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上半年“出海”图谱:主流车企销量新高,热望东南亚啃欧洲|年中经济“瞭望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巩兆恩 广州报道 在2023年超越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后,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出海”势头依旧保持增长态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201.5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金额达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近日,多家车企发布上半年“成绩单”,奇瑞半年度销量首破百万辆,海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比亚迪“出海”节奏加快,上半年海外销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吉利基于海外市场现行状况,上调出口目标……
目标从“出口大国”跃升至“出口强国”,从东南亚市场看向欧洲,从单一的整车“出海”转而追求技术、资金、人才、产品的协同输出,中国车企“出海”还在持续提速。
车企海外业务屡创新高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为230.8万辆,同比增长31.3%,其中,乘用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32%,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出口51.9万辆,同比增长13.7%。
对比2023全年汽车出口491万辆的成绩,前5月完成了去年近50%的销量,若下半年依旧维持此番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有望再次创下新高。
从目前已公布2024年上半年出口“成绩单”的车企来看,奇瑞集团占据车企“出海”头部位置。上半年,奇瑞集团的海外市场销售53.22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9.4%。这一数据与奇瑞国内56.85万辆的销量成绩已接近持平,且集团海外销量接近吉利、长城、比亚迪的海外销量总和。
比亚迪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上半年海外销量达到20.34万辆,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海外24.3万辆的销量,推动新能源车型加速渗透海外市场。2024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为50万辆,2025年销量目标为100万辆,计划未来三年呈倍增式增长。
长城汽车1~6月海外累计销售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62.59%。6月海外销售3.8万辆,再创单月海外销量新高。
吉利汽车集团1~6月累计销量达19.7万辆,同比增长超67%。基于上半年的出口市场反馈,吉利也将全年出口目标从年初的33万辆上调至38万辆。
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传统主机厂汽车延续了去年较为强势的增长态势,海外市场销量超预期完成。
但截至发稿,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最大的上汽集团仍未公布上半年海外销量,其去年全年出口量达120万辆,排名第一。
此前,在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行动中,“大棒”砸向上汽,其被加征38.1%的顶格关税。这一决策或将对上汽今年下半年在欧洲市场的布局与决策产生影响。
除传统车企外,上半年造车新势力“出海”也显现成效。2024年1~5月,哪吒汽车新能源汽车出口16458辆,位列车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第五,新势力车企出口量第一。截至5月底,哪吒汽车出口累计3.5万辆。
据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将继续在海外快速扩张,到2030年中国品牌汽车将占到全球汽车市场33%的份额,即全球每卖出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中国品牌。
加速涌入新兴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俄罗斯、巴西、墨西哥是今年1~5月中国乘用车出口量最多的三大国家。
作为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国,俄罗斯仍以燃油车为主,延续上一年较为强势的增长态势。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5月,俄罗斯本土最畅销的乘用车前十排名中,除了本土品牌拉达、合资品牌BELGEE外,其余皆为中国本土品牌,包括哈弗、吉利、长安以及奇瑞五个子品牌。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在内的拉丁美洲及南美洲,以及中东地区、非洲地区,相较于亚洲、欧洲两大区域,自主品牌渗透率依然较低,成为中国车企争相布局的重点区域。
上半年吉利品牌加速深耕中南美地区,据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透露,吉利正按计划进行销售模式的拓展,下半年公司将重点在中东、东欧和非洲市场进行布局,激活中亚五国、墨西哥等市场,并加快拓展越南、印尼等新兴市场。
造车新势力也加速涌入新兴市场分“蛋糕”。小鹏汽车于上半年与中东地区多家头部经销商集团建立合作关系;蔚来将在今年进入阿联酋;哪吒则在北京车展期间与埃及、肯尼亚经销商签订意向协议,计划进入非洲市场。
同时,东南亚仍是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海的重点方向之一。
