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丁洪:建议央企和小规模创新团队多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慧 北京
2024-03-11 14:4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实习生刘龙珠 北京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带来了一份关于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和提高研究生待遇的提案。

作为科技界的委员和物理学家,丁洪比较关心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培养的问题。

他呼吁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待遇,让他们更好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

会议期间,丁洪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他聊到了对于人才培养、企业创新等方面的建议,还聊到了举国体制创新和中美国家实验室模式等话题。

丁洪认为,国内大企业和小规模团队的密切配合不足,比如参考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大企业提供平台、数据和算力,小规模团队提供创新的想法。国内这方面的合作机制不太畅通,大厂和央企与来自单位以外的团队合作少,丁洪建议央企应该和小规模创新团队多开展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   受访者供图

呼吁提高研究生和博士生待遇

《21世纪》:请你大概介绍一下今年两会的提案。

丁洪:我主要针对研究生教育提了两条建议。

第一,建议教育部以一些高水平的高校作为试点,下放研究生招生名额。目前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基本上是由教育部统一分配,新成立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名额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比如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大湾区大学等以前碰到过这个问题,对于现在一些新的大学解决研究生名额问题应该是它们关键的任务。

第二,建议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待遇,额度可根据同机构博士后待遇进行一定比例的折算。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低,而选择继续读博的学生通常是同届学子中的佼佼者,学业水平和收入的倒挂,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较为不利。

《21世纪》:多家媒体报道了你的提案,该提案在教育行业的讨论度如何?有没有收到相关部门的反馈? 

丁洪:因为刚提出来没多久,还没有得到官方正式回复,但是在媒体报道以后,得到了很多教育同行的反馈,特别是有很多在读研究生反馈,整体比较正面。


 建议大企业和小规模团队密切配合

《21世纪》:中国的理工科人才非常优秀,但是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与最先进的创造力存在一定距离。你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丁洪: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团队合作不足。美国的大企业和小规模团队能够密切配合,比如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大企业提供平台、数据和算力,小规模团队提供创新的想法。国内这方面的合作机制不太畅通,大厂和央企可以充当,但是与来自单位以外的团队合作少,所以我们也建议央企和小规模创新团队多开展合作。

(不过这种现象正逐渐得到改善),不久前(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部长通道”上回应央企发展问题时表示,央企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开放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协同。我看到相关报道时感到很欣喜。

其次,对底层技术的关心不够。国内的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足够的资源和人才,却没有将人才很好地组织起来做底层技术。我们希望能出现联盟组织,有算力的企业最好也能加入,共同建设底层技术。

 《21世纪》:相对来说,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动力会不会更强一些?

丁洪:发展人工智能牵涉到平台,必须有足够的数据和算力。有些民营企业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虽然拥有很多资源,但是可能更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央企肩负的是国家发展的使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增强与创新团队的合作。

 《21世纪》:目前对于中国一些高市值互联网公司“原始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的讨论也比较多,这些公司在新一轮的AI大模型创新中被批评“缺位”,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如何改善?

 丁洪:跟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很大关系,(有些民营企业有能力有资源,但是可能更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方面华为做得比较好,国家也支持很多。

我们呼吁国家对大型互联网公司进行创新激励,我们叫incentive,比如税收补贴和政策支持等等。一方面,(长远来看)科技创新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好处,另一方面,大型互联网公司占据了很多数据资源,同时拥有人才和资金,创新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科研要避免本位主义和重复研究

《21世纪》:我们经常谈到举国体制创新,未来中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丁洪:近年来,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物理学的很多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跟美国并跑。我们在数学物理方面发展得比较好,但是人工智能领域和最先进的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美国外科研回报高。以药物研制举例,为什么美国能有这么多新药出来?因为研制出来回报很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工智能是同样的道理。中国更多地依靠资源垄断,比如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拥有先发优势,垄断了创新渠道,(在竞争压力之下对创新的关注又不足),所以到后面会慢慢出现差距。

第二,本位主义过强,大企业不注重与个人或者小团队的合作,这就有可能导致重复研究,不同的单位互相做相同的事情。所以应该弱化本位主义,使人才容易流动。

第三,专利保护不足,国内不少科研人员有创新的想法,但是成果转化效率低。一方面,由于专利保护不足,在成果转化阶段,研发人员只能自己下场或者交给信得过的学生;另一方面,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科技成果没转化成商品,就是不值钱的,(但是实际转化为需求也需要时间)。

 《21世纪》:你曾经在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工作过,在创新方面,美国政府是如何参与的?投入力度有多大? 

 丁洪: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美国国家实验室做了很多底层技术,通过一定的转化机制使社会共有,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而不是实验室本身的经济效益。最有名的是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没有获得商业利益,但是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贝尔实验室是一个垄断企业,但是它利用资源优势做了很多基础科研,中国的央企应该学习。

中国也学习借鉴了国家实验室的模式,我深度参与了中科院方面的前期设计和规划,中国国家实验室是领域型的,这跟中国科技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有关,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建设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充分发挥科学装置集群,体现实验室的交叉性。另外,国家实验室如何吸引人才,把最优秀的人才联合起来,是当下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21世纪》:你在美国学习工作了18年,当时是怎么想到从美国回到中国的?

 丁洪:一方面,国内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自身也有中国梦的情怀。


建议将科学规划给科学家做

 《21世纪》: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丁洪:一方面,资源要向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和队伍倾斜。中国比较尊重资深科学家,存在论资排辈、重视帽子和平均主义的现象。美国科学界有一种精神叫作winner takes all (赢者通吃),在美国即使拿了诺奖也可能拿不到资助,但是有些能力强的年轻教授实验室规模大,有十几个博士后,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21世纪》:近年国内科技体制改革动作很多,如何评价政策效果?对现存的问题有改善吗?

丁洪:政策出台以后,现存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具体的政策来自于科技管理层,或者说处长们的想法,跟一线科研人员存在一定的距离和不科学性。

建议将科学规划交给科学家来做,我回国以后花了挺多时间做科学规划,(对于科学家而言),做科学规划虽然不能获得利益(credit),但科学家应该花时间去做。

 《21世纪》:在涉及科技资源分配方面,如何才能做到更合理?

丁洪:资源的分配,要跟人才和团队现有的创新能力成正比,资源要汇集到最有创造力的人身上。(这就涉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创造力(的问题),对于基础科研而言,已经存有良好的标准了,比如国际会议邀请报告数量等等。

  《21世纪》:最后一个问题,在你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匹配什么样的人才?

 丁洪:主要还是科技人才,具有原创新,能够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成果和技术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科技的含金量。

 

(作者:周慧 编辑:周上祺)

周慧向TA提问

政经科技记者

政经记者,关注消费市场、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工作微信:zhouhuituotuo,联系请注明单位和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