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实体经济翻身战,东莞信心和底气藏在这些细节里丨粤向高质量

大湾区观察郑康喜 2023-08-25 11:02

对当下的东莞而言,打好经济翻身仗,最重要的仍是寻找信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广东调研。

22日,李强来到东莞市宇瞳光学公司,听取企业生产研发情况介绍,勉励他们依靠创新打开发展新空间。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李强希望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上取得更大进展。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李强了解有关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应用情况,强调要坚持不懈加强基础研究,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多作贡献。

作为创造了“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产业神话的东莞,一直以来都是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过去上半年,“双万”城市东莞遭遇了多重挑战,面临极为紧迫的形势。东莞上半年经济遭遇困局,也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东莞能否打好翻身仗?如何打好翻身仗?这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毋庸置疑,对当下的东莞而言,打好经济翻身仗,最重要的仍是寻找信心。信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的重要支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日前实地调研产业一线发现,8月以来,东莞全市上下正以拼的姿态、闯的劲头、争的决心,展开一场全新“拼经济”攻坚战。

在此过程中,苗头已经显现。东莞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上取得更大进展,持续奔涌的新动能、对标广深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及加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生态,已经成为东莞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转型升级路径的主要抓手。

新优势激发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放眼全国,今年上半年在主要城市中,东莞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下半年,东莞面临着打好经济“翻身仗”的现实压力,更面临着内部产业结构转型叠加外部环境不稳定带来的长远影响。东莞这座“双万”之城,如何站在当下寻找未来城市发展的创新密码?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莞某种程度上是广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亮点,但现在需要对发展格局要进行重新构建、综合调整,才能真正走出困局。

受访专家认为,要真正实现这一重构,东莞或许可以借鉴深圳的城市进化模式,向创新要发展、找信心,以创新提升城市能级。

过去全球经济史的宏观叙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几近同步。而在深圳,创造力和创新,才是驱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其源源不断吸引人才的核心点。在短短40余年中,深圳从“全城做贸易”发展到了创新之城。在借助工业雨林打造创新城市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形成互生关系,是深圳能够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受访专家认为,在以强大的工业雨林为支撑,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再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的过程中,东莞可借鉴深圳,培育整体城市的创新精神、重构城市的创新体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创新基因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中。

在这一过程中,定位为全国重要原始创新策源地的松山湖科学城,始终代表东莞走在全省前列,并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一张特色名片。

在刚刚结束的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共同获得2023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这背后,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5年来,围绕从基础研究到运行队伍,再到产业衍生的长链条、全链条创新模式的探索。

这套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模式,正推动着东莞乃至大湾区更多产业领域实现从“0到1”、从“1到10”的重大创新突破,为东莞培育发展新动能、探路科创制造强市提供了创新思路。

作为大湾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围绕基础源头创新,填补着国内脉冲式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仅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半个多月里,散裂中子源就迎来了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在内的4台谱仪成功出束,每一台谱仪都为相应领域的基础研究带来实质性飞跃。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的推动建设,松山湖科学城这个东莞科创引擎,正持续夯实基础研究高精尖支撑能力,提升迈向国际一流科学城的集中度。

目前,东莞正以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为依托,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力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科创生态体系。逐渐迈向以工业雨林为基石,以松山湖科学城为引擎的城市科技创新生态。这为东莞加速以创新赋能城市能级提升打通了链路。

新动能重塑城市产业版图

作为制造业重镇,东莞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接近60%。打好下半年经济“翻身仗”,信心和重心依旧在工业。

当下,东莞共有21万家工业企业,1.3万多家规上企业,超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87家“新升规”企业,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每月新增1612户经营主体。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构筑起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也是支撑东莞“拼经济”的最大底气。

底气之上,东莞的信心或许还有更大支撑面——工业基本盘背后,容易被外界忽视的经济韧性。

诚然,东莞上半年工业承压严峻。但从长期发展潜力看,近年来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以及迸发着强大活力,主要体现在卓有成效的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方面。这是东莞稳存量、拓增量、挖潜量,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后备力量。 

