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以慢性病为切入点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创新药应用

21新健康季媛媛 2024-03-06 17:17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慢性病是我国最大的疾病负担,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中之重。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不仅影响劳动力人口健康,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慢病防治对于保护我国人群健康、减轻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发展及家庭和谐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基层医疗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领域。在国内大多数基层地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仍较低。比如,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

对此,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提出了“以慢性病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创新药应用,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议。

孙飘扬指出,近年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已采取许多措施来积极应对基层慢病高发势头,比如制定各类基层慢性病防治的各类指南,在国家卫健委指导支持下开展实施系列提升基层慢病防控管理水平能力的工作,同时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进行优化。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仍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为更好达到慢性病防治效果,鉴于慢病的特征,我们建议将更多国产创新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创新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孙飘扬介绍,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目前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已经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层面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中,明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强化慢病防控,实施城乡社区慢病医防融合能力提升功能。

二是,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国家层面强调,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这项工作已经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具体举措,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随着医改的加快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总的来看,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太合理,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所弱化,群众希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难以得到很好满足。

三是,基层医疗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领域。当前我国已制定了各类基层慢性病防治的各类指南,包括《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22)》、《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等,这些指南为基层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近年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从药品数量、品类也在不断优化和扩容,在临床药物有更多创新药的选择下,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患者获得和上级医院处方连贯性提供了更多便利。此外,国产创新药治疗慢病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国产创新药进入临床,在慢病治疗中展现优势,为创新药下沉应用奠定了基础。

“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更多国产创新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加强创新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孙飘扬说。

基于此,孙飘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分工协作机制,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构筑畅通的上下转诊通道,为居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的全过程、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还要实现人员、财务、业务、药耗、信息等方面的统一管理,使内部各成员单位成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是基药遴选过程中,对于独家药品,要优先考虑纳入创新价值高、临床必需、安全性优的创新药品。基层医疗问题和乡村卫生问题都与药物政策息息相关,基药目录调整有必要补充完善更多国产创新药。在基层药品配备上,随着一线用药指南在不断更新,基药目录作为基层配备药品目录也应与时俱进,基层基本用药应不断补充完善,把更安全更有效,在基层使用更方便,老百姓能够承受的国产创新药及时纳入基药目录,有利于实实在在惠及百姓,造福民生。

(作者:季媛媛 编辑:徐旭)

季媛媛向TA提问

记者

新健康版记者。跟踪报道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解读。常驻上海,关注新药研发,也关注疾病预防。(微信号:jyy199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