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铁时代”招商记:一条轨道“引来”世界500强企业

大湾区观察魏彤 2023-08-09 16:4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 广州报道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广东高铁建设驶入“快车道”,一条条新线路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今年以来,广东省多个高铁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广汕高铁站前、站后工程基本竣工,已进入联合调试阶段;广湛高铁江大联络线成功接入华南地区最大编组站江村站。

随着一条条新线路不断刷新进度,“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形成。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广东高速铁路、快速铁路及城际铁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458公里,位居全国首位。

高铁网络的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间可达性,提升了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成为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也使沿线主要城市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

同时,广东作为铁路枢纽也大大加快了高铁沿线城镇化进程,在迅速扩大珠三角城市群辐射半径的同时,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推动了多地重大战略规划有机融合。

“高铁经济带”已成黄金走廊

2009年12月,武广高铁正式开始运行,作为广东省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意义重大。据了解,武广高铁在广东省内共设6站,广州、清远、韶关分别各设两站。

12年来,作为广东北上的通道,武广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的产业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2015年,清远、韶关等高铁沿线城市的GDP增长率均在8%以上,增幅高出全省其他各市,均较无高铁前的2008年高了5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武广高铁带来的珠三角投资对清远和韶关的影响。

高铁车站所处地段和周边的价值正日渐显现,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的高速流通,成功拉动沿线城市形成 “高铁经济带”,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新地标,一座座“高铁新城”拔地而起,初具雏形。

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南站新城,最初的定位仅是广州市的交通枢纽,如今广州市已将南站新城规划定位为城市次级公共中心,培育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商务商贸中心,生态型现代化新住区,集出行购物、文化娱乐、居住有机互补的复合空间体。

在客流量上,广州南站是当之无愧的亚洲之冠,给沿线地区发展注入了重要力量。5条高铁线路交汇,广州南站始发高铁可直达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2019年的数据显示,广州南站年到发旅客达到了1.87亿人次,日均到发旅客51.28万人次。2023年春运期间,广州南站到发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5.5%。

据了解,未来几年广州南站还将与在建的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届时,广州南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铁+城轨交通枢纽,客流将大幅上涨,预计日均中转换乘将超过10万人。

武广高铁的开通,加快了沿线人员交流和投资建设。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拓展了市场半径,区域经济也更加一体化,为缩小区域差别创造有利的条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韶关在招商引资方面不俗的成绩,正威、鸿发、东旭、华天、三峡新能源、明阳等一批优质企业陆续落地韶关投资建设。

其中,正威韶关新材料科技示范城项目总投资228亿元,是韶关有史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开创了韶关精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单个引进投资额过两百亿项目的成功典范,对韶关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项目分为三期建设,全部建成达产后,年收入预计约650亿元。”正威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程军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带动粤北地区加快构建相关特色产业体系,形成“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拉动韶关市工业总产值大幅度提升,打造粤北产业聚集高地。

此外,珠三角前来清远投资的企业也明显增多,包括TCL、格力、中兴、华为、大华基因、海王等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纷纷“落子”清远。10年间,清远引进内资2000多亿,珠三角地区就占到9成左右。

“高铁速度”让城市加速“融湾”

尽管广东高铁的运营时间不长,但高铁带动产业效应已明显显现,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沿轨道一路向北,走进河源国家高新区。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喜微表示,作为来自深圳的电子信息企业,赣深高铁让我们和深莞惠等地供应商沟通更便捷,相比之前更低的交通运输成本,让我对于在河源扩产信心更足。

“目前公司有两个品牌一个是sugar糖果,另外一个是wiko,wiko主要销往海外,公司的品牌手机已经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喜微说。

赣深高铁的开通,为河源带来了巨大改变。从广东最后一个不通高铁的城市,到融进粤港澳大湾区,河源尽享连接粤赣两省“黄金通道”交通红利,已吸引卓翼科技、华冠科技等电子信息企业落户。预计到2025年,河源国家高新区手机整机产量可达2.2亿台。

源城蔬菜、东源板栗、连平鹰嘴桃、龙川山茶油、紫金茶叶等河源优质山珍也坐上了“出山”的快车,销往全国各地;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凯中精密高端制造等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加速推进河源“融湾”。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粤东西北地区人民出行的标配,12个地市实现与珠三角核心区三小时左右通达,全域“三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

于此同时,伴随赣深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等17条跨省高铁建成开通,以广东为枢纽的高铁线路在地图上不断延伸,越织越密,广东作为铁路中心枢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

2022年初,国家进一步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

粤黔两省依托高铁,推动两地重大战略规划有机融合,贵州各级各部门与广东协作帮扶城市交流互访更加便利,仅2022年,广东来黔调研对接6814人次,贵州赴粤调研对接4326人次。

粤黔两省加强资源要素的合理对接和优化配置,在大数据、现代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系列合作,深化合作模式,大力推动粤企入黔,推动产业梯度转移。

立邦集团、越秀集团、广州电缆、格力集团等粤企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贵州,一批批建材、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建成投产,两省合作更加亲密无间。

“越秀集团结合自身产业资源和毕节当地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实施生猪产业帮扶项目。”越秀农牧董事长程九洲表示“越秀集团贵州生猪产业已在贵州布局了8个项目。其中,毕节市作为越秀农牧投资重点,目前已投资总额超10亿元,重点打造年产仔猪35万头的马干山聚落及其配套项目。”

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认为,粤黔产业合作必将为粤黔产业转移带来大机遇,为两省实现双赢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招引粤企入黔,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粤黔产业协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铸就了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样板。

(作者:魏彤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