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观察丨专访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东盟国家普遍希望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 深圳报道
9月5日至7日,第43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9月7日在雅加达表示,东盟与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势头持续保持强劲,将产生更多成果造福东盟与中国民众。
2023年是中国与东盟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二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中国—东盟关系不仅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为互利的关系之一,更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今年以来,史忠俊频繁出访东南亚国家。他称,东盟国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我访问的六国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但都无一例外期待加强本国(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更多增长动能,实现自身经济稳步发展,并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他还观察到,东盟国家普遍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部分国家对双边合作抱有更大期待。“我认为,除继续加强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外,可积极开拓新领域新平台,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公共卫生等新兴领域密切交流合作,造福双方人民。”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受访者供图)
东盟经济基础和潜力是底气所在
《21世纪》:9月7日,第43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雅加达闭幕。你认为本次东盟峰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性?
史忠俊:第43届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刚刚闭幕。本届峰会聚焦经济议题,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多个领域发表一系列成果文件,达成广泛合作共识。
在疫后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本届东盟峰会取得丰硕成果,传递出地区国家维护和平安宁、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为地区国家经济增长、地区经济一体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会议就“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印太展望互利合作发表联合声明,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在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合作的成果文件,宣布2024年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我认为,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指明了方向。
《21世纪》:应如何理解本次峰会主题“东盟要旨:增长的中心”?
史忠俊:东盟发展成为增长中心的底气和信心,来源于地区经济增长的牢固基础和巨大潜力。东盟官方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东盟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东盟平均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7%,同时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东盟增长率将在2024年加速至5%。另有预计认为,到2030年,东盟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是东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重要资本。
合力应对各类传统、非传统安全挑战
《21世纪》:2003年,中国—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哪些发展?
史忠俊: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发展、成熟,成功走出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不仅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为互利的关系之一,更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这些年间,双方政治互信更加坚实。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东盟始终保持密切交往,尊重各自发展路径,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共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宗旨,不断深化传统、非传统安全领域务实合作。
双方互利合作更富成效。中国与东盟聚焦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视彼此发展为重要机遇,始终保持市场相互开放,双边贸易额去年已达9700多亿美元,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如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中国与东盟同意加快推进自贸区3.0版建设,相信这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新动力。此外,双方还就区域互联互通达成充分共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稳步推进,给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双方友好民意基础更为牢固。30多年来,双方人员往来更加密切,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地方务实合作成果层出不穷,旅游、教育、文化、智库、媒体、体育、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同时,双方搭建了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为双方民心相通搭起了重要合作桥梁。
《21世纪》: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你认为中国—东盟关系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坚持哪些共识?
史忠俊:当前世界总体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气候变化、环境、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问题复杂严峻,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也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更要坚持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坚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坚持以自由贸易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这些重要原则是双方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保障。
具体而言,一是要继续加强政治互信,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双方应不断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认真落实好《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等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防止零和博弈等消极思维对发展合作带来冲击,合力应对各类传统、非传统安全挑战。
二是要持续推进经贸合作,深化利益融合。双方应发挥经贸互补性强的特点,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融合,力争2024年内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面向未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应更加聚焦合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形势,携手推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转型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分享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机遇。
三是要进一步密切人文交流,持续推进民心相通。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双方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等领域交流,鼓励高校、媒体、智库等社会各界开展更多交流活动,不断深化文明交融、民心相通,推动人文交流尽快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经贸合作是重要基石
《21世纪》:本次峰会聚焦经济话题,你认为在中国—东盟合作关系中,经贸合作承担着哪些重要作用?
史忠俊: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给11国20多亿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打造了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合作样板。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是双方关系不断走深走实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中国东盟贸易“蛋糕”不断做大,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中国和东盟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7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59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3%。
中国与东盟还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截至今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6500家。
同时,双方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不断加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能源转型、环境保护、减贫等领域合作,双方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可以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快速深入发展为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注入了强大动能。同时,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有助于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
多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成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的重要助推器。中国与东盟双方对区域合作的理念相似,都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支持者。
《21世纪》:在经贸合作方面,未来有哪些发展机遇?
史忠俊:我认为中国东盟未来经贸合作可以抓住三个机遇。一是随着RCEP红利进一步释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深入推进,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域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将进一步深化、韧性将进一步增强,从而有效增强中国与东盟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二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各国发展战略的深入对接,双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需求将更加强劲,交通和通信等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将迎来更大发展。同时,双方可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贸易畅通合作,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深化“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推动形成更加开放的区域大市场。
三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和东盟在5G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新能源技术开发应用、绿色投融资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我认为,未来双方经贸合作的“含金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释放“一带一路”发展红利
《21世纪》:我们具体谈谈“一带一路”。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前十大国家中东盟国家占7个,前三位分别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你认为“一带一路”在哪些方面促进了中国-东盟关系?
史忠俊:东盟国家处于“一带一路”的陆海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
当前,中国与东盟十国均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发表“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印太展望互利合作联合声明。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东盟结下累累硕果。比如,中老铁路助力老挝实现“陆联国”梦想,印尼雅万高铁也将激发沿线数千万人口经济活力,中印尼、中马、中菲的“两国双园”开启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模式,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中老泰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将有力助推东盟经济持续增长。
我相信,随着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共建“一带一路”所释放的发展红利也将越来越大,双方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越来越强。
《21世纪》: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东盟中心有何具体计划?
史忠俊:中国—东盟中心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部门、东盟国家驻华使馆保持密切沟通,通过共办合作论坛、吹风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推动双方政府机构交流,促进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政策对接。
同时,中心积极搭建贸易投资平台,为双方企业和产品进入对方市场积极牵线搭桥,定期赴东盟举办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组织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政府主管部门、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当地商协会及企业面对面交流,分享第一手信息,考察工业园区和重要项目,促成“一带一路”合作意向和项目落地。
此外,中心积极开展中国与东盟教育、文化、旅游以及新闻媒体等领域交流项目,不断拉紧双方人文纽带,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双方关系可持续发展创造友好有利的民间氛围、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东盟国家普遍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21世纪》:我们了解到,今年以来,你频繁出访东南亚国家。能否请你谈谈出访感受?观察到了哪些新变化?
史忠俊:今年以来,我先后出访了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缅甸六个东南亚国家,与所在国外交、贸易、教育、旅游等政府部门高层进行密集会见,与当地商会、高校、媒体等各界人士交流。整体感受是东盟国家聚焦于发展、友好、合作,中国东盟合作前景光明。
东盟国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我访问的六国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但都无一例外期待加强国内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更多增长动能,实现自身经济稳步发展,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我还观察到,新形势下,东盟国家普遍希望与中国加强友好,增进交流,尽快恢复人文交往和人员往来至疫情前水平,推进民心相通。
东盟国家普遍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部分国家对双边合作抱有更大期待。我认为,除继续加强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外,可积极开拓新领域新平台,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公共卫生等新兴领域密切交流合作,造福双方人民。
总体而言,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双方合作前景光明。目前,中国—东盟中心正在与各方积极沟通协调,稳步落实访问成果,争取有更多实实在在的经贸、人文项目落地。
(作者:何柳颖 编辑:和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