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依法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通过案件审理明确数据权利司法保护规则

21法治前沿王俊 2023-03-07 17:52
最高法:防止父母过度干预子女婚恋生活 子女受胁迫结婚可请求撤销婚姻 最高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五年来审结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2.9万件 ​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妥善审理涉数字经济案件,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 展开更多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王俊 北京报道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发展经济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最高法报告中也对此做出了回应。最高法报告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五年来,审结一审商事案件2472.3万件,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法治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及时修复企业信用179万件次,对13万个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促进消费30条,严厉整治“霸王条款”、消费欺诈、预付式消费陷阱等行为,依法保护新零售业态、新个体经济,支持、规范社交电商等多样化经营模式,促进增强消费信心。出台稳定就业14条,明确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裁判标准,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试用期合法权益,平衡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

最高法报告提出,助力稳经济增信心,人民法院妥善化解合同履行、商铺租赁、物流运输等涉疫纠纷77.9万件,多数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帮助大中小微企业互谅互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运用民法典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等条款,积极协调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等方式履行债务,鼓励业主或债权人减免租金、减免逾期利息。

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对依法应当采取查封、保全的财产,尽可能采用“活封活扣”,有效释放361万件案件所涉查封财产的使用价值和融资功能。及时修复企业信用179万件次,对13万个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通过一系列“放水养鱼”柔性措施,让守信的企业摆脱困境、轻装上阵。

内蒙古、辽宁、湖北、湖南、广西等法院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法院主动为出海“抢订单”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竭力对市场主体拼经济创造“暖环境”。

五年来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9.4万件

创新是经济发展驱动力。最高法报告提出,人民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创新动力。五年来,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9.4万件,同比增长221.1%。

审理涉5G通信、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案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植物新品种权司法解释,审理“金粳818”水稻、“丹霞红”梨树等相关案件1585件,激励育种创新。

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2022年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额较2018年增长153%,在涉WAPI通信标准必要专利侵权案中判赔1.43亿元。我国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基本形成。

数字经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

最高法报告提出,人民法院依法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审理大数据权属交易、公共数据不正当竞争等案件,明确数据权利司法保护规则。惩处滥用数据、算法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坚决制止“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等“店大欺客”行为。规范直播带货、付费点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保护创新经营,惩处非法逐利。浙江温州法院积极探索数据资源专业审判机制。北京、天津、上海法院对盗播北京冬奥会、世界杯等行为及时作出禁令,促进优化数字文化市场环境。

(作者:王俊 编辑:郭美婷)

王俊

记者

做数字经济时代的观察者。微信:wangdajun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