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号精选丨时隔13年,中央重启发行特别国债!市场影响有多大?机构专家怎么看?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南财号发布2020-03-30 14:41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发行特别国债”。这是继1998年、2007年之后,我国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那么,特别国债是什么?对市场影响有多大?机构专家怎么看?南财号为你解读。...

丨政治局会议升级“抗疫”财政政策: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三箭齐发

  • 来源:周潇枭(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

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对外释放明确积极信号:宏观政策力度要加大,要推出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对比此前的表述,这次对财政政策部署颇多,除了此前已经明确的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还首次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因为疫情对经济、财政短期影响较大,所以在适度提高赤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特别国债。前2个月数据来看,地方财政吃紧,发行特别国债后,中央可以向地方增加转移支付。

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表示,特别国债是有专门用途的,这次用来抗击疫情,主要用于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包括对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企业、家庭进行转移支付或补贴,以及给中小企业融资做财政贴息等,用于这些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表示,推出特别国债,可以对受疫情冲击很大的市场主体展开救助,很重要的是对中低收入阶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包括发现金、消费券;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进一步减税降费、退税退费、直接进行补贴等;还有对疫情影响较严重的外贸企业,进行一次性的财政扶持。详情>>>

丨杨德龙:发行特别国债应对疫情冲击 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 来源:杨德龙(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疫情对我国一季度经济影响很大,特别是消费服务业,现在国内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海外疫情恶化严重,对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造成巨大冲击。G20特别峰会决定全球共推出高达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支持各国央行采取措施促进金融稳定和增强全球市场的流动性。

我国此时发行特别国债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可以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面的影响,预计发行规模可能上万亿元,我国2020年赤字率有望升至3.5%。从发行方式来看,特别国债主要为针对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仅少量为公开发行,个人投资者可以认购,因此对资金面影响较为有限。 详情>>>

丨李奇霖:特别国债的作用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

  • 来源:奇霖宏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李奇霖)

发行特别国债。我们认为其作用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传统基建已经有专项债的支持,特别国债如果再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虽然执行力强、见效快,对经济的推动更强,但带动的多是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行业,这些行业经过2015-2018艰难的供给侧改革,过剩产能已经得到较好的去化,此时在传统基建上发力,可能会影响去产能的效果。

因此我们预计基建虽然在稳增长中不会缺席,但可能很难再现过往的高增速。详情>>>

丨管清友: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发行规模会在1-2万亿,预计会用于刺激消费

  • 来源: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发行规模会在1-2万亿。财政政策开启危机应对模式,市场期待的特别国债终于来了,此前只发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应对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化解国有四大行高达20%的不良资产,向其定向发行,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第二次是2007年配合外汇储备管理改革,向农行发行1.35万亿特别国债,用于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注资成立中投,减轻央行的流动性对冲压力这次,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别国债。

这次和90年末那次比较类似,是真正用来应对外生危机的,这是一种非常规宽松的重要标志,效果比较直接,预计会用于刺激消费。详情>>>

丨专家:特别国债有望补充财政收支缺口、撬动消费杠杆

  • 来源:首席观点(汇集各大机构首席分析师、研究员的最新研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指出,这次特别国债很可能主要用于提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刘怡表示:“近期可能会用于防疫物资、医疗机构所需设备的采购,药品研发以及患者的救治;长期来看,应该会用于加大对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卫生等受到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恢复,以刺激需求、稳就业、稳增长为目的的支出,从而更好地缓解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本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应该优先用于公共消费或公共服务领域,以此来带动个人消费的回暖。刘尚希表示:“在投资和消费顺序上,我觉得现在公共消费比公共投资更加重要。因为有很多研究表明,公共投资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公共消费有带动效应。通过公共消费可以带动居民的私人消费,对抑制当前消费下行的态势有积极作用。”此外,刘尚希还认为,本次发行的特别国债一部分资金可以重点用于提升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详情>>>

丨发行特别国债后A股趋势性走强

  • 来源:21财闻汇(21世纪传媒公众号矩阵成员)

1998年宣布发行特别国债后的第二天(8月19日),上证综指由1071点上涨到1126点,日涨幅为5.1%,上涨行情持续了6个交易日,直至8月25日的1179点,共涨了9.3%。1个月后,上证综指为1207点,涨幅为12.7%(自8月19日起)。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国债的当天,上证综指从4132点上升至4253点,日涨幅为2.9%,随后股市有所下调,直到7月5日(3615点)重启上升行情,最高达6092点(10月16日)。

市场分析认为,结合特别国债在内的多项宏观政策发力,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将加速推进,经济将在此后开启强劲反弹,恢复到潜在增速附近。因此,稳健回升的基本面也将大概率对A股产生提振效应。详情>>>

丨21观债丨一文看懂特别国债的“特别”往事

  • 来源:21观债(21特色栏目)

特别国债是国债的一种,其专门服务于某项特定政策,支持某特定项目需要,因此被成为特别国债。在中国国债发展历程中,曾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

第一次:补充四大行资本金。1998年8月,财政部宣布发行期限为30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专项用于补充上述银行资本金,以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第二次:购买外汇注资中投。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经授权,宣布将发行200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注资中投公司。

其背景是,当时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资金大量增加,出现了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为改善宏观调控,增加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缓解流动性偏多的矛盾,同时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提高外汇经营收益,国务院提出拟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的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中投公司的资本金。

第三次:续作。2017年8月,2007年发行的特别国债1期(6000亿元)到期,财政部决定续作该笔债券。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部向有关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两期特别国债,后央行从有关银行处购回两期国债。详情>>>

(编辑:周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