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论道丨5%增长背后的“形”与“势”

南财论道胡光旗 2024-07-15 15:46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为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3%,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7%。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标准进行评判,上半年宏观经济尽管仍旧面临着“三重压力”的挑战与极端天气等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但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既定增长目标,应当说成果来之不易。

从二季度当季情况看,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对此,要全面地辩证地看,既要看到短期波动之“形”,更要看到长期发展之“势”。在受到年初货币条件宽松、消费需求旺盛以及信贷数据冲高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的情况较为普遍。而进入到二季度后,随着对经济增长的一些短期因素的逐步消退,增速回落是正常现象。

而且自今年二季度开始,南方地区受到极端降水天气影响,北方地区则旱灾频发,超预期的天气因素对正常工农商生产流通秩序的扰动非常强烈,应给予正确认知。更重要的是,从总量视角分析是一个视角,而从结构视角分析则是另一个视角。从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出逐季上升的态势,已由不足三成回升至接近五成的水平。从世界分工来看,我国仍是主要的供给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支撑经济持续向好的关键,而工业贡献率的逐季回升,表明宏观经济还将长期受到第二产业的有力支撑。

经济增长离不开“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从投资方面来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因此稳定投资特别是稳定房地产投资仍是当前政策的重心。由于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具有“顺周期”的特征,仅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短期内弱势运行的情况尚难根本扭转,因此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新基建”投资的逆周期缓冲和托底作用以及与高新技术的融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的贡献率。

消费领域亦有很大的提振空间。受到消费者预期转弱以及风险预防动机的强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在波动中下行,6月仅同比增长2%,上半年累计增速不足4%,消费增长较为乏力,既有预期性的因素,也有现实性的因素;既有总量性的因素,也有结构性的因素;既有供给侧的因素,也有需求侧因素。从外贸方面来看,得益于今年外需恢复势头较好,国内大循环中的部分产能和库存开始转向国际循环中予以消纳。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两个月出口同比增速(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速均在7%以上。整体来看,今年外需回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但考虑到外需的波动较强,下半年稳住增速仍需依靠深挖内需潜力。

从物价来看,整体通胀走势基本稳定在正增长水平。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的物价增幅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事实上,物价水平偏弱,与当前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形成呼应。维持物价稳定,保证价格水平既不高企,也不低迷,同样是宏观政策中的重要一环,物价水平直接影响着名义GDP水平。在物价增速相对弱势的阶段,逆周期政策可适度提高对名义GDP增速的关注度,推动价格水平与名义经济增长水平保持基本同步。

目前正处于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缓冲期和观察期。展望下半年,内需不足、预期不强的挑战依旧存在。但在改革集成式推进、财政政策继续发力加码、降息降准预期升高、外需阶段性保持强势以及工业制造业持续发力等有利因素的支撑下,特别是考虑到去年三季度增长基数偏低一些的因素,预计总体增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仍可保持韧劲。

(作者:胡光旗 编辑:洪晓文)

胡光旗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经济学博士,南财产业研究院院长,主要关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与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