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珠海未来产业③丨珠海发力海洋新质生产力,“三海联动”串联全产业链生态协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冯玉怡 珠海报道
2024-06-12 09:26

【编者按】

面对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未来产业充满变数。珠海谋定而后动,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未来,基于自身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上,把握产业演进主要趋势,提出发展“云上智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未来产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拆解珠海未来产业》系列报道,逐一拆解产业内在逻辑,探讨未来发展之策,敬请垂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

日前,“海洋经济第一省”广东发布成绩单:2023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1.88万亿元,海洋经济总量已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

近段时间以来,广东多城密集新设立了专门的海洋部门,深圳、珠海、阳江阳西县成立海洋发展局,湛江成立海洋与渔业局,释放了广东各地强化陆海统筹、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信号。

今年3月,广东省委常委会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赋予珠海“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目标。从此前与湛江、阳江等地均被“点题”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到如今被赋予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珠海海洋经济建设可谓前景巨大、压力不小。

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有7年,深圳海洋产业在这些年里规模迅速扩张,珠海海洋经济是否也能顺势而为实现能级跃迁仍未可知。

去年以来,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珠海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组建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并首提“三海联动”谋划海洋发展新篇。今年一季度,珠海海洋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生产总值同比名义增长约11.4%;总投资203亿元的20个海洋牧场项目已开工17个。

锁定海洋产业亮出新“招式”

如何助力广东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珠海通过对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重组,亮出“三海联动”新招式。

此前,由于一些与海洋有关的管理职能,如渔政、交通、文体旅游等,仍分散在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不同部门,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或重叠。此次珠海成立海洋发展局,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有利于实现海洋资源“一盘棋”,推动海洋资源高效利用。

不难发现,珠海此番“大动作”锁定是海洋产业。数据显示,2022年珠海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约1000亿元,尚未形成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珠海市海洋发展局成立后的首件事情,就是召开海洋新质生产力暨涉海企业“盘根计划”座谈会,并在会上提出探索打造一支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随后,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召开珠海市涉海重点项目调度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全市涉海重点项目建设和谋划。该局局长扶志表示,要进一步摸排挖掘涉海重点项目,围绕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文旅等领域,谋划一批引领示范强、经济效益好的海洋大项目,聚焦珠海海洋优势产业,加快涉海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建设。

不过海洋管理涉及的部门多,协调难度大,面临的问题庞杂。今年珠海两会期间,珠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珠海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颜立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建议,珠海可以借鉴浙江省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厅、青岛成立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的做法,成立珠海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增强海洋管理局向上对接和协调的能力,能够更大程度地统筹全市海洋发展力量。

如果说成立海洋发展局是在做“加法”,那么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简称“万山区”)和珠海保税区不再实行一体化运作,则是做“减法”。

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此举能更高效发挥万山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功能,有助于珠海进一步锚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和方向。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珠海也对相关涉海产业国企国资进行重组调整。2023年8月底,珠海市国资委牵头成立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洋集团”)。同年11月,珠海市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划转至海洋集团。此后,珠海陆续将九洲海洋、九控海岛、澳龙船艇、格盛科技、农控海洋等公司划转至海洋集团,相关涉海产业资源整合至海洋集团。

海洋集团具有对珠海各类海洋产业的整合、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职能。其中,重点发展包括第一产业的海洋生物养殖、第二产业的海洋装备以及第三产业的海洋渔旅、智慧海洋等四大板块,形成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海洋集团副总经理魏顺兵透露,目前海洋集团已统筹养殖海域近10000亩,正同步开展建设隘洲岛片区等四个海洋牧场以及“九洲一号”养殖工船,在万山海域初步形成“四区一船”布局。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此前珠海相关涉海国企大多围绕海洋产业链个别环节进行布局,面临着资源分散、规模较小、同质化竞争、产业协同效应较低的困境。重组调整后由海洋集团对全市海域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提高统一申请、论证以及规划效率,解决用海审批手续繁琐、前期费用成本高等问题,更好地整合珠海海洋全产业链,同时增强珠海海洋产业品牌影响力。

向海洋未来产业要增量

海洋旅游业、海洋油气化工和海洋高端装备是珠海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各产业链在不断优化延长的基础上,实现跨行业的空间耦合利用。

以“微笑海岸”特色海岛旅游度假项目为例,该项目以格力东澳大酒店、珠海东澳岛万豪度假酒店、阿丽拉东澳岛等系列高端海岛酒店集群为核心。计划以“海之舱”“格盛1号”等渔旅融合产品为补充,以横琴码头客运航班、游艇、直升机等陆岛交通为配套,通过强化“岛海联动”,实现东澳岛、大万山岛旅游项目“串珠成链”。

事实上,以海洋牧场为主要内容的海上新基建提供了大量新的应用场景,也孕育着未来海洋产业。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珠海的海洋产业虽然在总量上仍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但未来增量还要看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南方海洋实验室重点布局的海底数据方舱、海洋数据中心等海洋信息技术产业均已取得较好进展,将为珠海海洋未来产业壮大助一臂之力。

盘点珠海海上新质生产力,有不少亮点。其中,珠海在深远海科考船、半潜式多能互补养殖平台、深水抗风浪网箱、海底数据中心等重大装备研制,以及多功能无人智能船舶、深海智能自主潜航器(无人潜水艇)等技术都有其独特优势。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伞景辉表示,经略海洋的重点在于原始创新,创新链条主要围绕企业来布局,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的培育上。例如,由企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组成创新联合体,参与市级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等,共同推动珠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以海洋牧场建设为纽带,几乎把珠海市的所有国企、民企以及相关研究院所都凝聚在一起,围绕重要目标联合攻关,企业提需求、院所做研究,形成紧密的产研合作关系。”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研究员刘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长期以来,我国在海洋工程结构设施的防腐蚀涂料这一产业领域被国外所垄断,近年来我们针对海洋工程所面临的防腐蚀问题,开展了海洋高性能防腐涂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南方海洋实验室和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已逐渐在这一领域实现国产化应用。”广东威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旗科技”)董事长赖华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珠海老牌企业,数日前将原名珠海市威旗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改,这不仅是公司战略定位的一次升级,更是作为珠海海洋产业基础材料环节的龙头公司自主拥抱技术更新的新尝试。威旗科技只是珠海涉海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珠海企业开始瞄准海洋新场景、新应用、新业态,积极延链补链或转身“下海”。

《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至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53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受访专家认为,珠海海洋经济体量要壮大,需进一步加强陆海产业联动、加快延伸陆海产业链、实现海洋经济主体“陆海相接”,推动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1+1>2”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冯玉怡 编辑:喻淑琴)

冯玉怡

记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常驻珠海,关注区域产业经济、海洋经济、国企改革。欢迎与我交流