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健康|慢病管理成互联网医疗重要引擎,如何加速推动医疗场景落地?

21新健康季媛媛 2022-07-14 20:39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在家里进行慢病治疗和管理,所以,需要我们把医疗从院内扩展到院外。针对无论是在院内的慢病管理还是在院外的慢病管理,一定要采用医学的手段去应对。

聚焦数字健康|AI制药跨越新药研发“死亡之谷”?一半火焰,一半冰山 聚焦数字健康|“AI+医药”对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价值有多大? 聚焦数字健康|资本密集入局,如何加速医疗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 展开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当前,我国慢病总人数超过3亿,其中糖尿病患者达1.3亿,位居全球第一。庞大的慢病群体为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中国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7%,疾病负担约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慢病诊疗具有长期全病程管理的特点,同时这一领域有着巨大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出现正为慢病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

在疫情期间骤增的“线上医疗需求”推动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期间,我国互联网医疗机构每月接诊总患者人数超3亿人次,互联网医院的月活用户规模超6000万,巨大的潜在需求正在逐步被激活和释放。如何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加快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将成为解决我国慢病诊疗痛点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互联网医疗面向未来转型的重要一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首届赛诺菲互联网医疗创新生态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对慢病管理仍然基于针对急重症的传统管理模式,即在医院的场景下对慢病进行治疗和管理。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在家里进行慢病治疗和管理,所以,需要我们把医疗从院内扩展到院外。针对无论是在院内的慢病管理还是在院外的慢病管理,一定要采用医学的手段去应对。 

“现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实现院内院外结合,共同完善对医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例如,在胰岛素治疗方面,即使患者在短短的5~10分钟里可以了解到胰岛素如何注射、胰岛素笔如何使用、血糖监测的需求和如何更换针头等,但是其回到家里之后仍然是充满了迷茫,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借助前沿技术,让患者在元宇宙场景里面能够看到医生和护士对自身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指导,这对患者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纪立农说。

赛诺菲大中华区糖尿病治疗领域医学负责人康蕾也在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表示,这两年,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迅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在经历从寻医问药的基础保障模式向提供多元健康服务的模式转变,期待能够逐步实现均衡医疗资源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慢病患者需要长期全病程管理,目前还有方方面面的需求未被满足,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为慢病诊疗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慢病管理”成健康时代方向

受政策利好影响,互联网医疗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在我国卫生医疗总支出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15年至2019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年复合增速为44%,处于超高速发展状态。根据IQVIA的预测,未来三年内互联网医疗规模将以高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中国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国民健康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政策利好,健康管理市场具有巨大潜力。2016年以来,中国亚健康人口比例超过70%,人口规模超过9.5亿,中国亚健康群体潜在健康管理需求巨大发展。

在生态体系中,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帮助医院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辅助医生更高效高质地管理患者,还使患者更方便地使用医疗资源……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不仅聚合各方资源,还为各方参与者赋能,实现互利互惠,推动慢病管理行业发展。《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蓝皮书》,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2019年达694.1亿元,预计2024年达2177.1亿元,预测期年复合增速25.7%。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各类慢病患者合计超过4亿人,慢病相关的医疗支出约占总医疗支出的7成,因此慢病管理一直是医疗市场中开发潜力极大的市场板块。从我国整体慢病管理服务行业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慢病患者仍依赖于公立医院的问诊及购药,院外慢病管理的概念也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类市场参与者仍在不断尝试可能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思路。 

“慢病管理服务市场的竞争企业类型众多,线上/线下药房、互联网平台、院内系统服务提供商等都有对应的头部企业参与竞争,且都找到了一定的市场切入点和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但核心仍是打通患者端、医生端和药房端三大主体,提供持续的慢病问诊与购药服务,其中患者数量的积累以及各环节间的商业闭环的实现是目前业内企业竞争的重点。”王文华说。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俞卫教授表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模式和患者需求是紧密关联的,比如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是公立医院主导,服务的短板就是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不充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县域乡村地区很难找到医院,导致大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患者没有更多的咨询通道。在互联网医院还不能做到治疗主体的模式下,互联网医院的延伸服务,未来很可能是从实体医院的扩展,即为实体医院一种补充模式。

“英国、法国都是朝互联网医院替代性发展,中国、德国、俄罗斯都是朝补充性发展。如果从功能角度来看,两种模式可能会殊途同归,但是组织结构不一样。当互联网从慢病管理、咨询,一直扩展到健康的时候,再次提出了需求的问题,健康是很重要,但是人在健康的时候往往把健康的需求放得很低。那么,我们提供的很多服务是不是和居民的需求匹配?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互联网医院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俞卫说。

“互联网+健康管理”如何实现落地?

根据相关数据调研,80%以上的消费者有健康管理服务支付意愿,其中30岁至50岁消费者的医疗服务使用频率较高,意愿较强。2021年,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慢性病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是国民健康体系未来的建设方向,也预示着未来国家政策将扶持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

安永方面通过市场观察也发现,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可以跳出远程诊疗传统业务,向大健康管理模式转型,以诊疗为核心业务并向外延伸,从“有病治病”的被动医疗模式转变为国民主动进行大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能使得互联网企业跳脱出严格的医疗政策限制,以医疗为核心,发展衍生业务,涉及保健品、形体改善、饮食管理、运动习惯、海外就医、慢病管理、定期体检、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等领域。

如此也催生了不少智慧医疗企业走向了资本化的路径。近日,智云健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价30.5港元,市值超170亿港元,成为互联网医疗中为数不多冲刺IPO成功的企业之一。王文华表示,中国的整体互联网医疗行业长期以来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各类企业不断尝试各类商业模式与运营思路,不断累积客户资源拓展业务范围,市场在近五六年来迎来了高速发展,并诞生了一批业务种类繁杂的龙头企业。市场参与者中,既有基于原有线上/线下药房或医院网络进行运营与其他线上业务拓展尝试的医疗服务型企业,也有先短期积累大量用户资源再通过增值服务变现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智云面临的挑战包括自身商业运营模式与市场竞争两方面。”王文华说,自身商业模式方面,智云在C端用户积累方面仍需长期营销投入,如何通过业务模式拓展实现收入变现与盈利仍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市场竞争方面,智云健康在慢病管理市场中用户与医生资源积累方面尚未进入第一梯队,且在关键的问诊和购药服务环节与同行业其他领先竞争者(特别是以线上/线下药房与互联网医院为基础业务的企业)相比缺乏扎实的底层基础。

而在数字医疗营销市场的竞争方面,智云则主要面临两类平台型企业,其一为医脉通、丁香园等面向医生端的信息平台,其二则为面向患者端的电商类平台,相对而言前者与智云的竞争关系较为明显,而智云在医生和医院数量积累方面离业内头部企业仍有相当的距离。

智云健康首席运营官、副总裁贾彦表示,在医院场景,我们自主研发了智云医汇这样的SaaS系统,目前已经覆盖了2500家医院,其中百强医院有35家。在院外药店场景,智云健康自主研发了智云问诊SaaS,目前合作药店达到了18万家,国内就十多万家药店,并为药店场景下的慢病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合规的药师服务,去年一年总处方量达到了1.6亿张。

“慢病管理服务是基于医生和患者的长期的信任关系,通过提供全面的院内解决方案到院外药店场景的解决方案和个人的慢病管理解决方案,覆盖院内外慢病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贾彦说。

(作者:季媛媛 编辑:徐旭)

季媛媛

记者

新健康版记者。跟踪报道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解读。常驻上海,关注新药研发,也关注疾病预防。(微信号:jyy199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