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有数⑤|工业十强市晒“含新量”:深广佛莞抱团抢跑未来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高慧超 广州报道
2024-03-07 17:59

工业十强城市中,除泉州未公布研发投入强度外,有8个城市研发投入强度都超过了3%。

南财智库研究员 高慧超 

“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首项政府工作任务。国家向“新”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不言而喻。

城市强,则国家强。作为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理应扛起工业向“新”发展的大旗,中国工业大市更承担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

南财智库按照2022年全国各城市工业增加值数据,梳理出中国工业十强城市名单,它们分别是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广州、佛山、宁波、无锡、东莞和泉州。

截至发稿,以上10城均公布了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前五为无锡、佛山、重庆、宁波与深圳,增速分别为7.8%、6.6%、6.6%、6.6%与6.2%;深圳、上海、重庆、广州、佛山与宁波公布了2023年工业增加值,分别是11818.61、10846.16、8333.35、6728.88、7091.01以及6770亿元。

是什么支撑工业十强城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观察这些城市发展背后,可以发现它们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撑起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2023年,工业十强城市中,除泉州未公布研发投入强度外,有8个城市研发投入强度都超过了3%,其中深圳研发投入强度为5.81%,位列第一。工业十强城市谁含“新”量更高?各地探索实践的着力点又在哪里?

深圳上海竞逐第一城

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算,深圳是当之无愧的含“新”量第一城。

2023年,深圳研发投入强度为5.81%,断层第一,从全球来看,5.81%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超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紧跟着是上海(4.40%)、苏州(4.10%)、东莞(4.10%)和广州(3.43%)。

十年间,深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激活创新发展动能,创新体系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4年64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880.4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02%跃升至5.81%,研发强度在国内仅次于北京。


上海创新强度逊于深圳,不过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超过深圳。

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约为2100亿元。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6.7%。这与上海牵头了不少国家重大专项分不开关系,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29项,累计牵头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74项。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广佛深莞四个地处广东的工业十强城市研发投入强度平均已达4%,超过不少发达国家水平。这背后是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第一工业大省,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截至2023年,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小巨人”企业总数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仔细观察工业十强城市含“新”量的构成,会发现,科创平台、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是支撑城市含“新”量的三大关键。

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的打造是城市创新突破式发展的关键。深圳、上海、广州、苏州均培育打造了众多创新平台,它们成为了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与加速器。

上海共牵头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26家、新建9家。张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和浦江实验室等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上海还加快培育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研究院、上海合成生物学中心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广州也正以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实验室、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础,构建广州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苏州则着力引育重大科创平台,建好用好苏州国家实验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苏州还拥有国家级孵化器总数达76家、居全国首位。

科创企业与科创人才影响着一座城市工业发展的活力和韧劲。

从工业十强城市“小巨人”、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人才数量来看,科创企业、人才数量与工业发展呈高度正相关,科创企业活跃、科创人才数量最多的地区恰恰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2023年,深圳新增310家“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全国第一。深圳累计“小巨人”企业达到752家,“小巨人”规模位居广东省内第一,十强城市排名第一。截至2023年8月,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4家,是2014年的5.2倍。

上海表现同样不俗,尤其是在金融赋能科创企业领域。2023年,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89家,数量全国第二,总市值全国第一,累计首发募集资金全国第一。上海共有66家企业登上2023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总估值11147亿元,占比全国20.8%。

科创人才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环。2023年深圳市人才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当选两院院士4人、外籍院士2人,引进全职院士7人;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31个、高层次人才超2000人、高技能人才3.2万人;研发人员达36.4万人,增长7.1%。                  

十强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研发不是终点,产业才是成果。工业十强城市间的含“新”量之争,最终还是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的发展上。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兴产业“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截至2022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48万亿元,占全国六分之一,多年稳居内地城市首位;苏州生物医药规上产值达2188亿元,五年产值翻番,与北京、上海、深圳同列全国第一方阵;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289亿元,占比超20%,位居全国第一,年增速超过20%,远超全球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的增长。

与此同时,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等城市还积极布局发力AI、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氢能源等未来产业,争先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增强发展动能,未来产业赛道鏖战正酣。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广州在无人驾驶领域先行先试。

自动驾驶领域,广州已拿下第一个批准5G远程驾驶测试的城市、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的城市等八项自动驾驶“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1月,广州示范应用的自动驾驶巴士已累计运行102.7万人次、运行里程超过150.9万公里。在自动驾驶乘用车方面,广州投入210辆自动驾驶乘用车,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过35.6万人次、运行里程超过776.4万公里。

从陆地到天空,广州还将无人驾驶技术运用到航空器上,布局千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广州已集聚低空经济领域企业50家,年产值/营收规模约130亿元。去年底,全球首个获得合格认证的载人eVTOL航空器——广州亿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商业首飞成功。

同在大湾区的深圳也选择在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发力。

深圳鹏城实验室“鹏城云脑”已支撑近千个国产AI大模型的训练,培育了全球首个全开源的两千亿参数中文预训练语言大模型“鹏城·盘古”、全球首个知识增强千亿大模型“鹏城-百度·文心”、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亿参数视觉大模型“鹏城·大圣”等。

作为时下最热的风口赛道,人形机器人去年来发展高歌猛进。深圳也在积极发力,研发了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去年底,“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深圳优必选也登陆港交所。

十强城市对未来产业布局显示出了超强的差异性,这源于未来产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各大城市纷纷自选赛道“押宝下注”。

上海布局打造世界级未来健康产业集群,聚焦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四个方向;苏州则发力纳米材料,截至2022年,苏州集聚纳米新材料产业核心企业达570家,纳米产业相关企业1128家,产值规模达1460亿元,纳米产业发展总体规模约占全国的30%,稳居全国第一,并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佛山已押宝“氢能”多年,目前汇聚了超150家氢能企业和机构,生产项目投资规模超600亿元。

但一旦某个未来产业赛道爆火“出圈”,未来产业的发展就会开始形成抱团之势。以深圳打造服务机器人集群为例,东莞主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佛山加速布局产业链中下游,广州引领机器人研发制造……以深圳为中心,一个未来可期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正逐渐成型。

(实习生卢秀颖、卢诗文、刘施博、王诗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高慧超 编辑:吴蓉)

高慧超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常驻佛山,长期关注产业经济、金融、科技,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