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科技大学熊辉:新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发挥重点产业的带动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吴立洋,实习生吴峰 乌鲁木齐报道
2022-07-20 12:51

“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在医学,交通,还是在政务管理等领域落地,关键点就在于领域知识与技术知识的融会贯通。”

南方财经全媒体 记者吴立洋 实习生吴峰 乌鲁木齐报道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总体布局,7月1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创新发展”院士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本次论坛围绕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展开,邀请到近百位“两院”院士、专家、企业家等出席。

在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中,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其立足于计算机科学,但又可以与其他各领域学科、产业相结合,通过高效便捷的计算机技术推动各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

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主任、中国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熊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并发表观点,针对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熊辉从合规、安全、人才等角度,为高科技企业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提出建议,并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新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关注技术的发展周期与合规监管

《21世纪》:今天的院士论坛上,很多院士专家着重探讨了能源、医疗等科研和产业领域的问题,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你觉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到这些具体的产业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问题是需要注意和提升的?

熊辉:关键的问题是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掌握领域知识,又掌握技术知识的人。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在医学,交通,还是在政务管理等领域落地,关键点就在于领域知识与技术知识的融会贯通。

换句话说,既要懂得人工智能技术,又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比如说做合成医药生物学,必须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否则很难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因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基于数学的技术手段,如果没有办法把对应领域的具体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就算掌握相关技术,也很难实现问题的解决。

所以,现在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但是难点在于当前我们的教育系统很难培养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都是从实战中、实践中走出的。

我自己是科班出身的计算机系博士,还是统计系的辅修博士 ,我所掌握的都是技术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包括将相关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市场分析,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时。这些领域知识都需要靠自我学习来进行补充。

所以说,复合型人才是非常难以培养,不仅需要具备将计算机知识与应用领域相结合的自我意识,还要有参与实战的机会和经验。

《21世纪》:在具体的产业实践中,当前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可能陷入了一些发展上的困境,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具体的产业,尤其是作为一个企业实体去成长发展的时候,应怎样通过市场机制来更好地促进技术发展和企业成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熊辉:人类任何技术的发展历程都符合橄榄形的“高德纳曲线”,这个曲线有几个重要的时期。首先是泡沫期,即刚开始所有资本都非常看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对该技术抱有非常大的期待,技术可以慢慢成熟。而当成熟到高峰后就会转而进入泡沫破裂期,破裂并不意味技术本身不行,而是代表刚开始远超实际的期待值回归现实,此时也会有部分资本退场,这也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然后是平台期,此时技术已基本成熟,开始转入正常的生产时期。

比如说,早期的数码相机技术,刚开始大家非常期待,后来这个“泡沫”破裂了,之后技术继续慢慢发展成熟,最后都会进入到正常的生产期。

所以理解一项前沿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情况,需要结合其具体的发展阶段,观察其是否能把握关键发展机遇。比如,纯粹的高科技企业可能在乎的是这个时期,偏制造的企业则会在乎另一个机遇期,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高德纳曲线中所追求的生命周期、目标区域是不一样的。

《21世纪》:目前人工智能以及其他一些前沿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合规方面的问题,对于新兴技术的拓展和应用,我们如何在保证技术可控、技术安全的情况下,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熊辉:当某一项技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时,都很容易出现科技发展和监管调节的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技术高速发展时,做技术的人本身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个技术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应,在负面效应显现之后政府监管、法律约束才能同步跟上,这形成了监管的相对滞后性。

去年中国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两部法律出台后,各个企业对于数据的合规使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就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层面。但是我也认为,任何时候技术的发展和政府规章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出台,都会存在着相关滞后的关系。

因此,监管部门同样也需要懂业务的技术高手,能更早更快地意识到技术中潜在的问题。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规范化、明确化,我们对于技术引发相关问题的处理、应对能力也将得到长足的提升。

以创新促进新疆发展

《21世纪》:对于新疆如何实现以创新促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熊辉:当前整个世界的发展,已经从最早的产品驱动、市场驱动到现在的管理和创新驱动的这种高级发展阶段。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经常讨论的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通过创新来促进整个产业的高速发展。

这一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创新人才团队的构建,二是创新机制的构建,三是创新文化的构建。此外,创新还涉及到资本的投入。

本次论坛上也有专家提出,从推动力的角度,以前中国发展早期是市场驱动型的发展,属于劳动密集型叠加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而现在是以机制创新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式发展。

从新疆发展路径的角度来说,我建议还是应该专注于新疆的重点产业,比如石油化工、新能源、特高压输电、东数西算等。

以能源为例,如何在新疆现有的石油石化等传统矿产资源基础上,更好地做到新能源开发利用,并将其演变为新疆特有的能源优势。

形成能源优势后,新疆能够围绕自己的重点行业形成人才聚焦,机制突破,技术创新,文化创新,资本积累,再回过头来促进重点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新疆快速发展。

《21世纪》:特别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对新疆的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新疆作为核心区,其作用会在创新当中有怎样的体现?

熊辉:新疆以创新驱动发展在“一带一路”方面有非常多的体现,比如产业链的打造与运输链的制造。

供应链的打造方面,新疆现在处于核心枢纽位置,从产业链配置的角度,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强化新疆在“一带一路”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运输链方面,在整个“一带一路”运输系统中,新疆可以被打造为一个智能调度中心、核心枢纽,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种技术的发展,比如说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整个大数据供应链机制的发展。

《21世纪》:本次新疆举行院士论坛,也是希望更多的一些科研成果能转化落地,通过这次交流座谈,接下来你的一些成果会有在新疆落地的想法吗?

熊辉:就如我一开始所建议的,要围绕着新疆的这个重点产业、特有优势,能源方面我们很多智能化技术,如“双碳”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就可以直接在新疆这个应用场所非常好的落地,也可以帮助培养相关科研领域的人才,形成与人才培养的互动,实现“产学研”的结合。

再比如特高压输电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智能化的分析手段进行故障排除,优化整个特高压传输系统方面的技术和应用,也可以在新疆实现落地。

(作者:吴立洋,实习生吴峰 编辑:李博)

吴立洋

上海中心记者

关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合规问题,微信:ww16251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