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燕 上海报道
不久前,全球首条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迎来首飞——5座eVTOL航空器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飞至珠海九洲港码头,将单程2.5小时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
短短20分钟背后,是飞行器起降设施、空域管理与服务、通信与导航支持、监控与追踪系统、应急预案与救援的协作。
事实上,航空器的起降、停放、补能、通信,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国联证券研究指出,当前的顶层设计中尚未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给出详细的范围与分类,但各地已出台文件均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图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基金经理胡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的基建包括硬基建和软基建两部分。硬基建有机场、起降站、通讯系统、导航系统、监测系统等,以及雷达、高精度地图、气象监测等相关设备。软基建可以分为两部分,空中保障服务包括各级飞行服务平台、空管系统,地面保障服务包括维护检修、保养、能源补给等等。
eVOLT企业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告诉记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3月27日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于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部署,有助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从而形成产业基本的生产关系。
“硬基建”支撑
“硬基建”是低空经济的基石,主要涵盖通用机场、起降站等起降设施,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地图等信息基础设施。
地面保障设施包括具备供各类低空飞行器起降、备降、停放、能源补给等功能的通用机场及起降场地,以及无人机小型起降平台、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eVTOL起降场、直升机起降平台以及停机库、中转站、能源站、固定运营基地(FBO)和航材保障平台等。
此外,结合地区特色,江西共青城拟建设水上码头、水上跑道,苏州也提出要建设水上机场。聚焦产业促进,深圳拟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测试场,无锡也计划打造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飞测试基地,并申请划设测试场专属空域。
通信基础设施主要指通信导航与监视(CNS)设施,包括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监视设备。此外,也包括气象保障、电磁环境监测等设施。
国联证券研究指出,传统通/导/监已发展至适配民航需求,低空经济的无人飞行、低空飞行、超视距运行、空域内多机运行等发展目标,对通/导/监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各地文件来看,新技术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普遍为地区所强调,如安徽提出,支持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北斗数据链、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等新技术融合应用;结合极速先锋城市建设,深圳也提出要同步推进5G-A应用示范、卫星通信创新应用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胡泽指出,当下空管系统面临的挑战来自于低空复杂的感知环境,例如气象、楼宇、通信,而基于5.5G基站的通感一体技术有望解决低空飞行中监视、管控方面的不足,成为ADS-B和雷达的有效补充。
如此前深圳采购的5.5G通感一体技术智能路灯,也可以作为低空经济的通信基础设施:智慧灯杆集成通信基站、环境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无人机充电等功能,可作为低空飞行器的导航参考点、数据采集节点和临时停靠点;通过智慧灯杆收集的数据,也可以构建城市低空信息管理平台,支持飞行规划、环境监测、应急响应等应用。
“当前阶段,低空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关注空管系统、雷达、高精度地图、通感一体等相关方向。”胡泽认为,这些部分的基建是低空经济普及的第一步,部分公司或许很快就能够看到有相关的订单落地。
“软基建”赋能
低空经济隐含数字经济概念,对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软基建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低空监管服务平台等,以及维修站等地面配套设施。
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面向低空飞行器用户,一般具备向低空飞行活动提供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告警和协助救援服务等功能。
围绕飞服,不同地区有所侧重:如安徽提出要建设省级低空飞行数据平台,打造低空飞行数字底座,实现跨省、跨部门数据共享,为空域划设、航路航线划设、飞行仿真、飞行评估等提供能力中台。
低空监管服务平台面向低空空域监管机构,一般具备空域流量和容量管理、飞行计划审批、空中交通风险识别与预警、非法飞行器的识别与处置、飞行器及人员管理等功能,可以视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在低空空域监管方面的具体应用和扩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二大平台均需要与“硬基建”协同:各类系统、平台软件运行及其数据传输均离不开“硬基建”的支撑。
从各地文件来看,飞服和空管平台的融合是趋势之一:芜湖提出要统筹建设“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平台”,将B类飞行服务站(FSS)与无人机综合监管服务功能融合;苏州提出要加快推进低空飞行服务站与无人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打造低空飞行数字底座。
还有地区考虑将两大平台与CIM平台相结合,合肥提出要形成基于CIM底座的市级低空飞行统一调度管控服务平台;无锡也明确要联合实景三维无锡和CIM平台建设,推动低空空域全息勘测与数字化,打造空地一体数字孪生城市。
建设“四张网”
长远来看,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 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中指出,低空飞行需要建设“四张网”:设施网包含分布式起降点等;空联网包含低空感知与通信等;航路网包含空域航路、3D数字地图等;服务网包括低空飞行服务与监管系统等。
当前,深圳已基于SILAS系统,建设了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四张网”,通过配套物理设施的“设施网”、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联网”、数字空域及操作系统的“航路网”、数字化管服系统“服务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数据依据和方向预测。
其中,空联网是当前业界最关注的一张网。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介绍,空联网要求整个低空空域可计算,包括通信、导航、监控和感知,也包括地形、楼宇、气象、电磁覆盖等,当前建设仍面临不小挑战。
张英建议,加大低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规划通讯导航、充电储能等新型专用基础设施,聚焦建设低空飞行“四张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提高空域资源供给能力,支撑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特征的低空飞行活动。
(作者:孙燕 编辑:卜羽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