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珠海未来产业②丨专访智谷趋势黄汉城:未来产业将现“飞轮效应”,有望打造经济与就业新引擎

大湾区观察彭敏静 2024-06-07 18:29

【编者按】

面对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未来产业充满变数。珠海谋定而后动,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未来,基于自身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上,把握产业演进主要趋势,提出发展“云上智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未来产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拆解珠海未来产业》系列报道,逐一拆解产业内在逻辑,探讨未来发展之策,敬请垂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当前,未来产业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加快打造新增长引擎的关键领域。不少省市已出台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规划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产业方向,其中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量子科学、6G网络设备、量子计算机等产业被列为其中的标志性产业。

聚焦到珠海来看,珠海先后新设海洋发展局和云上智城建设管理局,正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云上智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力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

超前布局培育未来产业为何重要,相关部署传递了哪些新信号?为此,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智谷趋势副总裁、上海纽约大学城市与不动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黄汉城。

 (智谷趋势副总裁、上海纽约大学城市与不动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黄汉城,受访者供图)

转向更具可持续性的创新驱动

南方财经:未来产业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黄汉城:未来产业在应对内外部挑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低通胀状态,CPI连续十数月同比增长不高于1%,距离实现3%的目标还比较远,PPI也经历了一年多的负增长。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仍面临一定压力。此外,在康波视角下,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尾声,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在萎缩。过去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学计算机毕业后当码农曾是最佳的职业选择之一,现在的红利已经边际递减。因此,改善就业形势会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外部地缘角度来看,这些年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8-2020年全球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科学论文数量,我国超过了美国。U.SNews发布的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前2000所大学里中国入围338所,高于美国的280所。不过,我国也面临着先进国家的“小院高墙”策略,即在一些中国急需但自身难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核心技术领域实行脱钩。它一方面试图延缓中国的创新速度,一方面也在努力实现自身的技术突破,以更快地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中国远远甩在身后。一旦成功,中国在某些方面的竞争优势就会被完全化解掉了,再次沦为跟随者。

所以,中国布局未来产业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它会加快我们进入科技爆发的“奇点”时刻,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整体产业结构的大跃迁,突破“卡脖子”困局。第二,未来产业的爆发,将为整个劳动力市场提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民众收入提高了,不仅能够助推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有利于走上消费驱动模式,构建内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南方财经:今年以来,“未来产业”相关部署动作频密,工信部高新技术司还设置了“未来产业处”,这是国家层面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业务主管机构。在你看来,对“未来产业”的重视传递了什么信号?

黄汉城:工信部高新技术司设置“未来产业处”,这不仅是一个加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还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的信号,从传统的债务驱动和出口驱动模式,转向更具可持续性的创新驱动。

就拿出口驱动来说,中国加入WTO后全面接轨全球化,庞大的出口市场充分激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了规模经济,帮助我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不过,至今我国出口的制成品基本都来源于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不管是低端的纺织服装皮革箱包,还是较高端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产业布局。我们大量的出口物美价廉,为全世界后疫情时代的抗通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在一些经济体眼里,却是挤压本土产业加剧“铁锈地带”的原因,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加快未来产业的步伐,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学、6G网络设备等领域率先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情况将会有所改善。而且,高附加值的产品是“硬通货”,能够为我国赚取更多的外汇,在未来地缘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成为保汇率的重要工具。

南方财经:有观点认为,未来产业正在沿着“未来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未来化”等发展路径加快演变。你如何评估未来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效应及其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黄汉城:过去,房地产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支柱,但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了9.5%的负增长,同比扩大3.7%,从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水泥产量等指标持续走弱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下探趋势明显。不过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却超过5%,这个相当不错的成绩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背后正隐含着经济转型的积极迹象。就在房产开发投资为-9.5%时,今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实现增速9.9%,我国正在全力加码制造业。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季度全国工业增加值9.64万亿元,增速高达6%,贡献全国约三分之一的GDP。这些数据背后,实际上就反映了我国经济引擎正逐步转移,制造业正在慢慢替代房地产成为新的重大增长动力。过去一段时间,铜价上涨,螺纹钢价格下跌,这种价格上的背离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个转移。铜作为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原材料,其价格上涨通常意味着工业活动的增加;而螺纹钢主要用于建筑和房地产领域,其价格下跌则反映出房地产行业的降温。

在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的贡献尤为突出。比方说,以新能源汽车为引擎,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首位。虽然一些前沿的未来产业,如合肥的量子计算,距离成为支柱性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们的发展速度和潜力不容小觑。一开始你要让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后续“飞轮效应”会越来越快。

今天我们所处的算力时代,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热力时代、电力时代。经济学界认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这些传统要素是边际递减,而数据要素是边际递增的,因为它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成本复制”,规模越大,创造的生产力就越大。科技产业化的速度会远远快过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我相信未来技术产业化,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能。

仍需增加耐心资本规模

南方财经:你曾在采访中提到,城市应放弃“总量思维”,专注“特长思维”。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发展“未来产业”的策略应如何调整,有何建议?

黄汉城:不同的规模和类型的城市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在推动未来产业的突破方面,“经济大省挑大梁”,经济大省应扮演关键角色,承担起攻克未来产业形态的重任。对于相对较弱的城市,财力相对有限,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来实现单点突破,或者做好上下游配套。

南方财经:你认为城市应该如何抓住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

黄汉城: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从内部人才来看,广东省正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来撬动未来产业的发展。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可用知识每几年就会增加一倍,没有人能够成为百科全书,更多的是“单点突破”。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材施教。过去我们很容易因为较低的“总成绩”而否定一个人的才华,看不见他的独特之处。这点一定要改过来。

从外部人才来看,目前中国正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出多项来华签证优化措施,为外国人来华旅行、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吸引更多海外人才落户,共同推动未来产业的研发、孵化和转化。

南方财经:如今,珠海正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云上智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这对珠海未来产业格局重构有何影响?

黄汉城:有了这些产业,珠海就有了产业转型的抓手。过去珠海的传统产业,如家电和打印设备、生物医药、化工,属于陆地经济范畴,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云上智城、低空经济等产业,将推动珠海向海洋和天空拓展。

珠海的人口和经济体量相对较小,整个产业配套链条还不够完善。一些企业选择向外扩张,部分原因是珠海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全部需求,因此他们需要借助外部的人才和更完善的配套设施。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珠海作为大湾区的一部分,也在享受着大湾区一体化所带来的便利。随着深中通道即将开通、深珠通道的推进,整个大湾区加速形成一小时生活圈,珠海与深圳、香港、东莞的合作将更加顺畅,珠海完全可以借助周边城市的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资源,推动本地的发展。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珠海也需要优化自身的吸引力,避免人才和资源被其他城市虹吸,以抓住大湾区一体化带来的红利。

南方财经:对于更好地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有何建议?

黄汉城:在我们的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直接融资(债券、股票)与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等)的比例大概是3:7。钱多本少,不利于长周期的科技孵化。所以,我们需要引入耐心资本,并鼓励风险投资的参与。地方政府的风投应该提高对项目失败的容忍度,为创新提供更稳定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

(作者:彭敏静 编辑:于长洹)

彭敏静
向TA提问

记者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聚焦珠海澳门,涵盖金融市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欢迎与我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