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丨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用大模型驱动业务,就是在打造新质生产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白杨 北京报道
2024-02-28 16:41

周鸿祎认为,“Sora是在ChatGPT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模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2024年伊始,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再次惊艳了世界。如果说,一年前ChatGPT的横空出世打开了人类通往AGI的大门,那么Sora的诞生,则帮助人类切换到通往AGI的快车道。

Sora发布后,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第一时间评论称,“Sora意味着AGI的实现将从10年缩短到2-3年”。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受访者供图)

去年,周鸿祎化身“GPT布道者”,乐此不疲地在各种场合宣讲“大模型”。其创办的360公司,也要求全员拥抱人工智能,并加速把业务与大模型进行结合。周鸿祎认为,“大语言模型是一场新工业革命,直接对标电力和计算机的发明,搭不上这班车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对于Sora,周鸿祎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提出,“Sora是在ChatGPT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模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差距主要在方向感上

 2023年,火热的大模型席卷全球,中国科技圈也变得热闹起来。而Sora的出现,又为尚未止息的“百模大战”开辟出新战场。

周鸿祎认为,就像ChatGPT一样,一旦OpenAI宣布了新的技术方向,国内的模仿很快就会跟上,所以肯定又有很多家企业会做出类似的文生视频工具。

与此同时, Sora也让其他公司与OpenAI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包括众多中国公司。

“我觉得OpenAI手里还有一些秘密武器没有亮出来,比如GPT-5,这个什么时候发布,完全取决于奥特曼的心情和他的节奏感。”周鸿祎说。

如果细究差距的本质,周鸿祎认为,“差距主要是在方向感上,一旦方向确定,中国公司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会很快跟进”。比如,transformer模型不是OpenAI发明的,但OpenAI是一个选择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往模型中无限增加参数,最终真的“大力出奇迹”,跑出了ChatGPT。

而这次Sora在技术上也有一个巨大的成果,即用transformer架构成功实现了对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的归一化处理。

“之前也有很多文生视频产品,但他们的核心还是用Diffusion模型来做,就是把动画看成多帧图片,然后用一张张图画出来。而Sora是用transformer模型先去理解世界很多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在这种方向性的创新上,OpenAI做得非常好。”周鸿祎表示。

在采访过程中,周鸿祎也提到了很多Sora生产的视频内容。比如他说,“画一个静止的雪和狗,这件事不需要掌握知识,有图像照着画就可以。但是要画出狗在雪地里撒欢,狗鼻子还能粘上雪已经表现出雪的松软性质,没有对这个世界的长时间学习是做不到的。”

周鸿祎还提出,如果Sora开放测试账号,他想让Sora画一场篮球赛。“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看过篮球,不懂得篮球轨迹、得分规则,它是画不出来的。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看过篮球,让他复现篮球比赛是几乎不可能的。”

面对与OpenAI的差距,周鸿祎认为只有正视差距,才能进行追赶。同时,他也指出,中国企业在AI领域与头部企业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无论是transformer模型还是Sora,本质上还是软件,所以这个差距在掌握方向之后,可能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去解决。

大模型带来新质生产力

当下,“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在周鸿祎看来,用大模型驱动业务,本身就是在打造新质生产力。

他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现在很多传统行业的科技创新是靠产业数字化。而数字化的本质是智能化,只有智能化才能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大模型解决的就是自动化的一部分。

不过,虽然很多企业对AI都充满向往,但却不知道从何切入,特别是非AI企业距离AI都还比较远。对此,周鸿祎认为,企业首先应该建立AI信仰,“有了AI信仰之后,我们主张企业要往all in AI的方向走”。

但他进一步表示,所谓all in AI不是说把所有钱都拿去买显卡,而是要考虑改造自己的业务流程和产品服务流程,在流程中找到尽可能多的环节用AI进行加持和赋能。“企业不一定要拿AI做一个新东西出来,微软也没有做出新东西,而是把office、浏览器、搜索全部拿AI做了赋能。所以,含AI量是一个指标,来衡量企业对AI的认知、企业中AI应用人才的多少,以及企业员工对AI的属性程度等。”

至于具体如何拥抱AI,周鸿祎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大概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企业先不要着急把AI和自己的业务做整合,而是先玩AI。“企业可以先搞一个私有化的通用大模型,这个模型不解决任何直接业务问题,但它具备通用大模型常见的能力,目的是让企业员工和领导先用上,进而去熟悉和了解大模型。”

第二步,是企业在定制AI前,要先做好AI的基础设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的知识平台。“企业要训练AI,首先要有相应的知识,但很多知识都是‘暗知识’,这些知识在外面的互联网上找不到,只有企业才有,但在企业中,这些知识也散落在很多人脑、电脑以及邮件、聊天记录中,所以把这些暗知识汇总下来,以及把过去收集的大数据变成可以训练AI的知识,很重要。”

第三步,是有了知识平台后,企业要在业务中选择几个小场景,然后先训练一些垂直小模型来跟业务结合,后面再逐渐把企业的业务用大模型进行赋能。在周鸿祎看来,“做这件事的过程,就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AI不会颠覆行业 

另外,对于大模型的发展,很多人表现出担忧,认为许多行业都会被颠覆。对此,周鸿祎向记者表示,AI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人类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好的工具,它可以让很多人解锁更多技能。

 “特别对年轻人来说,AI可以让你从一个资历非常浅的人,马上跟那些有丰富经验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周鸿祎称,所以AI并不会带来行业的崩溃,它实际上会给很多行业,比如短视频、影视、广告等,带来正向推动,只有那些不用AI的人才会被用AI的人淘汰。

而且在现阶段,大模型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大模型的可信、可控、可靠问题。在接受采访时,周鸿祎便提到了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和注入攻击问题。

他说,幻觉是大模型智能的体现,也是一个双刃剑。在做文艺创作时,幻觉带来的是创造力,但是用在企业内部时,幻觉带来的就是不准确。所以,如何解决幻觉问题,这是目前全世界企业都在探索的事情。

另外对于注入攻击问题,周鸿祎提出,大模型可以成为好人的帮手,也可以成为坏人的帮手。“大模型的发展,让网络攻击的门槛变得更低,现在有很多安全大模型是用来抵御攻击的,但如果有人不怀好意的让大模型帮他写攻击代码,大模型最后可能会成为犯罪的帮手。所以,如何提高大模型的反PUA能力,能够识别并拒绝这些恶意需求,也是大模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周鸿祎提出,“我不觉得监管会对人工智能的进步带来阻碍,相反,如果今天没有任何监管,企业拼命做出各种工具后,好人不一定用得很及时,反而会成为坏人作恶的工具。所以,合理的监管,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正向的推动作用。”

除了安全问题,周鸿祎还认为,算力会是影响大模型发展重要因素。“相比文本,视频所占的存储量要大得多,对算力的需求自然也大幅提升。这次Sora能生成一分钟的视频,从能力上来说,意味着它也能生成十分钟的视频,但它没有做,可能就是由于算力和成本的限制。”

(作者:白杨 编辑:骆一帆)

白杨向TA提问

IT版记者

关注科技互联网领域报道。微信:by_xiansheng(加好友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