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并加强对功能性游戏研发的整体布局、产业应用、跨界协作和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有关功能性游戏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功能性游戏产业发展行业规范与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蔡姝越 上海报道
2023年,我国游戏产值首次突破三千亿关口,用户总量已接近6.7亿。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游戏不再仅仅承载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更是逐渐演变成为跨界赋能传统行业的一项关键载体。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游戏,具有新质生产力显著特征,并具人机协同、真虚空间过渡媒介的新兴产业突出优势。”在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提交的《关于以功能性游戏产业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中,她提出了上述观点。
据悉,功能性游戏可被理解为严肃游戏或应用性游戏。与传统的娱乐型游戏不同的是,功能性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实社会和行业问题,强调游戏的正向社会价值,在传统游戏的娱乐性基础上,更加注重游戏的功能性。
郭媛媛认为,网络游戏产业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功能性游戏产业。以游戏赋能医疗、教育、科普、文化、青少年社会素养培育等领域,通过趣味性的互动体验,可以兼容各行各业功能性、应用型内容,达成教育、训练、治疗等目的。
“功能性游戏正是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的产业形式,在提高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一方面为传统行业带来创新与变革,增加传统产业新质要素;另一方面通过融入设置特定内容、内涵,助力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正向发展。”她表示。
但另一方面,郭媛媛也在提案中指出,功能性游戏产业的发展的前景,目前正受限于多重客观因素。
一方面,因为社会对游戏产业认知的模糊甚至偏颇,游戏产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巨大影响的负面效应,以及社会解决相应问题方式方法的捉襟见肘,对经济、社会、文化有积极作用的功能性游戏产业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生态不健全、政策机制不完备、产业发展支持缺失等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也存在企业以自身人文情怀和做公益的心态发展产业,遵循医疗等领域的严格市场规则,致力于设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性游戏。然而,尽管这些努力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潜在的积极影响,功能性游戏企业仍面临着动力不足的挑战。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对有限,且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尚待进一步明确。
为此,她在提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度正视、重视功能性游戏新质生产力特质,为功能性游戏融入传统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良性健康生态。二是从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政策,引导并加强对功能性游戏研发的整体布局、产业应用、跨界协作和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有关功能性游戏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功能性游戏产业发展行业规范与要求。此外, 制定功能性游戏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游戏产业跨行业结合与融合,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畅通跨产业、跨行业的融合、协作通道,积极推动功能性游戏产品社会性正向价值、功能性辅助价值的能效发挥。
(作者:蔡姝越 编辑:吴立洋)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