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涌新绿,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成效彰显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伍素文 广州报道
2024-09-26 12:26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2022年12月底,《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审议通过,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划定了路线图和任务表。2023年以来,广东统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涌现出一批批生态建设的优秀案例。

东莞横沥正在探索“美丽庭院+”建设新路径,因地制宜建设“花卉超市”;阳春保护并盘活本地古树名木资源,让“活化石”不断焕发新生机;广州南沙退垦还湿造万亩生态方舟绿地,水鸟齐飞,生机盎然……

围绕“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等部署要求,全省各地纷纷定任务、亮新招,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如今的广东,绿色新风尚愈发深入人心,三大效益成效彰显,构建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新格局。

“植”此青绿,创新驱动抓造林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

绿化工作贯穿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等“六大行动”中。今年是广东全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的行动之年,各地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

由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面积大、内容多、筹备环节多,惠州2023年下半年便开始谋划2024年森林精准提升行动工作。为加快推进植树造林,惠州积极探索活化各项机制,采取政府搭平台、企业出资金、农民出山林、部门出技术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投资造林。目前,全市已有上规模公司10余家,每年新造林2万亩以上。

阳春市是广东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孕育和保存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现有古树群44处。该市古树资源均已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按实际情况分株制定养护、管理方案,落实养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同时,利用科技赋能,对猪血木等珍稀濒危植物突破种苗繁殖技术难题,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动与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中山今年深入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万棵桑树进田园”“十万果树进乡村进农家”等绿美特色品牌活动,启动“我在中山有棵树”公益活动,推动通过捐赠苗木、认种认养、捐资、开展绿化施工等形式助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第一期捐赠活动“我为家乡捐棵树”开启以来,已募集捐款超281万元,参与人数超4.6万人次,“爱绿植绿护绿”氛围更浓了。

广东封开县创新实施“一村千树·绿美封开”项目,打造了“本地育苗-本地栽培-湾区市场”的全产业链闭环,长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整治难题。目前该项目已在封开16个镇 (街道)全面推广种植,累计新植苗木约4.3万株、培育幼苗共40.5万株,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约500万元。

企业是落实“六大行动”的重要力量。聚焦能源主业优势产业帮扶,广东能源集团深度参与15个帮扶点的“绿美乡村”建设,发动省内近百家企业数千人植树上万株,与连平县陂头镇资溪村等13个村集体签署了林业碳普惠项目开发委托协议,筹划参与全国首个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项目“惠东县红树林碳汇开发项目”,以一系列举措助力广东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此外,怀集县弘扬“岳山造林”传统,推动绿美岳山、怀集植物园两个示范点建设出成效,描绘“红色印迹+绿色园地”的蓝图;韶关市完善优良苗木供需链,抢抓育苗黄金周期,落实推进订单育苗、定向供苗,着力打造苗木产业大市……

专家认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出后,广东大部分村镇的林业经济有了规划、有人经营,在统筹协调之下,有望迎来发展“爆发期”。

城乡绿美提升,绘就人与自然和谐画卷

岭南之地,山宽海阔,“原始森林”与“城市森林”如何并存?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如今群众享受到从远方到身边、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南沙湿地是在经济高度发展地区中保护了近30年的万亩方舟绿地,这里植被茂密、水域平阔,每天有上万只鸟类觅食、繁衍、栖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当地政府从人工围海造田到主动退垦还湿近10000亩,形成了如今在湾区中心的生态方舟。如今,南沙湿地持续探索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采取红树林修复和造林工程、推动生态大脑项目建设、建立完善水鸟监测智慧管理系统、及利用潮汐改善湿地水体环境等一系列措施,生态效益不断彰显。

半山云影,十里香风。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深圳沙头角林场所辖范围,2021年起,沙头角林场与盐田区持续开展生态合作共建和保护修复工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小微湿地群建设示范点。根据三期小微湿地立地、水肥条件,结合区域主导功能,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分类实施生态修复,为梧桐山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往观赏,也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名片。

依托“城市微更新”方式,珠海近年来将城市快速拓展遗留下来的闲置地、边角地、街头绿地利用起来,建成一批具有体育锻炼和文化休闲功能的口袋公园,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城乡公园体系。自2021年以来,珠海共新(改)建口袋公园39个,为市民提供了许多步行可达、方便免费的休闲活动场地。

今年,东莞横沥镇隔坑村的村民有了休闲新去处——自家出门见绿、开窗即景的小花园。今年1月,隔坑村打造东莞首家“花卉超市”,党员、妇联干部上门协助开户村民营造一批美丽庭院。以此试点再推开,横沥镇正积极探索“美丽庭院+”建设,采取“家庭注册、积分获取、权益兑换”模式,搭建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打造“花卉超市”,争取2024年底实现“花卉超市”全镇覆盖,营造庭院优美、家风文明、乡村美丽的新面貌。

位于广州越秀区的兰圃是走红社交媒体的网红公园之一。今年4月,广州兰圃举办了“兰缘盛荟·花开越秀”文旅周系列活动,以诗词串联古人十大雅事,以花为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科技点亮文旅新时尚,创新打造花城花事“雅”文化品牌,让游客在游园中感受东方美学、绿美人文。一朵小兰花,也能多通道激活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植竹添绿、植竹生金”是清远英德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的特色之一,在当地已经形成热潮。截至目前,英德麻竹笋种植面积达85.91多万亩。该地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以工业化思维推动麻竹笋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拓市场、强品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同步提升。

一个个新绿涌动的画面,一股股创新凝聚的力量……在更高视野下提出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六大行动”将广东生态蓝图步步落实、细细描画,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

(作者:伍素文 编辑:喻淑琴)

伍素文

记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常驻广州,关注教育、文体、数字经济等领域,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