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见长三角⑤丨长三角多地高新技术产业逆势上扬,合肥应带动区域创新能力

意江南许秋莲,实习生潘家传 2022-08-09 22: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速较此前放缓,但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技术制造业整体仍加速增长,科技投入也不断加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沪苏浙皖41市2022年上半年公开数据。 

省会城市中,上半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南京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1%;杭州市1-5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4%。

长三角部分中小城市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常州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31.0%,泰州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17.5%,衢州、舟山、池州、六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0.5%、28.1%、37.5%和24.1%。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上半年科技相关指标位于长三角前列。

分析认为,这离不开合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的突出贡献。近十年来,合肥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指标大幅跃升。仅今年上半年,合肥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892家、同比增长54.7%。

如何将合肥的科创发展影响更好辐射到周边区域?受访专家建议,要开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技创新源头研究,争取更多国家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布局合肥,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合理利用方面,探索更多让科学家企业家认同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就近就地交易转化就地应用。同时,进一步推进“两心同创”和G60科创走廊各项规划及行动的落实。

长三角多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向好

长三角是我国科技创新最“热”的区域之一。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相关的经济指标。

从公开数据来看,整体上,江苏、浙江、安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呈正增长,安徽省GDP增速最快,为3%。受疫情影响,上海市上半年GDP比去年同期下降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1.3%,但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克服疫情影响,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1%,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逆势增长,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2%,8.2%。

从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来看,江苏、安徽、浙江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8.3%和6.7%。

从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5%,居长三角首位;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加13.5%。

此外,多地上半年科创投入也在增加。以杭州为例,根据杭州市科技局公布的结果,1-5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9.7%,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9.4个百分点。技术合同交易额451亿元,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2405家,两项指标居全省第一位。杭州市财政重点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上半年实现增长33.5%。

合肥要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

近年来安徽在科创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是省会城市合肥科创各项指标增长明显。

根据《安徽创新发展统计监测体系》测算,今年上半年,安徽创新发展总指数为115.9,增长15.9%,省创新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260.8亿元,全省9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188.8亿元,增长16.6%。

“十年来,安徽实现了‘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都超1万亿元,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有1台是安徽制造。”在7月20日上午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安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介绍道。

具体到合肥来看,根据合肥市科技局数据梳理,2022年1-6月,合肥市主要创新指标快速增长。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28.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和4.6%;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892家、同比增长54.7%;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过会企业3家,目前全市共有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17家。

要注意的是,虽然合肥科创能力发展迅猛,但是安徽其他城市科创实力差异仍比较明显,区域整体科创能力还有待提升。下一步,合肥经验如何进一步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

对此,安徽社科院城乡经济所所长孔令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一步建议合肥一是要服务国家战略,组织力量开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技创新源头研究,争取更多国家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布局合肥,提升合肥国际创新枢纽城市的地位。

二是更好地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及其他大院大所科研优势,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探索更多让科学家企业家认同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就近就地交易转化就地应用。

三是推进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与张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做好G60科创走廊各项规划及行动的落实。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张峰建议,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较多成果,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必须立足创新生态环境,系统化推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有效的主体链接、平台链接、市场链接、场景链接和一体链接。

【瞰见长三角·2022上半年经济数据解读】

出品: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新闻部、上海新闻中心

统筹:李博 卜羽勤

撰文:许秋莲 赵子健 陆爽(实习) 潘家传(实习)

本篇采写:潘家传 卜羽勤

编辑:李博

(作者:许秋莲,实习生潘家传 编辑:李博)

许秋莲

记者

常驻上海,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和新消费领域。邮箱:xuq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