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山大学符正平:加大自贸试验区压力测试力度,广东要在市场化改革上更具突破性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正以走在前列的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出“时代启迪”系列专访,对话海内外专家学者,纵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实习生钟言 广州报道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避免‘画地为牢’,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与各方面的联动关系。”在一项研究中,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表示,当前,自贸试验区内外联动功能仍需加强。一方面,对标最高经贸规则压力测试不够,部分规则的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还需要提升自贸试验区内外联动功能,打造更多的“走出去”平台。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特殊功能区域,自贸试验区不仅承担贸易促进功能,还旨在发展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在符正平看来,下一阶段,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方向应往加大压力测试、进一步强化制度集成创新,重点探索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领带动深化经济体制,强化联动功能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发力。
近期,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发布了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这是中山大学连续第九年对外发布该指数。根据本年度指数得分结果,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广东横琴、重庆位列全国前10名。
今年年初,《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印发,提出广东自贸试验区重点聚焦四个新定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区、高标准国际贸易枢纽区、高能级现代化产业聚集区、粤港澳高度协同发展示范区。
符正平认为,这四个新定位能够代表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整体目标,“定位之一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区,我认为就是要进行制度型开放,对标CPTPP、DEPA以及其他国际经贸规则。再比如,广东是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必须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营商环境标准打造市场环境,国际最高标准就是我们开放的对标方向”。
一直以来,改革和开放是贯穿广东发展历程的两大关键词,如今面临新一轮国内外形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符正平进行了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
开放:把广东的优势做好
南方财经:在研究院公布的最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深圳前海排在第一,上海浦东位列第二。比起上海,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大高水平开放有何独特优势?
符正平:从排名上来看,广东自贸试验区是排在全国第一梯队的。开放本身就是广东的强项,我认为最大的优势是——广东拥有深厚的“市场”基础。
市场经济在广东发展了几十年,在今年的排名中,只要涉及市场、政府职能转变,广东都是排在前列,因为在几十年的沉淀中,广东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就是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大家公认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是解决这个问题,即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仍要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将来广东在一些改革方面,尤其是要素市场的改革方面,比在国内其他地区推行起来可能更容易、更快,或者更加具有突破性。
广东自贸试验区是率先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成为首批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自贸试验区之一,南沙、前海、横琴三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领先。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南方财经:你多次提到,自贸试验区要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具体要怎么做?
符正平:压力测试本来是用于国际商务谈判的,我们这里讲的压力测试是指医疗、电信、文化等很多现代服务业领域,仍有很多进入门槛,那么我们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是不是可以试点放开?其他地方暂时还不能做的制度创新,自贸试验区可以做,这就是压力测试。
目前我们仍有很多领域尚未放开,尤其是对现代服务业的进入限制较多,有些要素流动不畅顺,尤其是跨境资金和数据,将来肯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南方财经:现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压力测试力度如何?
符正平:目前的力度跟经营主体期盼、诉求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大家都希望能够加快(资金、数据等要素)流动,这里当然要考虑安全风险,但是也不能因为安全风险就不流通,需要权衡利弊。
南方财经:广东自贸试验区怎么跟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海南自贸港、港澳以及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动发展?
符正平:在区域层面,广东自贸试验区可与13个联动发展区开展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功能园区联动发展;在与香港、澳门自由贸易港联动方面,通过机制对接与规则衔接,借鉴自由贸易港的先进做法;在与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区域联动方面,加强RCEP协议的落地实施,加强与高水平经贸规则的对标。
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既要面对集成性、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成果较少、科创产业资源导入不充分等问题,也要解决对外联动缺少平台的制约,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协同推进。从区域联动层面,要打破行政阻隔,实现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双溢出”效应。利用好香港和澳门自由港的制度优势,扩大制度对接与规则衔接的范围,建立联动发展的机制。对标最高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建设与RCEP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动发展的平台。
南方财经:这几年我国虽然新设外商数量持续增加,但FDI(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对整体开放体系有什么影响?
符正平:FDI下降受外部市场环境和地缘政治的因素,世界经济动荡,外商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内部的原因,现在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转轨阶段。
但也不用太讶异,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日本吸引的外资企业并不多,只有东京有少量外资进入,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几乎没有外商投资的。我国外商投资主要聚集在广东、长三角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将来中西部地区吸引的外资也会增加。
改革: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
南方财经:我们都期待,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能够尽可能多地复制到其他地区,现在推广制度创新成果难度怎么样?
符正平: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了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实际上,自贸试验区的一些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需要获得国家审批。例如,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南沙获国家批准开展自由贸易(FT)账户试点,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但其他地方就难以复制。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是没有问题的,难点在于审批权力下放。
有些(创新成果)是不需要特殊政策许可的,那就比较容易复制。例如,中西部的很多“放管服”改革措施,不需要国家专门事权审批的,复制推广速度就比较快。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去政府办事都不排队了,这种政务服务预约制度最早就来源于自贸试验区。
南方财经:像行政便利化这种措施虽然有必要,但并不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功能?
符正平:是的,毕竟核心功能的复制推广力度还需提升。要给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压力测试。
南方财经:比较理想的形态是不是海南自贸港那样的?
符正平:对,但是内地只有一个海南自贸港,其他地方难以实现。我认为首先还是要立法,明确自贸试验区的权责边界,其次是给地方授权,一事一批效率不高。
南方财经:制度创新只能在小范围里面应用,推广难度较大,可以理解为是扩大高水平开放最根本的问题吗?
符正平:核心问题在于,自贸试验区如何加大压力测试力度,逐步在多个领域扩大开放。目前大湾区的发展思路是“协同港澳”,我们说的是“协同”,这个路径是对的,对广东来说,我们的重点是怎么去协同港澳把开放的路子打通,这跟海南和上海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现代服务业开放,广东拥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很好。但是目前在科教文卫领域的开放方面还有很多限制,就需要在自贸试验区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当然,也要考虑放开准入限制以后,对国内产业的冲击有多大,考虑风险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
南方财经:目前我国面临新一轮国际形势变化,外需恢复不稳、贸易壁垒、局部冲突叠加,广东如何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符正平:在新发展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开放方面,需要更好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就迫切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与三大平台的战略定位相契合。
一方面,强化整体谋划设计。目前广东已发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聚焦重点领域政策突破。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190项缩减至27项,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成果还是很多的,例如,获准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对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横琴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许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或“澳门设计”标志。
(作者:谭海燕 编辑:孙静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