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横琴报道
“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血脉,如何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促进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内容。”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任会长李东荣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
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李东荣认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其内涵和主要内容,包括方向和目标、配套改革体系、突破路径和依赖手段,以及组织保障体系和人力资源支撑。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和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完成大湾区建设的战略任务提供金融支撑保障。
牢固树立金融服务民生、支持实体经济的正确导向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关键在于坚持围绕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从这些有场景的客观需求出发来提升金融效能”,李东荣表示,只有坚持这样,我们在整个金融产业生态的建设上才不会走偏方向。
近年来,为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均强调金融发展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的基础性功能。金融监管部门也相应制定出台多个配套的金融支持改革措施。
李东荣指出,在贯彻落实这些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民生的方向,始终围绕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适应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现实需要,去研制开发出企业和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始终要立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经济活动特点和资源禀赋条件,注重发挥金融对支持培育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推动小微、“三农”等普惠金融业务扩面、提质、降本等方面的作用,探索推进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创新,更好地为老百姓和实体经济服务。
持续推动大湾区金融融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大湾区立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金融中心和四个核心城市”的现实,已然形成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效率。
在此基础上,今年年初,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澳和深港发展的意见。
“这为进一步扩大大湾区金融开放,推动大湾区各区域之间机制的对接和联通,降低异地协同成本,实现粤港澳三地之间相应的规则对接、产品服务互认、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李东荣表示,接下应该依托大湾区较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借助大湾区中重点金融城市的辐射作用,以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展现湾区对全球资源的凝聚作用,并在激活区域经济活力的同时积极发挥人民币在跨境计价结算过程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科技伦理等方面的政策制度研究和制定,为湾区金融高质量提供这些不可或缺的软环境支持。”
大力推进数据要素的互联互通,推动数字金融领域的“新基建”建设
随着国家对数据作为重要战略要素地位的确定,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都凸显了数据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中既包括数据管理法规制度建设,也包括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李东荣指出,过去的几十年里,大湾区在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这为大湾区初步搭建了资源要素流通的高速公路,为湾区内资金、数据等要素的有效流转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中,数据要素的流转发挥着更加基础性的作用。
李东荣认为,数据要素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催化剂”,对提升生产效率具有突出的乘数倍增效应。“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能否增加高质量数据的有效供给,让数据合规、高效地跨境流动,实现多维度的共享,让建好的‘高速公路’上可以‘车来车往’,将会成为大湾区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李东荣进一步表示,为了规范和便捷数据要素的流动,有三方面的基础工作要做:一是做好涉及数据流动的法规制度建设;二是深度挖掘数据技术在金融服务及金融监管中的研发和应用,综合运用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推动金融、产业、政务等领域数据要素融合应用;三是从整个行业的需求出发,从顶层设计层面规划和建设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加快金融数据中心建设和灾备中心布局优化,构建绿色、安全、高可用的金融算力基础设施。
加强区域间金融监管合作,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
李东荣指出,随着大湾区融合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流动的加快,不能忽视风险要素流动的加快也是必然的。因此,加强大湾区内各区域之间的金融监管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总是在你追我赶的动态博弈和螺旋式上升中寻求更高水平的平衡。”为了更好地统筹处理好扩大金融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李东荣建议,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粤港澳三地金融监管部门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金融沟通联络机制,不断加强金融监管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树立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推动粤港澳三地在金融监管规则上准确把握政策原则,有序开展跨境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深化监管科技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依托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种种手段建立风险监测平台,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网络安全管理,强化数据治理,着力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
与此同时,加强粤港澳金融消费者保护,加快金融科技伦理建设。把以人为本、公平公正、权责清晰等科技伦理要求贯彻到业务规划、技术应用、产品研发等金融科技活动全过程。促进三地金融管理部门交流协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创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渠道与方式,着力提升大湾区金融消费者的整体数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高度重视现代化金融人才培养,为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要完成粤港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支能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金融专业队伍。” 李东荣指出,要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巩固其之前已具有的各类人才聚集的优势。“把下一步人才培养工作聚焦到培育我们所急需的市场化、法制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人才方面”。
其中,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李东荣建议,应注重深化产学研有机协同的专业人才认证和继续教育机制,加强金融从业人员数字化思维和科技创新观念的培养,注重人才在业务和技术不同岗位的适度流动,培养更多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实现大湾区高质量的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李东荣在最后强调,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绝不可能是孤军深入的,一定是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前提的,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沃土,金融不可能高质量发展。“所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还仰仗于粤港澳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基础的支撑。在这个前提下,金融才有可能反作用于经济,更好地服务于经济。”
(作者:家俊辉 编辑:梁小婵)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