与可用抵押的有形资产,一方面很难得到大额债权支持,另一方面股权估值也不容乐观,往往几千万的资金体量需要交割较大比例的股权进行交易,对企业创始团队的利益有一定损害。

与其他银行“银行+私募”共建股权投资基金的做法不同,南京银行上海分行选择与政府共同投资,以产业基金的形式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据王慧力介绍,南京银行总行从2014年开始探索“股权+债权”的投贷联动模式,最早的“1.0版本”是由专业团队做尽调,南京银行以少量股权基金投资成为企业股东,持续为其提供债权融资。

“部分企业我们是从早期天使轮融资开始投,以50万到100万这样很少的股权比例成为企业股东,通过持续提供贷款支持培育企业上市。”王慧力告诉记者,银行贷款的资金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扩大原材料采购,也可以用于支付人员薪资、企业日常经营开销等等。

2020年以来,南京银行总行对投贷联动业务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出“政银园投”的投贷联动新模式。南京银行与政府部门联合,以高新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不同园区的产业特点,选择具有产业整合能力的垂直化投资机构,共同为园区内科创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信贷资源+政策支持”的全方位服务。

“我们和政府的合作形式很多样。”据王慧力介绍,南京银行通过认可的合作投资机构与政府可以成立“双GP基金”,也可以是政府委托南京银行作为基金管理人,或政府作为基金管理人,仅以收购企业5%左右的股权作为纽带,配以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专注于投向政府所辖的产业园区。

王慧力认为,“政银园投”的投贷联动新模式对于政府、企业、银行、投资机构而言可以形成“多赢”局面。

对于政府园区而言,可以加强园区品牌打造,利用投贷联动基金的杠杆效应提升金融赋能的质量与效率,加强招商引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作为基金主体的出资方,政府园区也可以收获相应的超额激励,共享科创企业未来的成长收益。对于投资机构而言,这一模式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科创企业精准投资标的,帮助机构跨区域发展。对于获投企业而言,可以延缓企业股权再稀释时间,解决单纯依赖风险投资导致估值体系尚未建立就稀释股权的问题,保障创始股东股权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可以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南京银行、产业园、投资机构的实现产业资源整合。

据王慧力透露,2020年至今,南京银行“政银园投”模式下已有14只基金落地,南京银行已累计服务超3.5万户科技企业,提供资金超5000亿元。截至2023年3月末,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近735亿元,有贷户数近11400户,成功培育近百家科技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或被上市公司并购。

“我们投贷联动的3.0版本正在推进。”王慧力告诉记者,在南京银行服务的诸多企业上市后,希望未来可以与上市公司共同组建基金,投向上市企业的上下游,形成产业资源整合,持续深耕专业赛道。

下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生态圈

南京银行的合作投资机构——金浦健康基金总裁、创始合伙管理人吉冬梅提到,很多初创型科创企业的创业之路是非常孤单的,需要企业与同业、投资机构、银行、政府部门等等各方资源实现共享,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王慧力向记者表示,金融服务科创,形成“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是必经之路,随着国内信用环境的优化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未来将呈现出3个变化:

一是整体金融供给更充分,会有更多的机构倾注更多的资源共同参与;二是经过充分的错层竞争,结构更合理,覆盖率更高,各家机构有清晰的客群定位,有序地提供服务;三是服务的手段更丰富,除了自身不断地推陈出新之后,互相之间会建立各种“联盟”关系,进行客户资源的共享,并整合服务内容。

据记者了解,近日,南京银行上海分行沪上金融生态圈建设也已正式启动,共有21家企业签约,以“搭平台、享资源、促融合”为核心主旨,打造沪上各级政府、园区、金融机构、企业等多元参与、互利共赢的综合平台,通过资源和服务共享,谋划实现科技链、资源链、金融链三链融合,助力科创领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览青 编辑:周炎炎)

李览青

记者

专注金融科技领域报道,关注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风控、债券、房企融资等。欢迎探讨交流!联系邮箱:lilanqing@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