现阶段,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对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张开的积极怀抱。中国车企在当地的业务布局也更加密集。
有业内人士称,东南亚汽车市场正在从“日本汽车的后花园”,变成中日汽车争夺战的新战场。
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再度把目光聚焦到东南亚市场,其东南亚首家工厂将于7月4日在泰国罗勇府开幕,投资额高达4.86亿美元;广汽埃安泰国工厂协议签字仪式也于今年上半年在泰国曼谷举行,自申请至获批全程历时4个月,是目前泰国电动车行业落地最快的保税工厂。
新势力出口量第一的哪吒汽车,今年以来持续在东南亚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3月在泰国投产,5月在印度尼西亚工厂开启本地化量产,马来西亚工厂也于今年年初动工。深耕东盟仍是其“出海”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东南亚市场打得火热,同步抢滩南美,开发中东和非洲,中国车企多方“开花”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欧盟和北美这两大难“啃”的市场。
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27.5%大幅提高到102.5%;6月,欧盟发表声明,宣布将于7月4日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额外加征17.4%~38.1%不等的临时关税。
加征关税、增加贸易壁垒等问题不断,年中节点,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这块稳定增长的“蛋糕”正在停滞。
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的时间节点、出口方式、当地布局也将同步发生转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关税政策。短期来看,放慢节奏的车企开始摸索长期立足于欧盟、北美市场的解决方案。
本土化生产追寻长远利益
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部分中国车企已不满足于单一的整车“出海”打法,转而追求技术、资金、人才、产品的协同输出,融入海外市场体系,在当地实现本土化生产成为终极目标。
“一车出海带动全链”的模式加速显现,从整车出海到汽车零部件出海、海外合资等多元出海模式正在持续深化。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加快推动本地化发展,与外资品牌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探索“中国创造、海外制造、海外销售”的本地化经营模式。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依托其更近的地理位置、更低的人力成本,以及降税补贴、关税豁免等系列政策红利,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官宣赴泰,选择购买工厂或建厂等更深入的方式切入当地市场。
今年上半年,赴泰建厂迎来成果检验期。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比亚迪、上汽名爵、长城、哪吒、广汽埃安、长安和奇瑞已在泰国市场实现从创造、生产、销售的闭环,享受泰国政策红利深耕当地的同时,生产基地还辐射至东南亚及澳新市场,加速拓展全球市场。
中国车企的海外版图仍在持续更新,本土化生产增加利润点的同时,也在贸易摩擦不断的当下被视为一种抵抗风险的有效手段。海外建厂的本土化生产模式,逐渐成为中国车企在海外追寻长远利益的共同选择。
今年6月,有消息称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资企业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将开始在Stellantis位于波兰南部城市Tychy的工厂生产零跑电动汽车,首批T03小型电动汽车上周已装配下线,并将于9月大规模生产。
自主品牌以技术输出为核心的新合资模式开始奏效。通过Stellantis在波兰的工厂率先投产,零跑将利用Stellantis在全球网络制造体系和区域优势,实现本地化生产,规避部分市场对中国电动车的政策风险,快速占领市场。
零跑汽车联席总裁武强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零跑汽车会根据经济成本来选择整车出口或在当地进行生产。“两种模式各有优劣,这要算经济账。随着关税进一步提高,本地制造的优势将逐渐显现。”
上半年,奇瑞收购了原日产汽车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工厂,预计年底将在该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同时考虑建设第二座工厂来支持奇瑞在欧洲的中长期计划,欧洲建厂本土化生产路径明确。
去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建立首座工厂。近日其在对欧盟关税回应的声明中表示:“随着上汽名爵在欧洲市场销量的日益增长,我们正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绿色工厂引入欧洲。”
此外,比亚迪去年底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将在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
尽管最终关税政策生效还需等待中欧双方的谈判协商,但为了规避部分市场对中国电动车的政策风险,应对高额关税冲击,快速占领市场,多家车企已开始加速在当地建厂。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大势所趋。
(作者:巩兆恩 编辑:张铭心)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