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观察|日化美妆企业交减碳答卷 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仍是难点

21新消费叶碧华,刘祖凤 2023-11-10 20:07

供应链减碳过程中经常“孤掌难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实习生刘祖凤 上海报道

11月10日,为期6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贸易平台,进博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倡议,今年“零碳零塑办博,绿色智慧出行”的主题更是贯穿于各大展区,参展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减碳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进博会现场看到,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爱茉莉太平洋等多家日化美妆企业都重点展示了其减碳成果,尝试从工厂、原料、包装、物流等多方面发力,积极响应“双碳”目标。 

减碳减塑成为趋势

近年来,日化美妆行业蓬勃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169亿元,同比增长6.4%。另据 INKWOOD 机构预测,2021年全球美容和个人护理市场价值484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79.6亿美元,在预测期内以3.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虽然日化美妆不是主要的高碳排行业,但其同样面临着低碳转型的需求。据估算,原材料占美妆产品碳足迹的25%,包装占35%,运输占10%,另外10%的制造过程也都涉及碳排放。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多家日化美妆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减碳目标。

宝洁可持续发展研发总监周宛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宝洁的愿景是2040年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端到零售环节温室气体的净零。到2030年的阶段性的目标是,与2010年相比,将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减少50%。范围1指的是宝洁工厂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指的是与宝洁工厂能源采购相关的排放。”

记者在本届进博会上看到,多个美妆品牌都加大力度推进减碳减塑,如宝洁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纸质柔性包装;海飞丝今年推出的全新“简”系列去屑洗发水包装瓶可减塑35%;资生堂通过可替换果冻芯包装技术实现减塑92%及减碳70%;爱茉莉太平洋在展台设立“绿色承诺区”,展现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等。

打造绿色供应链任重道远

《日化行业推动可持续消费行动指南》指出,在环境污染方面,日化行业并不属于强相关行业,但也存在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不完善、供应链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日化美妆行业的减碳主要从工厂、原料、包装、物流等多方面着手。

2010年,宝洁在苏州建立了太仓工厂,也宝洁中国首个实现零填埋的工厂。自此以后,日化行业在工厂端的绿色改造不断加速。截至目前,联合利华在中国已经打造了2座零碳工厂、3座绿色工厂、1个获LEED Zero 零碳、零能耗双认证的物流园。

近年来,各大美妆集团都加大环保原材料的采购与使用。尤其是在物流配送环节,宝洁大中华区美发事业部及品牌管理总裁邓胜蓝认为中国电商市场尤其发达,而日化品又是高频消费品,从而带来了大量物流包装的循环使用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了全回收、可回收的包装,把环保包装送到了最后一公里,做到减塑、环保。”

“我们定下目标,到2030年实现100%包装可循环或再利用,80%的电商业务从工厂到消费者端无需二次包装。同时,宝洁会将包装中的原生石油基塑料使用量减少50%,增加可回收材料的供应,减少原生化石原料的使用。”周宛棣说。

欧莱雅则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绿色包裹。据介绍,从2018年推出截至2022年底,欧莱雅中国已寄出1.49亿个绿色包裹。

在周宛棣看来,日化企业减碳的最大挑战来源于供应链上下游,“因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甚多,使得供应链减碳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孤掌难鸣,需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去实现目标。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公司可以实现的,还需要产业链的上下协同。”从这个层面来看,要实现日化美妆的全产业链减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叶碧华,刘祖凤 编辑:骆一帆)

叶碧华

产经版记者

长期关注快消、家电、智能制造等领域。邮箱:yeb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