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蕊 向秀芳 华盛顿 广州报道
在投资者日益相信抗击通胀之战即将胜利,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即将转向宽松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部分经济体的通胀下降趋势可能会停滞,这将给投资者带来“意外”。IMF还提醒,在抗通胀的“最后一里路”上,各国央行必须对通胀风险继续保持警惕。
IMF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显示,通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放缓之后,最近在各国之间出现了分化。今年的数据显示,与之前三个月相比,一些主要的发达和新兴经济体(捷克共和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南非、瑞典、英国和美国)最近三个月的核心通胀率加速走高,并且仍然高于央行的目标水平——法国、英国和美国设定的是2%,巴西和墨西哥设定的是3%。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干扰航运和能源生产,并再次推高通胀水平。
IMF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Tobias Adrian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提醒,“最后一里路”上的不利冲击之一可能是通胀水平高出预期。尽管如上所述,一些国家未来通胀预期将会上升,但是投资者预计今年政策利率将大幅下调——欧洲中央银行和巴西中央银行将降息约75个基点。美国方面尽管通胀率出现一连串高出预期的状况,但是预计美联储仍将降息约50个基点。
Tobias Adrian指出,投资者似乎相信,当通胀进一步放缓时,以数据为决策依据的央行将放松货币政策。但他警告,如果通胀居高不下,这种高远的期望可能会落空,导致债券、股票乃至加密资产等的相关抛售。他还提醒,在该情景下,金融环境将普遍收紧。最直接的后果是一些投资者将面临所持资产亏损的问题,尤其是杠杆投资者的负收益将会放大。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债券收益率上升,借款人将会更难偿还债务。尤其是新兴市场借款人往往会受到极大影响。比较脆弱的新兴市场面临的利率涨幅最大,再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在抗击通胀的“最后一里路”中,IMF如何看待紧缩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平衡?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步伐,对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将产生什么影响?在当前全球环境下,新兴市场面临哪些独特挑战?在2024年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期间,我们专访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助理主任Jason Wu,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深入解读。
稳定通胀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南方财经:鉴于在对抗通胀的“最后一里路”中金融部门处于脆弱状态,IMF如何评估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与预防金融不稳定之间的平衡问题?
Jason Wu:稳定通胀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这是最重要的。因此,中央银行目前应专注于完成对抗通胀的相关工作,将货币政策调整到能够实现其通胀目标的程度。当然,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有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并且金融系统中存在不稳定的状况。例如,去年3月,当世界各地数家大型银行倒闭时,通胀仍然很高,并且出现金融不稳定。在那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央银行手中都有处理金融不稳定的工具,例如流动性工具,可以用来向金融部门提供流动性,同时仍然将自己的货币政策专注于控制通胀。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中央银行,包括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在去年3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话虽如此,也会出现金融不稳定变得更严重以至于要求货币政策作出回应的情况。例如,2020年10月英国就出现过这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央银行应适时使用所有工具来应对金融不稳定,同时坚定地表明,他们打算在金融压力消退后,继续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到目标水平。
要对通胀上行风险保持警惕
南方财经:你刚才提到控制通胀是中央银行的优先事项之一。当美联储继续在控制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平衡时,IMF对于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有什么建议,尤其是针对美联储?
Jason Wu:我们现在正处于抗击通胀的“最后一里路”。最后一里路还没有走完,而且,越来越明显的是,这最后一里路相当崎岖。由于许多国家的通胀下行趋势可能已经停滞,你知道,我们在抗击通胀的进展有点时好时坏。鉴于实现通胀目标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对中央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目标之前确保货币政策适当紧缩。目前,有一些国家在抗击通胀方面已经取得更为突出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以逐渐转向更中性的政策立场,甚至可能会降息。但我们建议,各国央行在这样做之前,尤其要对通胀上行(风险)继续保持警惕。另外,金融市场对降息抱有不切实际或过于乐观的预期,我们将建议,各国央行应当适度回击这些预期。
南方财经:鉴于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可能会如何影响不同经济体?
Jason Wu: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美联储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政策确实对新兴市场、低收入国家和前沿经济体产生了全球溢出效应。这在全球化的货币体系和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国家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取决于自身的基本面。最重要的因素是与美国的利率差距。与美国利差较大的国家,例如拉丁美洲的某些国家,在过去两年中尽管面临美国高利率的情况,总体上仍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原因在于,当利率差很大时,能够为资本流动创造一个缓冲,也能使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减轻贬值压力。利差较小的国家就可能会经历更多动荡。另一个方面,财政状况较好的,外债规模较少的国家,一般来说在面对长期全球高利率的情况时也会更具韧性。而那些正在努力偿还外债的高负债国家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必要时可采用外汇干预措施
南方财经:你能否详细说明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影响下,新兴市场将面临哪些独特挑战?
Jason Wu:我认为“全球潮水正在退去”,与以前相比,“水涨船高”的现象也会出现变化。新兴经济体将会面对一个货币贬值压力较大的时期,也许会面临资本外流压力。外国投资可能会离开他们的国家并流向海外。这些挑战在最近几年这个特定周期中其实并不罕见。但如果利率水平持续居高不下,情况也可能会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建议是,要重点关注国内经济和通胀情况,必要时使用抵御外部压力的工具,包括采用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如果情况变得过于混乱,在IMF综合政策框架下要考虑的压力太大,我们也会建议它们使用外汇干预措施来缓解一些外部压力。
主动加强银行业风险监管
南方财经:你刚才谈到了去年3月发生在几家大型银行身上的银行危机以及欧美国家的商业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你认为这些地区的银行业会受到什么潜在的影响?
Jason Wu: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的评估是,全球银行业形势总体向好。这是因为金融系统中仍然拥有充足资本和流动性来抵御商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其他借款人群体可能出现的损失。然而,我们在一年前学到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总有某些企业会陷入困境。当这些企业陷入困境时,可能很快会对其他企业产生系统性影响。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对这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建议监管机构积极主动加强监管,使用压力测试和早期纠正措施等工具,以便在早期对可能陷入困境的银行进行干预,并确保该银行在商业房地产等领域遭受的损失不会进一步向外扩散。
南方财经:你认为压力测试是只适用于少数几家大银行,还是应该适用于所有银行?
Jason Wu:这要根据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来决定。我认为底线是任何对其自身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银行都需要进行适当监管。虽然压力测试只是其中一个工具,但它是应该重点考虑使用的工具。但这并不是说每个银行都需要进行压力测试。你知道,美国有约4000家银行,中国也有约6000家银行。这是一个监管判断问题。任何银行系统,任何对经济体自身而言影响重大的银行,都应受到适当监管。
(作者:周蕊,向秀芳 编辑:胡慧茵)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