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强化创新链条中间环节 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林润、潘晓霞 北京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科技创新领域着墨很多,“科技”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次数达到26次,为近十年最高。其中提及“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如何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创新链条要从哪里补齐短板?什么样的企业算是“有实力”?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
刘忠范认为,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有着巨大的探索和挖掘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引领的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还可以是新思维、新需求、新政策催生的新业态、新供给、新领域。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在强调重大技术攻关突破的同时,也要注重深入研究优化人才评价机制、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培育创新环境土壤、加强体制机制改革等多方面举措。
图: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忠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仅限于技术创新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你对“新质生产力”这个新词有何看法?
刘忠范: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在“新”字上下功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蕴藏着无限的潜力。新的科技突破会创造新产业,新技术带动生产力发展。通过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来催生新产业。比如,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技术,它们有可能颠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术的新质生产力,会带来生产力的飞跃。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也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例如,数字经济和新技术的注入会带来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新质生产力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的理解。新挑战是新质生产力的“催生婆”。例如,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发展新能源和新技术,从而催生新质生产力;应对老龄化社会,发展引发经济,产生新业态,都会催生新质生产力。
《21世纪》:以高端芯片为代表的产业界“卡脖子”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卡脖子”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刘忠范:我今年的一个提案是“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提升高科技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实际上就是针对“卡脖子”难题。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卡脖子”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我们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思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深入研究人才评价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土壤、体制机制、甚至传统文化等问题。“卡脖子”问题是挑战,更是机遇。全方位的改革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之道,是走向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
一个时期以来,大家觉得全球化背景下,就是全球性的产业和市场分工。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在产业链当中抓住部分环节、充当部分角色就可以参与市场竞争。我们的企业更愿意去做那些回报快的环节,都觉得“不花那么大的气力照样可以赚很多钱”,结果吃了现在“卡脖子”的大亏。随着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对美西方国家形成了压力,就会来卡我们脖子了。我们需要反思其深层次原因,不能得过且过。在全球竞争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买卖”和“赚钱”,要布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尽管需要花大气力和大价钱,但这样才能互相牵制、互相制约,防止“卡脖子”问题。
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在于人才评价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专注于特定领域深耕细作,弘扬企业家精神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减少行政主导的过程评估和帽子,这是根本之道。临时抱佛脚的专项突击和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于事无补。
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落地的中间衔接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科技创新领域着墨很多,其中提及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这与你一直以来呼吁的创新链条“两头热、中间冷”的问题相契合,接下来在加强“中试”环节建设上,有哪些可以具体推进的工作?
刘忠范:长期以来我国创新链条存在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一大堆人做科研,另一大堆人做企业,但中间段衔接不畅。前沿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率不够高,企业接不住。必须高度重视中试、工程化和规模化的中间环节。现行评价机制导致科技人员不愿意往前走,前行的巨大挑战让科研人员更是畏而不前。需要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的政策,这一点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应借鉴他国先进经验,鼓励企业承接研究人员科研成果,并保障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价值,在科研与产业的衔接环节中积极扮演推动者与协调者的角色。
我的一个具体建议就是,不能满足于建立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众多研发平台,应从体制机制设计上布局产业落地环节。这是一切研发成果走进市场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各类研发平台体制机制设计的短板。可以探索类似于“一对一孵化”的企业捆绑机制,培育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骨干企业,这是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承担的角色。
《21世纪》:科技部的重组工作已经在去年完成,未来将更加聚焦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等职能,部分与产业科技发展相关的职能转移到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是不是也体现了目前国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视?
刘忠范:科技创新的链条可分为基础段、中间段、产业段。改组之后,把产业段的相关工作转到工信部等部委,有利于加强企业的联动和介入,将企业研发、资源配置和行业发展相结合,由行业部门直接对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科技问题进行识别,特别是发挥企业在需求引领上的作用,对于企业的支持能够比原来更直接,整合和集成创新的力度也更大。
而科技部看起来是“瘦身”了,但加上中央科技委员会,整个架构变大了,就能做到统管整个科技创新体系,这是此次改革尤为重要的一点。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真正从全局去规划科技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原来的科技部做不到的。
目前看,基础段和中间段的科技创新工作还是归属于科技部管理。我在这里的一个建议是,要把基础段和中间段明确分开,梳理出对离落地还有一定距离的重大攻关,探索加快推进创新产品中试的新机制,做好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中间环节。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
《21世纪》:“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个经常强调的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什么才算是“有实力的企业”?有哪些衡量标准?
刘忠范: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两种可行的组织模式,一个是拥有自己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单一利益主体的科创企业模式;另一个是政府主导的、由多个利益主体构成的创新平台模式。企业是“一台机器运转”模式,而创新平台是“多台机器协调运转”模式,操作难度和效率完全不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尊重和信任企业家,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宝。
对于企业资质的评估,需要考虑企业过往的经验与基础。一个企业的实力需要时间的积累,临时组建一个队伍,一蹴而就是搞不定的。甄别哪些企业有可能能做这件事,还是不难的。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建再多的新型研发机构、各种各样的研发平台,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任何一项技术的落地,最后都必须通过特定的企业来完成。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企业转化机制,那前端的科研成果就没办法发挥真正的价值。
那么企业什么时候介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其实是越早介入越有利。现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它会主动积极地整合创新资源为它所用,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生态。
《21世纪》:中央深改委最近通过了《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当前科技体制还要做哪些关键改革?
刘忠范:科技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创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是对人才政策的改革,让更多的人自由发挥创造力。现在过度频繁的人才评价已成为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干扰因素,导致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浮躁风气日盛,疲于应付各种评价,很难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做事。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要有长周期的稳定支持,允许试错,让人才敢闯“无人区”,才有机会产生重要的原创颠覆性成果。
另一方面是对产业落地的改革,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企业必须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说明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是同样重要的。要把创新的主动权交给人才和市场,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激发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能成长壮大,科研成果才能转化为市场产品。尊重和重视企业家,鼓励创业精神,这是推动市场增长,实现创新突破的根本之道。
(作者:缴翼飞,林润,潘晓霞 编辑:李博)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