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科普|“支原体肺炎”话题接连上热搜:多地感染病例增多,如何避免用药治疗误区?

21新健康林昀肖,实习生许晓彤 2023-10-18 16:36

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支原体肺炎”也登上微博热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昀肖 实习生 许晓彤 北京报道 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支原体肺炎”相关话题也于近日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据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

在症状方面,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关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手段,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一部副主任韩桂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常见治疗药物有三大类,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型四环素类以及喹诺酮类,在没有药敏试验,经验性选择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抗生素使用,其中,儿童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而在家中治疗支原体肺炎时,抗生素滥用是主要误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兼性厌氧菌,无细胞壁,青霉素、头孢这类抗生素对其无效。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据介绍,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的研究,对北京地区2015~2020年ARTI(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MP(肺炎支原体)患病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地区ARTI患者MP患病率呈现明显的“一峰一年”的流行模式,从2015年到2020年,在ARTI患者中MP的年阳性率分别为3.97%、6.12%、6.46%、7.12%、9.30%、1.52%。因此,在2015年至2019年的增长趋势后,这一比率在2020年突然降至最低水平。间隔3年,2023年再次流行也符合流行规律。

肺炎支原体是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目前北京市主要流行亚型为I型。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尤其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班级出现聚集发病情况,但其传染性弱于新冠病毒。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属于间质性肺炎,因此临床体征往往轻于影像学检查结果,而且临床症状消失后,肺部影像学检查还可能有炎症表现。

韩桂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临床中不能单凭一项发热判断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还要根据患者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咽痛、头痛、流涕、腹泻等,以及外周血感染的相关化验指标进行判定。而患者一旦出现发热持续不退、进行性咳嗽加重,乃至胸痛、喘息、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腹泻等症状等,要紧急就医。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儿童)副主任赵顺英表示,今年是支原体的流行季节,孩子发烧或出现咳嗽,尤其是剧烈的干咳,感染支原体的可能性大。

关于支原体肺炎不同年龄群体的症状表现,韩桂玲介绍,不同年龄段人群患支原体肺炎后症状大致相同,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其中,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提示病情较重,咳嗽较为剧烈,类似百日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儿童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这是与老年人不同的地方。

“易感人群以儿童以及青少年居多,尤其五岁以上儿童多见,而根据今年流行情况,五岁以下儿童发病也不少。” 韩桂玲指出。

在并发症方面,韩桂玲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并发症可能出现鼓膜炎、中耳炎、胸腔积液、肠胃炎,甚至并发塑形性支气管炎、肺栓塞、呼吸衰竭、心包炎、脑膜炎、混合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皮肤黏膜损害等。而预防并发症的唯一办法,一旦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抗生素滥用为主要误区

关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手段,韩桂玲表示,常见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有三大类,首先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第二类是新型四环素类,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第三类是喹诺酮类,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韩桂玲指出,对于没有药敏试验,经验性选择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抗生素使用。其中,儿童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由于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因此除非存在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情况,不建议八岁以下儿童使用。此外,喹诺酮类药物存在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建议使用。

关于特殊人群在用药中的注意事项,韩桂玲介绍,婴幼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用药方法也有差异,用药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而对于抗生素也需要慎用,如果明确为细菌感染,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足量足疗程使用;同时,对于解热镇痛药物,也要正确使用;此外,也要注意药物是否可以与奶及其他食物同时服用等。

对于老年人的药物使用,韩桂玲表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细菌感染,在用药时尤其要注意其肝肾功能情况,同时还应注意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喹诺酮类药物带来的神经、精神或心脏方面的影响等。

关于家中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见误区,韩桂玲指出,首先是抗生素滥用问题,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兼性厌氧菌,无细胞壁,青霉素、头孢这类抗生素对其无效,如果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话,不建议使用上述药物;其次是抗生素使用时间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咳嗽未痊愈,就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也是不正确的,具体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使用;第三,抗生素应用量并非越大越好,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此外,是滥用中成药问题,中成药的使用也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支原体肺炎与新冠感染有何异同?韩桂玲介绍,二者均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头痛、流涕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且均可通过呼吸道传染。但相比之下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强,临床发热、咽痛等程度更为剧烈,且发生重症几率更高,一旦发生重症,临床并发症更多,死亡风险更高。此外,新冠感染后,后遗症也较多,如咳嗽、乏力、纳差、活动耐力下降、嗅觉味觉下降等。

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出现斑丘疹、多性红斑等皮炎表现,是新冠感染症状所没有的。同时,韩桂玲也指出,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在不清楚自身感染何种疾病时,不建议使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韩桂玲表示,其他人建议远离传染源、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消毒,同时需要营养均衡、不要熬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保持心情舒畅。

对于肺炎康复期患者,韩桂玲建议,首先要防寒保暖,预防反复感染,尤其对于合并慢性病的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饮食,补充高蛋白,配合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寒凉之品;同时,要适当加强锻炼,循序渐进,逐渐恢复体力;最后,一定要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也十分重要。

(作者:林昀肖,实习生许晓彤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