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独家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内涵是“绿色低碳”路径是“数转智改”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费心懿,实习生孙晨阳 上海报道
2024-03-07 10:4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实习生孙晨阳 上海报道

石化行业是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大,因此该行业的低碳转型不仅对于实现国家的减排承诺至关重要,还能提高石化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并推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在持续推动工艺创新、加快节能降耗技术应用,行业能耗水平取得了重要进步,但相关技术也已进入平台期,持续减碳的效果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带来的两份建议便与之相关,分别是《关于推动生产环节能源清洁化 实现石化行业减碳的建议》和《关于推动负碳纤维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在采访中,缪汉根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其对于今年的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

石化行业转向全过程降碳

缪汉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谈到,“我国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减排要进入新的阶段,要转变减碳的路径,也就是要从过程减碳,转向源头减碳,实现全过程降碳。”

这是因为,当前石化行业在生产加工环节,主要使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来加热,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

对此,缪汉根建议,通过石化生产环节能源清洁化实现行业减碳,也就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源头减碳。

同时,也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料的本色,充分发挥化石能源资源属性,用同样的原油资源生产更多的清洁原料、化工品和化学品、高端新材料、特色油品等。

然而,在实现清洁能源替代过程中还有一些难题亟需解决。例如,“风能、太阳能会受到环境、时空等因素影响,供能稳定性较差。而石化行业作为流程工业,需要连续生产,需要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缪汉根表示。

那么,如何让间断性的可再生能源为连续性的流程工业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这就需要科技创新,比如加强化学储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快大型关键装备电气化技术攻关等。

推动负碳纤维产业化

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源头,纤维行业正加快探索以绿色材料、清洁生产、绿色认证、循环发展等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在《关于推动负碳纤维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中,缪汉根认为,从碳治理的发展成效来看,负碳技术将成为碳治理进程的重要治理工具和治理方式。

对于纤维来讲,“负碳”纤维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负碳纤维”,是以“二氧化碳”为重要原料,生产出来的纤维。

在采访中,缪汉根向记者介绍,当前,我国绿色纤维主要是生物基化学纤维、可降解纤维材料和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等。这些绿色纤维,属于“低碳”或“零碳”产品。从碳治理的发展成效来看,负碳技术将成为碳治理进程的重要治理工具和治理方式。

不过,缪汉根也坦言,“当前负碳纤维产业处于摸索期,产业化尚未形成。”

对此,缪汉根建议,国家从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碳足迹认证体系、提升负碳纤维市场认可度,强化品牌塑造、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三方面发力,促进我国推动负碳纤维产业化,推动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作为民营化工行业和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何理解今年的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在采访中,缪汉根谈到,对于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来说,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三废”排放低、经济效益好等维度上,关键在科技创新,内涵是绿色低碳,路径是数转智改。

据悉,盛虹控股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立身之本,搭建了石化、先进材料、功能纤维、新型储能等领域的创新平台,每年都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例如,盛虹控股集团成功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光伏级EVA,目前产能达30万吨/年,全球第一。另一种先进光伏胶膜材料POE,也已完成中试,实现POE催化剂及全套生产技术完全自主化,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今年1月,该公司的高端新材料PETG项目投产,这是我们自主研发、创新设计的,围绕核心技术申报13项专利,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绿色低碳方面,公司也积极探索,主要产业板块已实现国家级“绿色工厂”全覆盖。

缪汉根介绍,其中有两条产业链值得一提:一条是建成了全球首条再生纤维产业链,回收废弃塑料瓶,生产成再生纤维。“每8个废弃塑料瓶,就可以生产一件衣服。目前,我们的年产能是60万吨,占全球一半,可回收利用300多亿个废弃塑料瓶。”

另一条是,建成了全球石化行业首条负碳产业链,把生产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作为原料,生产新能源新材料。“我们计划以此为开端,最终实现二氧化碳全部回收利用。”

盛虹控股集团还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让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实现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安全强化。例如盛虹成立了数智化联合创新中心,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探索建设石化智能工厂,把装置自控率提高到95%以上。

据悉,下一步,盛虹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围绕高端聚烯烃材料、精细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功能纤维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不断研发生产高端产品,为保障我国材料自主可控作出贡献;把绿色低碳作为价值追求,建立全链条“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探索全过程降碳,为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示范;把数转智改作为转型路径,成立数智化联合创新中心,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探索建设石化智能工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费心懿,实习生孙晨阳 编辑:巫燕玲)

费心懿向TA提问

21产经版记者

关注新能源产业,物流快递产业。联系方式:1891767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