(图为入选第五批“小巨人”的中图半导体,是国内规模最大的PSS制造商。图源:创新松山湖)

作为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中坚角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因其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从这一指标管窥东莞制造业,支撑东莞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潜力无限庞大,东莞经济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东莞是一座盛产“小巨人”企业的城市。此前,工信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东莞有81家企业入选,数量排名全省第三,走在广东乃至全国前列。

当前,东莞有17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省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省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莞“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中,有7成以上企业在其细分领域深耕10年以上,这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部分企业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40%。

制造业单项冠军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突破制造业关键重点领域、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产业链安全维护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他们依靠创新打开了发展新空间。

东莞市宇瞳光学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证。早在2018年,宇瞳光学便占据了全球监控摄像机镜头领域33%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一,去年入选了广东省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目前,其子公司宇承科技已将业务拓展至工业相机、医疗及消费领域的单反、电影等多款镜头产品上。

宇瞳光学产品供应链中心总经理朱盛宏表示,为了向创新要发展空间,宇瞳光学近年来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逐年提升——2019年投入5324.57万元;2020年投入6494.64万元;2021年投入13360.07万元,投入资金比2020年的两倍还要多。

类似宇瞳光学一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单项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是东莞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而当前,这些企业则主要分布于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东莞急需“立新柱”的新兴产业中。

近两年来,它们通过抢占所在产业链路的重要节点,瞄准细分市场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有效连接产业链断点、疏通堵点,推动产业迅速迈向区域集群化。这些企业不仅促使东莞新兴产业持续迸发出强劲生命力,还在重塑着东莞的产业版图。

在今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中,东莞还明确提出,要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省—市”梯度培育体系,到2023年底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少于1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2000家,累计培育认定各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0家以上。

未来,“三类企业”的培育发展,不仅可推动东莞经济实现增长,更能为东莞在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引领能力上,带来诸多可预见的创新动力。

新环境营造经济发展的“小气候”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环境。进入全面“拼经济”的2023年,是否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和企业家对一个城市投资最为看重的部分,关乎城市“拼经济”的信心和动力。

今年前7月,东莞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02.65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111个,建成投产重大项目57个。整个上半年,东莞全市引进协议投资2049.5增长11.5%,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宗、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宗。包括赣锋锂电、知音智能在内的一大批新兴产业头部企业,为东莞投下“信任票”。

(8月10日上午,赣锋锂电东莞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在东莞麻涌正式动工)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在建设一流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上,作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的东莞,今年又一次频频“出圈”,以诸多实际行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强企业信心,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7月24日,在国家发改委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东莞促进民间投资的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点赞推广。主要包括: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民间资本“放心投”;拓宽优质投资赛道,让民间资本“投得好”;打破隐性投资壁垒,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让民间资本“投得顺”等方面。

这是东莞打造更加公平更有秩序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愿投”“能投”“敢投”“快投”的有力体现,更是下半年打好经济“翻身仗”的重要保障。

营商环境对企业而言,就如空气一样重要。今年以来,东莞已针对营商环境接连出台6份相关文件,争创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而为保障企业能在东莞更好“呼吸”,进一步加大对东莞投资的信心,8月以来,东莞召开“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助推东莞经济稳增长”专题调研座谈会,并发布《关于加快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主动对标对表广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实现与广深营商环境的无差异化。

该《方案》的出台,再次向外界彰显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强烈信号。

这之外,东莞首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将于12月底出台实施。这意味着,东莞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让营商环境变成东莞新的后发优势。

营商环境的进一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表明东莞真正开始迈向向城市软环境要发展信心的转型路径,也将为东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按下快进键。

正如赣锋锂电董事长戈志敏所言,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生态企业,赣锋锂电选择在东莞持续加大项目投资,正是看中了东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莞是锂电池产业人才聚集地,是海内外市场信息交汇地,是我们投资兴业发展的福地。”

(作者:郑康喜 编辑:于长洹)

郑康喜

记者

常驻东莞,聚焦外贸、消费、动漫潮玩、新能源等领域,研究大湾区融合发展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