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截至目前,财险业“老三家”(即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均已完成上半年业绩披露。
数据显示,上半年,“老三家”业绩收入良好,保费增长速度均超过9.9%。其中,人保财险保费规模最大,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66.71亿元,同比增长9.9%;平安产险保费收入1467.92亿元,同比增长10.1%;太保产险保险业务收入915.71亿元,同比增长12.3%。
具体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老三家”为首的财险公司车险业保费收入持续升温、盈利能力持续加强,且行业马太效应严重,资源、收入进一步向头部险企集中。
同时,“老三家”意健险、农险、责任险等非车险业务收入在2022年上半年同样实现高速增长,公司收入结构趋向平衡。
“老三家”上半年车险保费增速均超6.5%
车险业务始终是财险公司的“王牌”。从上半年数据看,各公司车险业务已逐渐摆脱综改后的业绩低谷。
从保费收入增速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2022年上半年保费增速均维持在6.5%以上,分别为6.7%、7.3%及7.9%,较2021年上半年的-7.8%、-6.9%、-6.9%及2021年全年的-3.9%、-3.7%、-4%回温明显。
从综合成本率上,“老三家”通过优化定价模型、加强风险筛选及精细化费用投放等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成本,三家数据均有下降,其中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4.4%,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6%,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西部证券分析师罗钻辉指出,若依照银保监会月度数据中机动车辆险保费/保单件数、机动车辆险保额/保单件数作为件均保费、件均保额的近似度量分析,可知近期件均保费呈现稳中略升态势,车险行业已步入综改后的相对稳定期。
此外,车险综改后,业内“马太效应”持续加强。
据“老三家”半年报信息披露,平安产险车险业务市场占有率为24%,较去年同期的23.8%再上升0.2个百分点。剩余人保财险、太保产险虽未披露车险相关数据,但人保财险整体业务市场占有率为34.4%,较去年同期的32.8%上升1.6个百分点。
而从行业净利分布看,2021年,财险业内82家机构共实现净利润527.79亿元,其中“老三家”共实现净利润460.69亿元,分走了行业近九成的利润;2022年一季度,“老三家”收入持续稳居业内前三,共实现净利润136.29亿元,其中人保财险净利收入行业第一,高达86.54亿元,占盈利财险公司比重50.72%;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紧随其后,分别实现净利33.89亿元及15.86亿元。
国泰君安金融研究组组长兼非银首席刘欣琦在研报中指出,车险综改下,财险业龙头保险公司马太效应依旧明显,行业收入进一步向头部保险公司集中。罗钻辉同时指出,车险综合改革推动行业发展步入新纪元后,在车险业务降保费、增保额、提质量的发展趋势下,“老三家”之外机构在保费收入上或面临更大影响。
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表示,上半年公司车险的盈利状况较好,车险综改以来,公司对外建立了品牌、渠道、服务定价的优势,未来竞争优势仍将持续。“内部我们‘三湾改编’做了渠道清分,下一步的销售费用的真实性、有效性,包括渠道销售成本的管控,以及我们固定费用的降本增效还都有很大的管理空间,同时,在理赔方面我们有很多赔付率下降的空间。”
除传统车险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及专属车险的落地,头部保险公司也将资源向新能源车险业务倾斜,欲在新赛道获得一席之地。
人保财险表示,在产品设计上,公司已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挖掘个人客户业务增长新空间,推动法人客户业务提速增效,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稳固市场领先地位;平安产险则表示,公司已在新能源领域,汽车之家提供多种产品,满足不同新能源车企的需求。
农险、责任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高
除车险收入外,“老三家”的意健险、农险、责任险等非车险业务收入在2022年上半年同样实现高速增长。
如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78.63亿元,同比增长12.8%,非车险业务占比53.4%,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整体业务结构更加均衡;太保产险上半年则实现非车险保险业务收入434.02亿元,同比增长17.6%,成本率为98.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以意外伤害险及健康险为例,随着公众对身体健康重视加强,百万医疗险、意外健康险等短期产品由于其价格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广等优势广受关注。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人保财险整体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88.82亿元,同比增长14.7%,赔付率82.7%,综合成本率10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平安产险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8.98亿元,同比增长4.6%,综合成本率92.7%;太保产险上半年健康险业务收入105.28亿元,同比增长28.2%,综合成本率102.1%,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政策方面,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曾于6月8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保险产品范围的通知》要求具体产品类型以及产品指引框架和示范条款由银保监会商财政部、税务总局确定。同时,年内广东、广西、上海、河北等多地监管局也曾陆续出台文件,规范辖内健康险、意外险市场。
除意健险外,农险、责任险、货运险、信用保证险等“小众”险种在年内同样实现了高速增长。
其中,人保财险农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7.21亿元,同比增长24.2%,农险赔付率78.7%,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责任险保费收入192.65亿元,同比增长2.1%;信用保证险保费收入26.74亿元,同比增长129.9%;企业财产险保费收入95.39亿元,同比增长1.1%;货运险实现保费收入25.8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他险种收入82.02亿元,同比减少13.3%,主要由于特险和工程险业务规模同比下降所致。
平安产险责任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11.5%;保证保险业收入105.58亿元,同比增长8.2%;企业财产保险业务收入48.78亿元,同比增长1.7%。
太保产险健康险业务收入105.28亿元,同比增长28.2%,综合成本率102.1%,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公司农险业务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38.1%,综合成本率97.8%;责任险业务收入82.75亿元,同比增长23.2%,综合成本率99.7%,保持承保盈利。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李致鸿)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