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珍堂:从“前店后厨”到“黑灯工厂”,破解预制菜装备发展之道| 智造预制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柳宁馨 广州报道
2023-09-13 18:01

预制菜装备必须实现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唯有如此,中国预制菜才能迎来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实习生郑新悦 梁雅泳   广州报道

“从老师岗位辞职下海,我29年只做了一个事,就是预制菜。”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晨义在首届中国(珠海)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上表示。

2000年,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创建,企业集中式餐饮汤汁酱及预制菜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并提供中式餐饮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2021年,企业成立百珍堂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建设起全国首个异型包装预制菜标准生产线的智能化无人黑灯工厂。

百珍堂对预制菜标准化的追求不断进阶。从以工厂化方式生产汤汁、酱料,到启用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再到推出全国首个预制菜智慧黑灯工厂,百珍堂在解决预制菜行业发展的种种问题时,也在影响着整个预制菜装备产业的健康发展。

融合优质食材与现代工艺

1994年,戴晨义、戴晨旭两兄弟接手家族生意在温州经营滋补品贸易,这是他们踏入餐饮行业的第一步。1996年,兄弟俩创业的第一家晨曦炖品阁应运而生,实行“前店后厨”模式,聘请香港大厨把鱼胶、海参、鲍鱼等名贵滋补品加工成炖品,这是百珍堂的前身。

随着经营日益火爆,为解决品质和口味的问题,中餐标准化成为百珍堂的重要选择。

2000年开始,百珍堂开始以工厂化方式生产汤汁、酱料,既解决了晨曦炖品阁规模化发展的难题,而且在实现中餐标准化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2018年,百珍堂斥资1.3亿元建成了一条年产2万吨的中餐汤汁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采用了自动化汤汁提取系统和自动压榨系统,其中自动压榨系统为国内首创。

这两大系统是百珍堂推进标准化的重要环节,确保了食材营养提取完整、汤汁口感稳定,也帮助百珍堂搭建了科学完善的中餐汤汁标准化体系。

根据安信证券发布的研报,当前我国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存在小、弱、散的状态,不少仍是个体工商户跟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甚至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在戴晨义看来,中国预制菜产业要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标准化。

“有中央厨房并不意味着标准化。中央厨房只不过把面积扩大了,炊具变大了;有标准配方,也不一定能做出标准化产品;单纯标准的操作工艺流程也不意味着标准化。”戴晨义说。

在戴晨义看来,真正的标准化应该由机器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智能化,“菜品一旦进入生产就一气呵成,这样的菜品在各方面的指标才能一致。”

除了从预制菜到预制食品、从普通厨具到预制菜衍生工具,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包括从B端到C端的渠道拓展。

戴晨义看到了背后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预制菜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在B端,真正进入老百姓餐桌的不足15%。哪些因素阻碍了预制菜进入老百姓的餐桌?”

百珍堂决定自己去探索C端的发展路径。2020年,百珍堂正式进军预制菜零售行业,打造自热米饭、花胶小金碗、盆菜、即热私房菜等多个系列产品,将高品质食材与现代食品工业技术相结合,把预制菜送入千家万户。

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晨旭认为,社会进步很快,有时候企业转型很简单,哪怕换一个销售渠道、换一个包装也是一种转型,“只要有转型机会,我们就要去抓住,这样才能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

预制菜标准化 关键在装备

预制菜标准化的关键在装备,这是百珍堂持续探索的课题。

“目前,我国不少预制菜生产企业仍是个体户和家庭作坊模式,离标准化还很遥远,即便是大型的预制菜企业,能够做到全流程智能制造标准化的也寥寥无几。”戴晨义讲述自己对行业的观察。

为什么中餐预制菜很难实现标准化?

戴晨义认为,第一个困难是中餐标准化非常复杂,“中餐美味佳肴众多,做法复杂。以广东炖汤为例,熬汤时要大火烧开,分为文火、细火等很多类型,食材几十种,投料顺序要严格遵守火候,整体非常复杂。”

第二个困难是,外国很少有人研究中餐标准化,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在制造装备领域更领先,但主流人群吃中餐的并不多,因此不会专门研究中餐预制菜的装备。

“西方有啤酒生产线、牛奶生产线、面包生产线的全自动装备,唯独没有中餐预制菜的全自动装备,中餐标准化只能由中国人来完成。”戴晨义说。

如何实现中餐标准化?

戴晨义认为,中餐标准化的核心在工艺,厨师提供菜品原型只算完成这道菜的20%,接下来还要有工艺师实现厨艺到工艺的转化,打通各个转化环节才能进行生产。

“所有的工艺到最后,落脚点一定在装备上,也就是生产线。”戴晨义说。

因此,戴晨义认为,预制菜装备必须实现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唯有如此,中国预制菜才能迎来高质量发展。

柔性化指一条生产线的设计需满足多种产品的生产。例如,一个生产鱼类产品的预制菜工厂,最好是在一条生产线完成所有鱼类菜品的生产,所以要考虑柔性设计。

集成化方面,百珍堂的经验是自己研发核心和关键的设备,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特征自主集成产线,另一方面,当工厂想要扩大产量时,自主集成的生产线更方便扩容。

“关于中式菜肴的装备自主研发,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要舍得投入,要有败而不馁的精神,用网红思维做预制菜装备是走不远的。”戴晨义说。

目前,百珍堂旗下拥有晨曦鲍鱼饭、晨曦炖品、碗如亲妈三个连锁门店品牌,覆盖全国主力城市,已累计服务超3000万用户。

2018年,百珍堂投入1.3亿元建立了11000㎡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生产研发大楼,建立了国内首创自主知识产权的2万吨智能化高汤提取生产线,真正实现了机器换人、管理换效、高品质保证的智能化工厂。

未来,百珍堂将在汤、酱、汁预制菜肴研发领域持续突破,不断在绿色制造技术、智能化装备技术融合新模式方面取得进展。

专题统筹:喻淑琴  李振

新媒体统筹:谭婷 张楠

设计统筹:林军明

本期记者:柳宁馨  

实习生:郑新悦 梁雅泳

编   辑:喻淑琴

出      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财经客户端

(作者:柳宁馨 编辑:喻淑琴)

柳宁馨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外贸、区域产业及教育。邮箱:liuningxin@sfccn.com,微信:ningxin429412,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