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庞成 实习生吴知朋 北京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充分体现了贯彻中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求的思路。
谭岳衡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港澳的内容体现了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坚定决心,令人备感鼓舞。香港应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推动互联互通、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绿色金融和创科金融等多方面发展,写好香港“由治及兴”新篇章。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 受访者供图
抢占北部都会区发展先机
南方财经:今年两会,你关注哪些话题,带来了哪些提案?
谭岳衡:“十四五”规划明确了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定位。目前,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香港未来将形成“南金融、北科创”的发展新格局。在这一过程中,香港需要引进海内外大量优质企业,在实现这些愿景的同时,为国家创科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因此,我今年其中一份提案就是关于更好地支持引导中资企业来港设立机构,尤其是鼓励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资企业或机构抢占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先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支持香港“总部经济”发展。
另一份是关于支持驻港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参与香港社会民生建设,助力香港特区政府排解民生忧难的同时,提升中资企业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同时,我向大会提交了如何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书面发言。
另外,我重点关注有关港澳、金融和经济等领域的相关议题,包括在相应领域如何深化改革开放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体现了中央对香港金融发展的重视,也是对香港的鞭策。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发展是国内外关注的议题。接下来,如何更好地对接国家政策、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基建和推进大湾区合作,从而提升金融竞争力和吸引力,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我着重关注的内容。
南方财经:香港近年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你认为香港发展“总部经济”优势何在?应如何鼓励中资企业来港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
谭岳衡:“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最大优势,另外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并且在基础科研和高等教育、专业服务方面优势明显,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和“超级联络人”作用,让内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时为海外企业更好地触及内地市场创造条件,让海外优质资金“走进来”。
但也看到,目前香港吸引中资企业来港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包括:面对全球地缘格局的变化,不少海内外企业对如何在香港发展布局持观望态度,存有心理疑虑;有兴趣来港发展的中资企业对香港的产业政策及支援渠道不了解,有“信息差”;内地居民赴港、外籍人员由香港进入内地进行商务、学术、交流活动,往来便利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对此,我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支持引导优质中企来港设立国际或研发总部。建议中央政府参考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发展经验,支持国有和各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来港设立国际总部,鼓励企业利用香港的大学、基础科研和国际化优势,开展创新研发,推动技术转型升级;同时拓展国际业务,提升跨境服务管理能力,增强整合现有驻港企业协调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功能,优化提升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和辐射能力。
二是拓宽企业获取政策及支援的服务渠道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与香港特区政府驻内地经济贸易办事处和“招商引才专组”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合作机制,透过定期为企业举办咨询会、研讨交流会和实地考察团活动,为中资企业了解香港提供更为完备和多元的服务,包括注册、登记、牌照申请、政策解读、资助申请等。
三是进一步便利出入境人员往来内地与香港。建议国家出入境管理部门进一步放宽内地赴香港商务签证办理条件,包括提供更多元办理渠道,简化曾办理过证件人员的办理手续,争取延长在香港逗留天数等;并扩大现于粤港澳大湾区内试行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的适用地区,简化申请办理程序,为更多内地居民赴港澳从事学术交流研究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建议也为从香港前往内地进行商务、旅游和学习的外籍人士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包括简化签证申请、放宽签证条件等。
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
南方财经:你长期关注金融业发展。过去一段时间,有部分声音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前景提出了质疑,你如何看待?
谭岳衡: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市场和社会普遍关心的议题。香港的金融市场根基稳固,韧性十足,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考验,优势并非一时一刻就能撼动。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维持在第四位,也证明香港现时仍在第一梯队。
相较于财富管理业务、银行业和保险业表现而言,香港的股票市场,尤其是现货股票交易和IPO首发融资额的表现的确和以往产生了较大落差。2023全年整体新股融资总额和融资数量均为过去20年以来的低位,跌出全球IPO融资前五位置,排名第6位。股票市场受关注度高,所以有一些负面的声音出现,可以理解。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2023年以来在多项政策发力作用下,股市也在慢慢企稳回升,资金流入也比较积极,香港金融市场的韧性和吸引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南方财经:你认为香港在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面临哪些挑战?应如何应对?
谭岳衡:虽然目前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整体运行平稳,但不可否认现时仍存在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形势拖累港股市场表现,令到香港金融中心传统优势有所减弱。伴随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变化,特别是美联储多次加息令中美利差持续扩大、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港股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和估值扩张空间在高利率环境下显著承压。香港债市在主要经济体持续大幅加息下也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排名下降,亟需发力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寻找和培育新兴优势。
其次,大国博弈对香港维护金融稳定提出更高要求,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有待深化。目前,欧美资金在香港股市占比仍较高,欧美对华博弈、甚至美本土政策变动均会“技术性联动”至港股,外资占比高既是香港金融国际化的优势,也是高波动性的潜在隐患。而香港一直以来“产业空心化”情况也加大了经济与金融的负反馈循环压力,外部因素对金融市场扰动有可能传导至经济增长表现。
因此,香港需着力提升金融体系的韧性,从根本上增强抗风险能力;国家层面也需加大全局战略统筹和政策资源支持力度,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同时,香港在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硬科技等战略过程中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八大中心”定位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关于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的要求还有差距。
提升港股流动性、吸引力
南方财经:正如你所说,2023年港股整体表现不佳备受外界关注。你认为,港股市场应如何改革,以增强流动性和吸引力?香港资本市场改革有哪些方面需要国家进一步支持?
谭岳衡:总的来说,提振港股市场的关键是通过提升港股流动性和增加吸引力,吸引更多优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国际投资者支持。
需要多管齐下的方式、采取多种手段。一方面,要从交易机制方面进行改进,对于做空增加限制,打击老千股等市值操纵的交易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对于指数类型的资金,由于港股马太效应明显,港股的指数成份股和非指数成份股存在很大的估值鸿沟,要研究指数成份的门槛是否要调整,是否真正能筛选出好企业来,进而通过增加成份股的吸引力来增强指数的吸引力,引导大的资管机构在配置上有所倾斜;对于南向通资金,探索进一步放松交易限制、增加符合资质的标的。
此外,还要发挥政府资金、国有在港资金的稳定作用。香港是自由港,资金自由往来,外资根据市场波动调整仓位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发挥政府资金的稳定器作用,为市场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可实现财政储备的保值,探索香港外汇基金适当增持港股,另外“大湾区投资基金”可作为港股优质IPO公司的基石或锚定投资人,以引导资金的形式吸引外部基金参与IPO市场。
南方财经:广东有强大的制造业群体,香港有全球化的金融市场。有意见指出,香港可以思考将自己打造成全球重要的VC 和PE 中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对此,你有何思考?
谭岳衡:香港在金融方面优势明显,“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的发展,香港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也是亚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
此外,近年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支持家族办公室的发展,随着家族办公室的兴起,也为VC/PE提供了重要的募资渠道。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还有广州,在创新创科方面氛围活跃,创新型科技企业对投融资需求明显。
粤港相关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如能加强协同合作,一方面能助力培育更多创科项目,推动区域内创科发展,另一方面能进一步强化香港私募基金枢纽地位,完善香港的创投生态圈、创科金融体系建设,同时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作者:庞成 编辑:萧北)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