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中,出现疼痛症状的有近70%并未获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及相关安宁疗护服务,镇痛治疗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实习生马小雨 武汉报道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伴随性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的数据显示,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病率在25%左右,晚期患者疼痛发病率则高达60%至80%,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如何规范癌痛治疗已成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李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他指出,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中,出现疼痛症状的有近70%并未获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及相关安宁疗护服务,镇痛治疗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
李杰建议,加速推进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中文版的落地和全面使用,将慢性癌性疼痛认定为独立疾病,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中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跨学科团队,对癌症患者的疼痛问题开展全面评估和干预。
此外,李杰还建议在武汉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西部分中心。他认为,国家药监局在武汉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西部分中心,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便利性,加快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聚集,促进中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李杰/受访者供图)
规范癌痛治疗服务
《21世纪》: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癌痛作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症状,相关治疗也成为必要需求,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癌痛治疗服务?北京市、浙江省等地均发布“安宁疗护”工作实施方案,能否满足镇痛治疗需求?
李杰:据统计,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82.47万人,新增癌症死亡病例257.42万人,分别占全球癌症新发和死亡的24.12%和26.54%,居世界首位。我国有近1000万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晚期癌症的进展性和不可治愈性会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此外,疼痛往往伴随癌症患者的整个病程,大约有60%至8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疼痛症状,其中1/3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
安宁疗护是指以疾病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实践,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的服务,旨在控制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WHO多次通过决议,强调癌症患者是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人群,建议各国通过安宁疗护将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维持在可接受水平,提高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并应重视为医疗和科研目的获取国际管制的基本药物,包括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促进落实人人享有最高健康和福祉标准的权利。
调查显示,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中,出现疼痛症状的有近70%并未获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及相关安宁疗护服务,镇痛治疗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加强癌痛全程管理服务,推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
《21世纪》:癌痛全程管理覆盖从癌痛的发生到癌痛消失的全过程,包括癌痛筛查、评估、治疗、随访和后期持续管理等,是涉及多群体、多场所的系统性工作。在您看来,癌痛全程管理服务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杰:一是我国现行的诊疗体系未将癌痛作为特定慢性病进行治疗,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症状开展碎片化治疗,缺乏系统性。同时,也没有建立统一的癌痛治疗护理收费标准,对医师开展诊疗、患者选择治疗造成障碍。二是对于在社区、居家开展安宁疗护的患者缺少兼顾用药可及性、安全性的有效机制。因癌痛用药大多数属管制药品,需要具备相应资质的医院及医生处方,社区或居家开展疗护患者往往缺乏获得药品的合法渠道及用药指导,用药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三是癌症患者及家属往往缺乏对癌痛知识及治疗的认识,宁愿过度治疗,也不愿接受规范的癌痛治疗和管理。
《21世纪》:对于癌痛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您建议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
李杰:一是加速推进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中文版的落地和全面使用,将慢性癌性疼痛认定为独立疾病,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中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跨学科团队,包括疼痛科医师、肿瘤科医师、营养师、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对癌症患者的疼痛问题开展全面评估和干预,并通过药物和营养治疗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患者症状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制定癌痛诊疗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将居家和社区疗护的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缓解患者家庭负担。
二是建立能够满足社区、居家患者用药需求,并兼顾可及性、安全性的用药机制。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包含社区和家庭用药指导方案,既要满足患者合理用药需求,也要预防流弊,从政策、制度层面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具有“防滥用”技术的镇痛药品。允许居家患者使用镇痛泵等先进技术手段控制难治性癌痛,便于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推广。
三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阿片类镇痛药的品种和剂型进行优化调整。将适合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居家安宁疗护场景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品种和剂型纳入目录;放宽癌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的处方限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晚期癌痛患者开具口服缓释/控释阿片类镇痛药的处方限额;将安宁疗护服务所需麻精药品直接纳入医保等。
四是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癌痛治疗宣传教育。通过在社区医院举办讲座、发布公众号文章、在线咨询等方式向癌症患者普及癌痛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居家癌痛管理中来,通过培训家属掌握基本的癌痛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日常的照顾和支持。
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西部分中心
《21世纪》:2020年12月,国家药监局分别在上海、深圳挂牌成立长三角、大湾区药品审评检查分中心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分中心,协助开展区域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事前事中沟通指导和相关检查等工作。这对长三角和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何帮助?
李杰: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区域性分中心的职责是将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器械审评中心及审核查验中心部分审评、核查权限进行整合。自2023年12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在两个分中心设立对外受理服务窗口以来,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分中心与大湾区分中心分别受理区域内136、71件注册申请,效果显著。
一是为当地医药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业务咨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幅降低了注册费用、时间及人力成本;二是进一步优化了当地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吸引优秀企业投资,加速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所在城市的行业影响力;三是分中心的成立带来行业高端人才,也刺激相关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显著提升了所在地医药行业技术水平。
《21世纪》: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384号建议曾提出《关于在武汉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西部分中心的建议》。在您看来,武汉设立区域性分中心的优势有哪些?将为武汉生物医疗行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李杰:武汉市地理位置优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一带一路”等诸多国家战略重要节点城市,承担着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支撑作用。
同时,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迅猛。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是全国首批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之一,其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拥有中西部地区生物产业影响力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人才集聚效应最显著的产业集群。
从2023年国家1类新药获批数量来看,武汉仅次于长三角及大湾区的部分城市,排名全国第6。此外,武汉还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高等院校共有85所,位列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超百万,拥有高质量、高规模的人才培养和输出能力,为分中心的建立及持续扩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综上所述,武汉综合实力强劲,优势明显,完全具备区域性分中心落户的各项条件。
若在武汉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西部分中心,将极大提升武汉乃至湖北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功能,充分发挥武汉在诸多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湖北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同时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便利性,加快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聚集,促进中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1世纪》:除聚焦医药行业外,您今年还将提出哪些建议?
李杰:我还将提交了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宜昌建设长江三峡国际生物研究院等建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系统研究了鲟鱼养殖产业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现已成为全球鲟鱼子酱最重要的生产与出口国,鲟鱼子酱出口量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26.81%。然而,鲟鱼精深加工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初步研发阶段,部分地区虽有小规模生产,仍没有大规模成熟产品生产上市,其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养殖业和鲟鱼子酱加工产业,整个鲟鱼产业链处于极度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宜昌市自1996年建立中华鲟省级保护区以来,鲟鱼产业稳步发展,其鲟鱼产量全国占比历史最高达1/3。我建议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制定鲟鱼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牵头支持湖北宜昌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鲟鱼产业研发平台,加大对湖北鲟鱼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中国鲟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科技化发展。
此外,还提出将沮漳河流域纳入2024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奖补范围等建议。
(作者:王雪 编辑:朱益民)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