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解读横琴封关运行:软硬件已基本具备条件,政策“组合拳”释放八大利好

大湾区观察彭敏静 2024-02-19 16:2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横琴报道

“分线管理”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的基石性政策,也是彰显合作区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核心政策。

“当前,合作区将分线管理封关运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3月1日0时封关运行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开展压力测试、情景模拟等,举全区之力狠抓落实,确保封关运行顺畅。”2月19日,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符永革表示,优化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推动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是加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也是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做好更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的标志性举措,有助于合作区更好地发展四大产业、加快建设新建园,有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有力探索,更好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软硬件已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整体上,各项软硬件均已基本具备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条件。”符永革说。

据了解,封关运行后,合作区设有7个对外联系的“二线通道”,其中4个道路通道为:横琴大桥“二线通道”、横琴隧道“二线通道”、深井通道“二线通道”及正在加紧建设实施的十字门隧道“二线通道”。

据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统计,2023年合作区机动车在工作日,日均出区通行量约为4.5万辆/天,其中小客车占比约90%以上,在旅游节假日,日均出区通行量约为5.2万辆/天,70%以上为旅游车辆。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汪云表示,为解决封关运行后各出区二线通道的交通压力,将从3个方面着手制定解决措施,包括根据各个通道功能定位,优化各出区通道周边交通组织流线,增加引导、分流措施;协同公安局,共同制定交通应急组织管控措施方案,保障出区交通平稳运行;加强封关运行后公共交通方面的运营组织安排,提供公共交通出行保障。

拱北海关自贸处处长王种瑞表示,现行政策框架下,合作区实施的海关监管模式具备“一线”基本放开、“二线”严格管住、区内实现自由的亮点。聚焦“一线”“二线”人员、物资日常往来频繁等现实特征,海关将高标准建设与合作区发展相适的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对进出合作区的需接受海关监管的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设备、人员、货物、物品实施高效、精准、科学监管。

2023年12月以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陆续发布了七份政策,明确合作区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税收政策和特殊的海关监管制度。

日前,合作区及海关部门也制定了多份配套文件,包括“二线”封关运行信用信息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二线”通道通行功能的通告,“二线”通道人员及车辆出岛方式的通告,经“二线”进入内地物品的来源及其缴税情况等认定标准、允许澳门居民携带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等公告,为实施封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二线’通道信用通行名单申报功能已开放申报,驻区企业、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横琴居民均可自愿自主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游客访客驾驶车辆进出合作区相关事宜,合作区正在积极研究中,明确后再对外发布。”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

汪云表示,合作区正在制定游客访客驾驶车辆进出“二线”通道的相关备案指引,未来所有驾驶车辆到合作区的游客、访客均可通过合作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二维码,或拜访单位的访客二维码,自愿自主申报备案名单,以此来便利自驾游的旅客出区。

“分线管理”政策具八大利好

“目前,国家层面关于分线管理的政策已全部落地,合作区也将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制定落地具体措施,为合作区封关运行提供了必备的政策体系和基础。”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表示,这些政策将对琴澳经营主体和居民、游客可以带来八个方面的利好。

利好之一:免(保)税货物适用主体范围广泛,利好合作区各类经营主体进口免(保)税货物。

政策规定,免税货物适用主体除合作区企业之外,还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法定机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主体。

利好之二:免(保)税货物范围不再限定为“用途与生产有关”,利好有机器、设备等进口自用需求的经营主体。

政策规定,免税货物范围包括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不含飞机、汽车、船舶及游艇等交通设备)、模具及相关的零配件、基建物资。例如医疗服务机构可申请免税进口X光机、CT机、核磁共振(MRI)设备等医疗机器;又例如旅游企业可申请免税进口机动游戏,进一步降低服务业的经营成本。

利好之三:“一线”保税货物范围扩大至全品类,直接利好有货物“暂进复出”需求的经营主体。

今后合作区除了免税货物以外,其他货物可以保税进口。有关政策对于会展行业有特别的帮助,企业可以保税暂时进口会展展品,活动之后可以运回澳门,便利琴澳开展“一展两地”活动。这项政策,也便利澳门食品、中医药等加工制造业在合作区实现货物保税储存、加工、装配后再次出境。另外,跨境电商可以将合作区作为保税中转基地,将货物存储在合作区,再分销至终端客户。

利好之四:对部分“一线”进出免(保)税货物实行简化申报,大幅简化海关手续。

政策规定,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免(保)税货物实行“极简”申报,仅需填报28个栏目,对其他免(保)税货物实行“次简”申报,也仅需填报32个栏目,相对于标准申报的105项要素大幅简化,与澳门外贸申报单的26项填报项基本趋同,有利于琴澳两地贸易往来,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利好之五:含进口料件的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税,直接利好科技研发、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和制造业经营主体。

例如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毛坯钻石加工等具有生产加工需求的企业可充分利用这项政策,将生产加工环节延伸至合作区,降低销往内地的关税成本。

利好之六:对往返“一线”的旅客携带“自用、合理数量”物品免税放行,利好澳门居民往来琴澳。

对15天内首次经“一线”往来琴澳的旅客,只要不是超出自用、合理数量,大量携带物品进入合作区,海关现场裁量后免税放行。

利好之七:特定动植物产品从检验检疫角度便利从澳门携带进入合作区,直接利好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封关运行后,允许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携带熟肉、乳制品、熟蛋、蔬果、食用菌、鲜切花等进入合作区,这项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是为合作区和澳门量身定制的便民服务措施,澳门居民今后携带盒饭、蛋挞、水果等进入合作区十分便利。

利好之八:经“二线”进入内地且属于15天内首次出区的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可携带8000元以内的免税物品,利好琴澳一体化协同发展旅游商贸行业。

有关政策是在现行5000元进境免税额度的标准上,允许经“二线”进入内地的免税额度增加至8000元。今后,经“一线”进入合作区的居民旅客,可以携带在澳门购买的免税商品从合作区经“二线”回到内地其他区域,对澳门本土的零售业具有一定带动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琴澳旅游人气。

(作者:彭敏静 编辑:李振)

彭敏静

记者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聚焦珠海澳门,涵盖金融市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欢迎与我交流分享,邮箱pengjm@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